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於我老彭 什麽意思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於我老彭 什麽意思

意思是:轉述先哲的思想而不創立自己的思想,相信且喜好古人的東西,我私下把自己比做李耳和彭祖。

出自春秋孔子《論語·述而篇》,選自《論語》第七章。

這是孔子的壹種治學方式,及完全遵從“述而不作”的原則,只將古代好的東西做陳陳相因,而不創立自己的思想。

《述而篇》是學者們在研究孔子和儒家思想時引述較多的篇章之壹,***包含六方面的內容,提出了孔子的教育思想和學習態度,孔子對仁德等重要道德範疇的進壹步闡釋,以及孔子的其他思想主張。

擴展資料

孔子說自己“述而不作”,只是自謙的說法而已,孔子也並非真的只是述而不作,他這麽說,只是表現出了自己對於傳統文化及歷史經驗的重視,這也是他做學問的態度。

孔子壹生致力於古籍的整理,也正因如此,他才有機會接觸到博大深邃的古代理論。他從中汲取到了前人留下的經驗和教訓,並對他們的智慧作出了全面總結。不僅如此,在向先賢們學習的時候,他還產生了許多新的感悟,提出了許多深刻而獨到的見解。

我國古時的文化源遠流長,有著極為豐富的內涵。不管是政治學說,還是社會理論,乃至人生哲學都不乏深刻的洞見。這是先賢們留給後人的精神財富,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智慧寶庫。

常言道,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只有尊重自己的歷史和傳統文化,才能繼往開來。

孔子曾在《八佾》中說過:“周監於二代,郁郁乎文哉!吾從周。”周禮汲取了夏禮和殷禮的長處,並在夏禮和殷禮的基礎上經過演化和發展,而變得更為完善。這就是從歷史中汲取的經驗,孔子也正是看到了這壹點,才反復強調傳統的重要跬。

關於如何對待傳統文化,孔子提出了兩點建議:首先,要珍惜並樂於學習,這是學習的態度問題。學問之道,關鍵就在於是否願意虛心受教。其次,則對所學應當有著發自內心的喜愛,也就是孔子所說的“信而好古”。

壹個人只有真心喜歡先人的智慧,才能領略到先賢之學的精妙。而且,古人的智慧之所以能夠長久流傳下來,就足以證明這種智慧是真正的精華。

百度百科--論語·述而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