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七大藏書閣
北京的文淵閣和北京圓明園文源閣、承德避暑山莊的文津閣、沈陽的文溯閣、鎮江金山寺內的文宗閣、揚州的文匯閣和杭州西湖孤山的文瀾閣。
七大藏書閣簡介
七大藏書閣,是珍藏《四庫全書》的書庫,皆以文為首,第二個字多從水旁,象征中華文化源遠流長。二百多年來,七大藏書閣在帝國主義的蹂躪下,有的已遭厄運。1860年10月,圓明園遭到英法聯軍的洗劫和焚毀,圓明園被八國聯軍搶掠壹空之後,被付之壹炬。文宗閣和文匯閣在19世紀中葉毀於壹火。
藏書閣歷史
最古老的藏書閣是浙江寧波的天壹閣。天壹閣是明代兵部侍郎範欽創建於嘉靖年間的私人藏書樓,也是亞洲現存最古老的壹家圖書館。因它走過了壹段極端艱難的藏書歷程,因而被認為是中國古代藏書樓的典範和文化奇跡,從而成為中國藏書文化的象征。為全面展示範氏十三代族人及地方有識之士、歷代文化名人在天壹閣發展史上傾註的心血,引導人們更好地暢遊天壹閣藏書文化的歷史時空之旅,天壹閣博物館對原有陳列作了徹底改造。新的陳列以天壹閣發展歷史為線索、藏書文化為核心、收藏的古籍為主要載體,分範氏私藏期、社會參與期和國家公藏期三階段,在範氏最早藏書處--東明草堂、範氏故居、府學藏書樓--尊經閣、千晉齋等天壹閣不同時期的建築空間,展示了天壹閣不同發展時期藏書文化。系統、全面地講述了天壹閣430多年的故事,力求營造壹種書香盈溢的氛圍。天壹閣原有藏書7萬卷,至解放時因戰亂等原因散失減至1.3萬卷,後經天壹閣文物工作者悉心訪求和寧波藏書家的慷慨捐贈,又尋回範氏原藏4000卷,加上向社會征集的古籍,新天壹閣現已有藏書30萬卷。歷了430年的風雨坎坷,我國現存歷史上最悠久的民間藏書樓,也是世界上現存最早的民間藏書樓之壹的天-閣,經整修後於近日正式對外開放。天-閣博物館總體布局有藏書文化區、園林休閑區、陳列展覽區三大功能區組成。這次整修,天壹閣博物館對原有的陳列做了徹底的改造,新的陳列以天壹閣發展歷史為線索、以藏書文化為核心、以收藏的古籍為主要載體,分範氏私藏期、社會參與期和國家公藏期三階段。
藏書閣建築地
藏書閣壹般都建造在水邊,原因是:
首先,從實用角度考慮,古人對藏書閣的選址很講究,遠離火源、靠近水池、陰涼避光。選擇水源附近,如果發生火災,有利於施救。
第二,從文化角度出發,我國古代建築,在選址和環境營造方面非常註重人與自然環境的協調統壹,強調"天人合壹"的意境,在環境,造型,空間,色彩,尺度和選材等方面都考慮"精在體宜"。而珍藏人類文化遺產的圖書館建築更是藝術宮殿中的瑰寶,在建築叢林中熠熠生輝。漢朝的"石渠閣"下有流水潺潺,上以石料築營;寧波的"天壹閣"庭前有池,池南有山,建橋池上,築亭依墻。智者樂水,文化源遠流長,意義美好。符合中國人的文化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