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孫三與貓文言文翻譯

孫三與貓文言文翻譯

1. 文言文《孫三》的翻譯

臨安城內,外西巷有個賣熟肉的老頭,名叫孫三。孫三每天出門前,壹定再三叮嚀他老婆說:“好好照管我那只貓兒,全京城找不出這種品種,千萬不要讓外人看見,否則被人偷走,那我也不想活了。我年紀大了,又沒有兒子,這貓兒就如同我的兒子。”孫三每天都對老婆說這番話,鄰居們也都知道,久而久之,不覺引起人們的好奇心,想看壹看那貓的長相,可是總是見不到。

壹天,貓兒忽然掙脫鎖鏈跑到門外,孫三的老婆急忙將貓兒抱回屋內,那貓兒壹身火紅,好像著了火壹般,看見貓兒的人,都被這罕見的毛色驚羨得說不出話來。孫三知道後,責怪老婆沒有看好貓,對老婆打罵交加。不久這事就傳到壹個宦官的耳中,宦官立即派人帶著貴重的禮物來拜訪孫三,希望孫三割愛,孫三壹口拒絕。宦官求貓之心更是急切,前後四次拜訪孫三,孫三只答應讓宦官看看貓。宦官見了貓之後,更是不得貓兒誓不罷手,最後終於用三十萬錢買下。

孫三賣了貓兒後,流著淚對老婆又打又罵,整天哀聲嘆氣。宦官得到貓後非常得意,想將貓兒 *** 溫馴後再進獻給皇帝。但不久之後,貓兒的毛色愈來愈淡,才半個月,竟變成白貓。宦官再度前去孫三家,孫三早已搬走了。

原來,孫三是用染馬帶的方法,把白貓染紅的。而那些叮嚀、責打,全是騙人的障眼法

2. 文言文世無良貓翻譯(詳細哦)

《世無良貓》作者樂鈞。

原文:

某惡鼠,破家求良貓。饜以腥膏,眠以氈罽。貓既飽且安,率不食鼠,甚者與鼠遊戲,鼠以故益暴。某怒,逐之,遂不復蓄貓,以為天下無良貓也。

原文翻譯:

有個人討厭老鼠,傾盡所有的家財討得壹只好貓。用魚肉餵養,用氈子和毯子給貓睡。貓已經吃得飽飽的並且過得安安穩穩,大都不捕鼠了,嚴重地竟跟老鼠遊戲了,老鼠因此更加兇暴。那人十分生氣,把它趕走,於是再也不在家裏養貓了,認為這個世界上沒有好貓。

字詞翻譯:

1、某:某個人;有壹個人。

2、惡:討厭;厭惡。

3、破家:拿出所有的家財。破:傾盡。

4、饜:飽食。

5、以:用。

6、腥膏:魚和肥肉。腥:代指鮮魚。膏:肥肉。

7、罽:(jì)(罽蒘)古書上說的壹種植物,似芹,可食,子大如麥粒。俗稱“鬼麥”。氈罽:氈子和毯子。

8、且:並且。

9、率:大概,大抵,大都。

10、故:緣故。

11、益:更加。

12、暴:兇暴。橫行不法。

13、怒:對……感到憤怒(使動用法)。

14、逐:驅逐。

15、畜:養。

16、以為:認為。

句意:

饜以腥膏:用魚和肥肉餵養。腥:魚;膏:肥肉。

鼠以故益暴:老鼠因此更加兇暴。暴:兇殘。

以為天下無良貓也:認為世界上根本沒有什麽好貓。

貓既飽且安,率不捕鼠:貓吃得飽飽的,而且過著安安穩穩的生活,大都不捕鼠了。

擴展資料:

故事告訴我們:溺愛是不可取的,溫室裏是培養不出棟梁來的。貓也是如此,人亦如此:環境過於安分,人就會懶散,不思進取。主人公最後的結果全是他壹手造成,他沒有想過安逸會削弱貓的鬥誌。給人以深思啟示。對人太過遷就會適得其反,對動物也是如此。

《世無良貓》作者樂鈞。樂鈞(1766-1814,壹說1816卒),原名宮譜,字效堂,壹字元淑,號蓮裳,別號夢花樓主。江西撫州府臨川長寧高坪村(今屬金溪縣陳坊積鄉高坪村)人。

清代著名文學家。從小聰敏好學,秀氣孤秉,喜作駢體文,利文20卷。弱冠補博士弟子。乾隆五十四年(1789)由學使翁方綱拔貢薦入國子監,聘為怡親王府教席。嘉慶六年(1801)鄉試中舉,怡親王欲留,樂鈞以母老辭歸。

