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宋文》由曾棗莊、劉琳先生主編,在四川大學古籍所全體同誌及京、滬、蓉等地部分校外專家的***同努力下編纂而成。是書於1985年發凡起例,在項目論證時,就有許多反對意見。在鄧廣銘、程千帆、繆鉞先生等的大力支持下,以周林先生為主任委員的全國高校古委會批準立項,並陸續撥巨款資助這壹項目。在當時年富力強的曾、劉二位主編的主持下,僅二年時間,就完成了普查輯佚工作,並陸續開始發稿。在巴蜀書社的鼎力相助下,於1988年~1994年陸續出版了前50冊。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此後出版工作便壹度中斷,《全宋文》面臨中途夭折的危險。2003年,上海辭書出版社毅然“中局接盤”,斥以巨資,刊此大編,堪稱頗具學術遠見之舉。歷經近三年的修訂、編輯,又力邀安徽教育出版社加盟合作出版,終於在最近付印。全書收文17萬余篇,作者近萬人,字數約1億,分裝360冊,成為迄今篇幅最大、字數最多的斷代文章總集,也是建國以來已完成規模最大的古籍整理項目。 我國的總集起源,可以追溯到《尚書》、《詩經》,只是因其按圖書四部分類法而歸經部,其總集“之祖”的“名分”遂被人遺忘。名實相符的總集,當始於西漢劉向編《楚辭》16卷。但其書久佚,今所傳者乃東漢王逸《楚辭章句》17卷本。其後,詩文總集,代有所出。至宋代,因印刷術的發展和普及,總集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僅見於宋、明書目著錄的宋人總集就達300余種,不知名或序跋無可考見的宋編總集就更多了。歷經明清,迄今現存總集已逾千部,但究其實,多為詩文選集而已。
“巨細兼收,義取全備”(《四庫全書總目》卷189《宋文紀》)的總集之纂,似始於明人馮惟納《古詩紀》,是書150卷,匯集上古至六朝的詩作。而明梅鼎祚《文紀》則為自上古至隋的“全文”總集,收書12種,凡203卷。兩書實開全詩、全文總集的先河。究其性質,乃唐代以前詩文的總集,但其質量實不敢恭維。好在這壹缺憾已分別由清人嚴可均和今賢逯欽立先生所彌補。 (1910~1973)先生歷時24年,纂輯唐以前詩總集成135卷,其特點為資料翔實,異文齊備,考訂精審,編排允洽,小傳詳略得宜。體例之善見卷首自定凡例。逯書可謂已經受住了時間考驗,1983年始刊至今,很少見有批評補遺之作。與訂補《全宋詩》之論著的層出不窮,大量湧現,適成鮮明對照,精粗優劣,涇渭判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