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黑陽參簡介

黑陽參簡介

目錄 1 拼音 2 《*辭典》:黑陽參 2.1 出處 2.2 拼音名 2.3 黑陽參的別名 2.4 來源 2.5 原形態 2.6 生境分布 2.7 性味 2.8 功能主治 2.9 黑陽參的用法用量 2.10 附方 2.11 摘錄 附: 1 用到中藥黑陽參的方劑 2 用到中藥黑陽參的中成藥 3 古籍中的黑陽參 1 拼音

hēi yáng shēn

2 《*辭典》:黑陽參 2.1 出處

《滇南本草》

2.2 拼音名

Hēi Yánɡ Shēn

2.3 黑陽參的別名

黑元參(《滇南本草》),白紫草、牛舌頭菜(《雲南中草藥》),土玄參(《雲南經濟植物》)。

2.4 來源

為紫草科植物長蕊斑種草的根。秋季采挖,洗凈,切片,曬幹或鮮用。

2.5 原形態

多年生草本,高約30米。根肥大,圓柱形,外皮紫褐色。莖直立,全株被毛。基生葉叢生,長橢圓狀匙形,長10~14厘米,寬3~4厘米,全緣,兩面被糙伏毛,以下面較密;莖生葉互生,長橢圓狀披針形,長2~5厘米,寬不到1厘米。圓錐花序頂生;花小,藍色;花萼鐘形。5裂;花冠管漏鬥狀,5裂,裂片圓形;雄蕊與花冠等長。小堅果4枚,半圓球形。

2.6 生境分布

生於山坡疏林下、灌叢或草叢中。分布雲南、四川、貴州、廣西。

2.7 性味

《滇南本草》:"性微寒,味苦微甘。"

2.8 功能主治

養陰補虛,除熱解毒。治虛癆發熱,頭昏,熱淋,癰腫,口瘡,牙疳。

①《滇南本草》:"滋養真陰,調血除熱。退諸癆熱,利小便,治熱淋膏淋。"

②《昆明藥植調查報告》:"治頭昏。"

2.9 黑陽參的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5錢(鮮者1~2兩)。外用:搗敷或研末撒。

2.10 附方

①治熱淋,陰虛發熱:黑陽參三至五錢。水煎服。

②治癰腫:鮮黑陽參適量。搗爛外敷。

③治口腔炎,走馬牙疳:黑陽參研末撒患處。(選方出《雲南中草藥》)

2.11 摘錄

《*辭典》

用到中藥黑陽參的方劑 烏附椒姜湯

訂通俗傷寒論》:方名:烏附椒姜湯組成:制川烏(炒黑)3錢,川附子(炮黑)3錢,川椒(炒黑)1錢,黑...

雙調祛風湯

15克,黑故紙10克,甘草3克。功能主治:調補陰陽。主風濕侵入毛孔,以致氣血瘀滯,日久氣陰兩虧,血...

育龜丸

草烏頭、乳香、沒藥、血竭、細辛、黑芝麻、五倍子、陽起石等分。主治:壯年陽道不長。用法用量:每服10...

調胃參耆湯

,濈濈汗出,形色又脫,汗多亡陽者。用法用量:上加黑棗1個,用水1盞半,煎至7分,食遠熱服。口渴,加...

香芷湯

.5克桔梗3克黑芝麻9克功能主治:治肌表不固,太陽受風,巔頂作痛,鼻竅微塞,時流清涕。用法用量:水...

更多用到中藥黑陽參的方劑

用到中藥黑陽參的中成藥 黑錫丹

g肉豆?30g補骨脂30g沈香30g小茴香30g陽起石30g肉桂15g制法:以上十二味,將黑錫置鍋...

艾茸敷法

散處方硫黃5錢,雄黃5錢,艾茸1斤。功能主治陰瘡黑陷而不痛者。用法用量艾葉回陽散(《古方匯精》卷二...

豹潛丸

g制成大蜜丸,即得。性狀:本品為棕褐色的水蜜丸或黑褐色的大蜜丸;氣微,味苦、微甜。鑒別:取本品,置...

定喘膏

(2010年版藥典壹部附錄ⅠP)。功能與主治:溫陽祛痰,止咳定喘。用於陽虛痰阻所致的咳嗽痰多、氣急...

頭風膏

,攪勻,分攤於紙上,即得。性狀:本品為攤於紙上的黑膏藥。鑒別:應符合膏藥劑項下有關的各項規定(附錄...

更多用到中藥黑陽參的中成藥

古籍中的黑陽參 《滇南本草》:[第二卷]黑陽參

黑陽參,又名黑元參。味苦、微甘,性微寒。滋養真陰、調血、除熱。退諸虛勞...

《回春錄》:[壹、內科]霍亂

故氣道立時閉塞,血脈因而瘀滯,四肢厥冷,手面皆黑。陽明多氣多血之經,見證若是之驟者,非氣血忽然枯槁...

《醫學綱目》:[卷之二十七·肺大腸部鼻塞]鼻得冷則黑

〔丹〕面鼻得冷則黑論諸陽聚於頭,則面為陽中之陽,鼻居面中央,而陽明起於中,壹身之血運到面鼻陽部,皆...

《本草從新》:[卷七木部]沈香

垣曰∶上至天、下至泉、用與使、最相宜。)其色黑體陽。故入右腎命門。暖精助陽。行氣溫中。治心腹疼痛。...

《萬病回春》:[卷之五]面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