鄧國 (前1264年——前678年) 商王武丁時,大封諸侯,丁已年 鄧國(公元前1264年,另據“夏商周斷代工程”公布的《夏商周年譜》推算為公元前1240年),將其叔父曼(字德陽)封於鄧地,建立曼姓鄧國,為壹世鄧國侯,約在河南孟州市境內,蔔辭中有“王在登”的記述,登即鄧。。馬世之先生認為,商代晚期,鄧人南徙至今河南郾城縣東南。西周初年,又舉族南遷至南陽盆地,其地域在今河南鄧州與湖北襄樊壹帶,都城約在河南鄧州西南的林扒鎮。西周以後,鄧國又徙都於今湖北襄樊市附近。西周時,鄧國與周王室及姬姓國關系密切,先後與井、應、等國聯姻,有較高的社會地位。成、康時代的盂爵銘有"王令盂寧鄧伯"之句,記述了周王派盂慰問鄧國君之事。西周中期開始,有關銘文上鄧群壹律稱"公",反映了鄧國權威的進壹步提高
春秋時期,鄧國依然活躍,鄧與鄭、楚等國保持有婚姻往來。《春秋》桓公七年載,鄧侯千裏迢迢到魯國訪問。魯桓公九年鄧與楚、巴二國發生糾紛,引發楚巴聯軍伐鄧,結果鄧師大敗。魯莊公六年,(前688年),楚文王伐申經過鄧國,受到了祈侯的招待,鄧國大夫提出借機殺掉雄心勃勃的楚文王,鄧侯不聽。第二年,楚文伐鄧。魯莊公十六年(前678年),楚再次伐鄧,將其滅亡。
北魏孝文帝太和二十壹年(公元497年於穰今鄧州置荊州,隋開皇三年(公元583年)移荊還江陵,置鄧州。隋文帝置鄧州,州治所即今鄧州市城區,隋文帝是對歷史地理進行了正本清源,設置鄧州的。這與設置鄧州前不久大學者宗懍根據當時的大量古籍考證及遺址遺物的考察有很大關系。
宗懍幼年即博覽群書,註意考察,北周孝閔帝宇文覺讓宗懍與王褒在麟趾殿刊定群書,先後工作了六年,多次受皇帝宴請,並拜宗懍為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即享受大臣中最高地位三公的同等待遇,宗懍是因對古代以及當時典籍刊定,在文化上作出重大貢獻,而享受殊榮的,在宗懍去世二十年後,隋文帝以準確的事實為根據,置鄧州,以古鄧國的都城為鄧州的治所。
春秋時期
鄧國都城,如前述在今鄧州城區,其西丹陽(今淅川縣地)曾為楚都城。後移漢水南郢都。鄧國北和東北偏東為呂國即今鎮平縣,南陽市臥龍區西北部,東北為申國,都城在今南陽市區,東為蓼國,即今新野縣、唐河縣境。魯莊公二年(楚文王二年,公元前688年)楚文王伐申過鄧,即大體上沿今日襄樊經鄧州至南陽的公路這條路線行進經過鄧國都城的。從伐申過鄧的方位可見鄧國都城在今鄧州城。
鄧國故址
鄧國故址位於襄樊市樊城北約6公裏處,襄樊的鄧城為楚公子的封邑,其後代姓鄧陵,故名鄧城,距今2000多年。鄧國是西周時期諸侯國,封為侯。公元前678年被楚國滅掉。戰國後期,秦昭王封公子悝為鄧侯。秦統壹後,鄧城屬於南陽郡。漢為鄧縣地(即古鄧州)。這裏南近漢水,北接南陽盆地,地勢平坦,四周開闊,交通便利,戰略地位重要。 鄧城土城墻略呈長方形,東墻長766米,南墻長896米,西墻長713米,北墻長858米。墻厚10至15米。墻殘高3米左右,四角稍高,最高處6.3米。四面均有城門。護城河寬40米左右,現為水田。城東南角外有高約8米土臺,俗稱烽火臺,也稱閱兵臺。城內有十字街道,西北角有明代建的寧國寺。鄧城內外地下歷史遺存十分豐富。相傳城內偶有銅鏃、金粒可拾,城內有時殺雞還可取出金粒,故有“鄧城不賣活雞”之說。從新石器時代到西周、秦漢及以後朝代都有,是研究歷史的寶貴資料。離鄧城北約3公裏的丘陵地帶,有兩周時期墓葬群,“鄧公乘鼎”和“吳王夫差”劍分別出於山灣和蔡坡墓地,出土大量青銅器。據考證,這些墓地與鄧城密切相關,其中鑄銘文的,就有鄧、楚、吳、上鄀、蔡、□、曾等國器物,是研究楚文化及鄧、楚和有關國家極為珍貴的實物資料。
鄧國***傳二十二代:
第壹世曼,第二世晁,第三世徵,第四世慶;第五世桓,第六世昆,由於商王無道,擇周而事,第七世忠;第八世噶吉;第九世曰洛;第十世煦和;第十壹世杞;第十二世朗喜;第十三世怡;第十四世沛;第十五世璧;第十六世淳;第十七世衡,第十八世略;第十九世宣(吾離);第廿世尚;第廿壹世粹,第廿二世鄧祈候明淵,鄧國被楚所滅。
/view/113726.html?wtp=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