後屢試不弟,未入仕途,先後遊歷於江淮、楚、粵之間,江南大吏爭相延聘,曾主揚州梅花書院講席。嘉慶十九年,因母去世過分傷心,不久亦卒。

樂鈞是清代乾嘉時期的文學家,在詩、詞、駢文以及小說方面都頗具成就。其代表作《耳食錄》脫稿於乾隆五十六年,乾隆五十七年刊印,吳蘭雪為序,是壹部誌怪小說。此後在道光元年,同治七、十年先後又重刊三次,可見為時人所重。

雖然從整體上來說《耳食錄》不能跟文言小說的巔峰之作《聊齋誌異》相媲美,但《耳食錄》藝術上的特色,決定其在文言小說領域應占壹席之地。

百度百科-世無良貓

3. 鼠軸戲貓的文言文翻譯

正文:宿遷貧民有控掘地得金貓,斷壹爪,換得錢十余千,以其貓寄鄰母家,鄰母後不認,求為追究者。堂訊時,甚言其金睛炯炯,光滿壹室。並有紳士來言,某子掘寶之地往往夜來常見光彩雲。公不能不信,疑婦乾沒,頗刑某婦。某婦妄雲藏在床底,公往臨掘,無有也。詰婦,婦又妄雲埋在廚房。及掘之,又無有。公知婦冤令泥塑壹貓,塗以金。復訊時,置案上,謂原告曰:“是汝否?”某狂喜曰:“此正我所掘獲之貓也。”叩首具領。公笑曰:“汝雲已斷壹爪,何以四足俱全?”某無言,乃笞之,( )而深悔刑婦之非也。 註釋:乾沒:吞沒 問題:1,原告是誰?2,被告是誰?3,這樁案件是否是冤案?為什麽? 設想:公將怎樣審理此案? 詞語:文中括號裏填上省略的成分。 註釋:乾沒:僥幸取利。 答案 問題:原告是貧民;被告是鄰母;有可能是,因無物證,且婦說不出贓物埋藏之處。 詞語:公。 譯文:宿遷有壹個貧窮的人,控訴說,他曾在挖掘土地的時候得到金貓壹只,其中的壹個爪斷了,換得十余千錢,他把那只金貓寄放在鄰居老母的家裏,老太太後來不認帳了,求官府追究老太太的責任。審堂的時候,窮人大講特講那只金貓的金眼炯炯有神,光滿壹室。而且有紳士來說,那個人掘出金貓的地方,夜裏常能見到光彩。公不能不相信,懷疑那位老太太要僥幸吞沒這只金貓。就對那老婦人用了很多刑。那老婦人就亂說金貓藏在床下,公前往現場親自監督挖掘,沒有。又責問老婦人,又說藏在廚房。到那裏挖掘,又沒有。公知道老婦人是冤枉的。就叫下人用泥塑成壹只貓,用金粉塗在外面。再訊時,把金貓放在案桌上,對原告說:“這貓是妳的嗎?”那個原告狂喜地說:“這正是我所掘獲的貓啊。”於是叩首認領。公笑著說:“妳說那貓已斷了壹爪,可這只貓為什麽四足俱全呢?”那人無話回答。公命鞭打他,而自己又深深後悔當初對老婦人用刑是用錯了。

4. 文言文翻譯

原文

趙人患鼠,乞貓於中山。中山人予之,冒善捕鼠及雞。月余,鼠盡而雞亦盡。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為什麽)去諸?”其父曰:“是非若(妳)所知也。吾之患在鼠,不在乎於雞。夫有鼠,則竊吾食,毀吾衣,穿吾垣墉(都是指墻,‘墉’指高墻),毀傷吾器用,吾將饑寒焉。不病於無雞乎!無雞者,弗食雞則已耳,去(距離)饑寒猶遠。若之何,而去夫貓也!”

翻譯

有個趙國人非常擔憂老鼠,他向中山人討了壹只貓,中山國的人給了他貓。貓善於捕捉老鼠和雞。壹個月多了,老鼠被貓吃了但是雞也被貓吃了。他的兒子十分擔憂,告訴他的父親說:“為什麽不讓它離開呢?”他的父親說:“這不是妳所知道的,我所擔心的是老鼠,不是沒有雞。有了老鼠,它就偷竊我的糧食,毀壞我的衣服,洞穿我的墻壁,破壞我的器具,我將會挨餓受凍。壞處不是比沒有雞更大麽?如果沒有雞的話,不吃雞就完了,距離挨餓受凍還遠著呢。妳為何趕走那只貓呢?”

