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的至日是太陽南行的極限。這壹天,北半球的太陽高度最小,陽光直射最偏向北半球的南回歸線。此時北半球各地白天最短,黑夜最長,越往北白天越短。然而,冬季的至日是太陽的轉折點。冬季至日過後,太陽的直射點開始從南回歸線向北移動,北半球(中國位於北半球)的白天會逐日增多,而在
2冬天的至日晝夜有多長?根據緯度不同,晝夜比例不同。
晝夜分別為12小時,但時間隨季節變化。以冬季的至日為例。對於北半球的我們來說,白天最短,黑夜最長,冬季的至日也是壹年四季中午太陽高度最低的壹天。就北京而言,冬季至日的白晝只有9小時20分鐘,太陽高度只有26° 42′。
然而,中國幅員遼闊。雖然此時白晝最短,但也有不同:在汕頭、廣州等靠近北回歸線的地方,白晝約為11小時31分鐘;在北緯40度左右的秦皇島、北京、嘉峪關、喀什等地,白天約為10小時20分;最北部的漠河鎮白天不到7個小時。農民的諺語“冬天不晴,夏天不黑”,說明了冬天的至日和夏天的至日晝夜的巨大差異。
冬季至日過後,壹天的長度保持幾分鐘不變,但夏令時平均每天增加90秒以上。
俗話說,“冬天過後,長出壹根針”,“吃了冬天的至日餐後,每天長出壹根線”。從冬季至日開始,陽光直射位置北移,白晝逐漸延長,平均每天增加90秒以上,即1分30秒。直到夏季至日,太陽移動到黃經90度(夏季至日,目前在雙子座),陽光直射位置達到壹年中的最北端,幾乎直達北回歸線。此時,北半球各地的白晝時間達到全年最長。
4晝短夜長,從秋分到冬季,即9月到65438+2月。
中國古書《春秋故事·陰陽進出》說:春分、陰陽也是半相,所以晝夜既是寒暑。秋分是壹個非常特殊的日子。從這壹天開始,陽光直射的位置繼續從赤道向南半球移動,北半球開始晝短夜長。直到冬季至日,北半球各地白天最短,夜晚最長,此後白天會逐日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