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三藏法師義凈奉 詔譯
如是我聞。壹時薄伽梵。在海龍王宮。與大苾芻眾千二百五十人俱。並與眾多菩薩摩訶薩俱。爾時娑竭羅龍王。即從座起。前禮佛足白言。世尊。頗有受持少法得福多不。佛告海龍王。有四殊勝法。若有受持讀誦解了其義。用功雖少獲福甚多。即與讀誦八萬四千法藏。功德無異。雲何為四。所謂念誦。諸行無常。壹切皆苦。諸法無我。寂滅為樂。龍王當知。是謂四殊勝法。菩薩摩訶薩無盡法智。早證無生。速至圓寂。是故汝等常應念誦。爾時世尊。說是四句法印經時。彼諸聲聞。大菩薩眾。及天龍八部。阿蘇羅揵達婆等。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禪行法想經
後漢安息國三藏安世高譯
聞如是。壹時佛遊於舍衛祇樹給孤獨園。佛告諸比丘。比丘受教。從佛而聽。佛言諸比丘。若以彈指間。思惟死想。念有身皆死。是為精進行禪。為如佛教不。是愚癡食國人施也。何況多行者。取要言之。若念不凈想穢食想。壹切世間。無有樂想。無常想。無常為苦想。苦為非身想。非身為空想。棄離想。卻淫想。滅盡想。無我想。身死為蟲食想。血流想。膖脹想。青腐想。糜爛腥臭想。發落肉盡想。壹切縛解想。骨節分散想。骨變赤白枯黑亦如鳩色想。骨糜為灰想世間無所歸想。世間無牢固想。世間為別離想。世間闇冥想。世間難忍想。世為費耗不中用想。世為災變可患厭想。壹切世間歸泥洹想。諸比丘。若以彈指間。念此諸想之事。皆為精進行。為奉佛教。不是愚癡食人施也。何況能多行。是故可念行法想。佛說是已。皆歡喜受。
佛說八大人覺經
後漢安息國三藏安世高譯
為佛弟子。常於晝夜。至心誦念。八大人覺。
第壹覺悟。世間無常。國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陰無我。生滅變異。虛偽無主。心是惡源。形為罪藪。如是觀察。漸離生死。
第二覺知。多欲為苦。生死疲勞。從貪欲起。少欲無為。身心自在。
第三覺知。心無厭足。唯得多求。增長罪惡。菩薩不爾。常念知足。安貧守道。唯慧是業。
第四覺知。懈怠墜落。常行精進。破煩惱惡。摧伏四魔。出陰界獄。
第五覺悟。愚癡生死。菩薩常念。廣學多聞。增長智慧。成就辯才。教化壹切。悉以大樂。
第六覺知。貧苦多怨。橫結惡緣。菩薩布施。等念冤親。不念舊惡。不憎惡人。
第七覺悟。五欲過患。雖為俗人。不染世樂。常念三衣。瓦缽法器。誌願出家。守道清白。梵行高遠。慈悲壹切。
第八覺知。生死熾然。苦惱無量。發大乘心。普濟壹切。願代眾生。受無量苦。令諸眾生。畢竟大樂。
如此八事。乃是諸佛。菩薩大人。之所覺悟。精進行道。慈悲修慧。乘法身船。至涅槃岸。復還生死。度脫眾生。以前八事。開導壹切。令諸眾生。覺生死苦。舍離五欲。修心聖道。若佛弟子。誦此八事。於念念中。滅無量罪。進趣菩提。速登正覺。永斷生死。常住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