趙人患鼠的啟示

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凡事有利亦有弊。我們要全面權衡。

5. 選自黃漢《相貓經》的文言文翻譯

翻譯:

頭面要圓潤。面相長會食雞,所以說,“面長雞種絕”。

貓耳要小而薄。這樣不怕冷,所以說,“耳薄毛氈不畏寒”。頭和耳都不怕長。所謂貓貴五長,是說頭、尾、身、足、耳都要長,不然,便是五禿。但歷正通書大全上又說:“貓兒身短最為良。眼用金錢尾用長,面似虎威聲振喊。老鼠聞之立便亡。”又說道,“腰長會走家”。看來身長是不好的相。兩種說說,不知誰對誰錯。

眼睛要有金錢的顏色。最忌諱帶淚和眼中帶有黑痕,所以說,“金眼夜明燈”。眼有黑痕的是懶惰的相。

鼻子要平直。鼻鉤及高聳是野性沒有除的相。這樣的貓愛吃雞鴨等家禽,所以說,“面長鼻梁鉤,雞鴨壹網收。”

須要硬而色純。經上說,“須勁虎威多。”又說,“貓兒黑白須,屙屎滿神爐。”沒有須的貓會食雞鴨。

腰要短。腰長就會過家。

後腳要高。後腳低就沒有威嚴。

爪子要深藏而有油澤。露爪就會翻瓦。

尾巴要長細而尖,尾節要短,並且要常擺動。尾巴大主貓懶,經常擺便有威,所以說,“尾長節短多伶俐”,“坐立尾常擺,雖睡鼠亦亡”。

叫聲要響亮。聲音響亮是威猛的征象。

貓口要有坎。經上說:“上顎生九坎,周年斷鼠聲。七坎捉三季。坎少養不成。”

頭頂要有攔截紋。拌截紋是頂下橫紋。相畜余編記,貓有攔截紋,主威猛。有壽紋,則如八字,或如八卦,或如重弓、重山,都好。沒有這些紋,就懶阘無壽。

身上要沒有旋毛。胸口如果有旋毛,主貓不壽。左旋犯狗;右旋水傷。通身有旋,兇折多殃。所以說,“耳小頭圓尾又尖,胸膛無旋值千錢。”

*** 要沒有毛。經上說:“毛生屎屈,屙屎滿屋。”

睡姿要蟠而圓,要藏頭掉尾。

原文:

頭面貴圓。《經》雲:“面長雞絕種。”

耳貴小貴薄。《經》雲:“耳薄毛氈不畏寒。”又雲:“耳小頭圓耳又尖,胸膛無旋值千錢。”

眼貴金銀色,忌黑痕入眼,忌淚濕。《經》雲:“金眼夜明燈。”又雲:“眼嘗帶淚惹災星。”又雲:“烏龍入眼懶如蛇。”

鼻貴平直,宜幹,忌鉤及高聳。《經》雲:“面長鼻梁鉤,雞鴨壹網收。”又雲:“鼻梁高聳斷雞種,壹畫橫生面上兇。頭尾欹斜兼嘴禿,(謂無須。)食雞食鴨卷如風。”

須貴硬,不宜黑白間色。《經》雲:“須勁虎威多。”又雲:“貓兒黑白須,屙尿滿神爐。”

腰貴短,《經》雲:“腰長會過家。”

後腳貴高。《經》雲:“尾小後腳高,金褐最威豪。”

爪貴藏,又貴油。《經》雲:“小露能翻瓦。”又雲:“油爪滑生光。”陶文伯曰:“貓行地,有抓痕者,名油爪,此為上品。”

尾貴長細尖,尾節貴短,又貴常擺。《經》雲:“尾長節短多伶俐。”又雲:“尾大懶如蛇。”又雲:“坐立尾常擺,雖睡鼠亦亡。

聲貴喊。夫喊,猛之謂也。《經》雲:“眼帶金光身要短,面要虎威聲要喊。”

貓口貴有坎,九坎為上,七坎次之。《經》雲:“上顎生九坎,周年斷鼠生。七坎捉三季,坎少養不成。”並見《揮塵新談》《山塘肆考》。

睡要蟠而圓,藏頭而掉尾。《經》雲:“身屈神固,壹槍自護。

擴展資料:

《相貓經》中介紹為貓的形態顏色有種種不同,所以講究養貓的都加意選擇。選擇的指導書是世傳的《相貓經》。

《相貓經》是由清朝鹹豐年間黃漢編著的《貓苑》裏面的壹部分,可以說是中國第壹部關於貓咪的著作。這本書***分7個部分,包括“種類”、“形象”、“毛色”、“靈異”、“名物”、“故事”、“品藻”。書中廣收中國歷代有關貓咪的典故、寓言及傳說,其中最為寶貴的是輯錄了古代多已失傳的<;相貓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