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曾國到底在哪裏?
關於曾國其名,在春秋、戰國的文獻裏,均沒有記載。但是從宋代開始,卻有曾國出土的青銅器見於著錄。近10多年來,在河南、湖北的南陽盆地南部和湖北棗陽、隨縣壹帶的隨棗地區,相繼出土了不少曾國的青銅器。特別是1978年隨縣擂鼓墩曾侯乙墓的出土,說明春秋戰國時代存在壹曾國,確無疑義。那麽,這個曾國究竟在哪裏?今天學術界有兩種截然相反的說法。壹種說法認為:曾國即是隨國。理由是:(壹)存在時間相符。《國語。鄭語第十六》記述西周末年周人史伯語曰:“……當成周者,南有荊蠻、申、呂、應、鄧、陳、蔡、隨、唐……”。說明隨至遲在西周晚期即已立國。而見於現存歷史記載中的隨國的最後壹次活動,是與楚、陳、許等國聯兵攻圍蔡國。時為春秋末年。可見,隨大約建於西周末年,亡於戰國初期。對於出土的曾國青銅器考證鑒定發現,這些器物均為西周晚期到春秋早期時物。曾侯乙墓在1978年出土,又進壹步證明曾國在戰國初期尚存。據文獻推知,漢淮間小國能維持到戰國初年不滅的,只有隨國,然曾國尚存,可見曾即是隨。(二)所處地域相同。曾國器物出土地點,迄今以隨棗走廊東南端,今隨縣、安陸、京山之間較為密集。根據文獻資料記載,在相同時期,這壹帶為隨國的所在地。1978年發現的曾侯乙墓,又在隨縣附近。隨是隨國國都所在地。按國君之墓,應葬在國都,因此曾即是隨。(三)姓氏相吻。隨是姬姓之國,史有記載。但1979年4 月,距隨縣縣城1.5 公裏處出土的季氏梁青銅器,中有壹季怠戈,上有記載物主國別、官職及其與周王室關系的銘文,證實曾國也是姬姓國。(四)據《左傳》記載,定公四年,吳、唐、蔡三國大舉攻楚,打下楚之郢都,昭王敗走奔隨,隨人庇護昭王,拒三國之兵。而曾侯乙墓發現,楚惠王曾制壹套編鐘、镈放在曾國宗廟祭祀曾侯。強大的楚國對小國之君如此敬重,很可能是與隨人保護昭王事有關,具有報德之意。可見當時曾國之君,是保護過昭王的隨人後裔。(五)在古籍中,壹國二名的記載很普遍。如河南附近的呂國又稱甫,山東附近的州國又稱淳於,楚稱荊,魏稱梁,比比皆是。所以,曾很可能即是隨。另壹種說法不同意上述見解,他們認為,考古發現的曾國,顯然不同於文獻記載的隨國,而是史籍上的繒國或鄫國。他們不同意曾即是隨的理由是:(壹)春秋戰國時代各諸侯國的國君墓葬不壹定都在國都。許多小的諸侯國由於封地狹小,國君墓葬只能在國都附近。較大的諸侯國則有特定的國君墓地。如魯國國君墓地不在國都曲阜而在闞(距曲阜100 多公裏)。《史記。秦始皇本紀》列舉秦的國君葬地,其中不少不在國都。曾侯乙墓在隨,未必就能說是隨地是曾的國都。相反,根據楚王熊章鐘銘文記載,楚惠王是得到來自西陽的訃告因而為曾侯乙制作宗廟用的編鐘等禮器,送到西陽進行祭奠的。可見戰國初期曾的國都不在隨而在西陽,即今河南光山縣西南。(二)從文獻記載看,隨國是漢東姬姓國中較大的諸侯國,可謂“漢東之國,隨為大“。但它從春秋前期起,逐漸淪為楚的附庸。戰國初期史料中隨已消失,極可能已滅亡。而曾國直到戰國初期,還是個擁有較大經濟力量的獨立的諸侯國。(三)楚惠王為曾侯乙鑄造宗廟禮器,給曾以很高禮遇,決非因隨人保護過昭王而報德,而是當時曾處的政治地位和楚王在政治鬥爭中的需要決定的。(四)把曾與隨當作壹國二名的解釋,不妥。不能因商又稱殷,呂又稱甫,從而作出簡單類比。當時壹國二名,都有它的原因。多數是由於遷都,這在文獻中都有明確記載。但所有文獻在講到隨時壹律稱”隨“,而所有出土的青銅器又壹律稱”曾“,絲毫看不出其中有壹國二名的關系。那麽,為什麽認為曾國即是文獻記載中的繒國或鄫國呢?主要理由是:第壹,古書上曾和繒、鄫相通。繒、鄫兩國,古籍有記載如”申、繒、西戎方強……“當時申為南方強國,又聯合繒、西戎,力量強大。《國語。晉語壹》記載史蘇說:”申人、鄫人召西戎以伐周,周於是乎亡。“《史記。周本紀》也有類似記載。所以,把曾國看作繒或鄫,是有道理的。第二,古代有兩個曾國,壹為姒姓,就是春秋時代在今山東蒼山西北的鄫國。另壹個姬姓,在南陽盆地南部,與申相鄰。(三)西周時代姬姓曾國的國都在後來楚國方城附近的繒關、繒丘壹帶。後為日益強大的楚國的逼迫,曾向東南進入隨棗走廊。因此,在今河南新野發現曾國銅器和文物,在隨棗走廊及其東南端附近地帶出現曾國文物,就都可以理解了。除此之外,還有第三種觀點。認為春秋時期楚隨對立,楚武王三次伐隨,第三次竟死於軍中。而從曾侯乙墓的發現看,年事已高的大國之君楚惠王竟為小國之侯曾侯乙送了壹份厚禮,說明楚曾關系很友好。如果曾即是隨,則很可能是曾人在楚王慫恿下,鉆入隨內,通過宮庭政變奪取隨國,就像田氏伐齊壹樣。三個“謎底”,當以何者為是?看來尚難以定於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