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uè xū fā rè
2 英文參考fever due to deficiency of blood [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3 概述血虛發熱:1.血虛而致的壹種虛熱;2.小兒血虛引起的發熱。
4 血虛而致的壹種虛熱·血虛發熱血虛發熱亦稱血虛熱[1]。見《內外傷辨惑論》。指血虛而致的壹種虛熱[1]。
《內外傷辨惑論》卷中:“血虛發熱,證象白虎,惟脈不長實有辨耳,……此病得之於饑困勞役。”多由吐衄便血或產後崩漏等失血所致,亦可因飲食勞倦等內傷脾胃,逐漸發展而成[1]。
癥見肌熱面紅,燥渴,甚則煩躁,睡臥不安,脈洪大而虛,重按無力等[1]。
治宜滋陰養血或養血益氣[1]。
《證治匯補·發熱》:“血虛發熱,壹切吐衄便血,產後崩漏,血虛不能配陽,陽亢發熱者,治宜養血;然亦有陽虛而陰走者,不可徒事滋陰。”
《明醫雜著·醫論》:“凡婦人產後陰血虛,陽無所依,而浮散於外,故多發熱。治法用四物湯補陰血,而以炙幹姜之苦溫從治,收其浮散之陽,使歸依於陰。”
5 小兒血虛引起的發熱·血虛發熱血虛發熱專指小兒血虛引起的發熱[1]。其癥午後熱甚,煩躁不安,兩頤淡紅,面唇淡白,毛發枯黃,形瘦神疲,大便艱澀難出,脈來大而無力[1]。治療宜補血以退熱[1]。用四物湯,熱甚另加生地(《幼科鐵鏡》)[1]。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