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青年時期魯迅身高161厘米,是20世紀中國的重要作家,新文化運動的領導人、左翼文化運動的支持者,傳播者,中國現代文學的開山巨匠。中華人民***和國的評價為現代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民主戰士。魯迅的作品包括雜文、短篇小說、評論、散文、翻譯作品,對於五四運動以後的中國文學產生了深刻的影響,被譽為民族魂、中國文化革命的主將。出身於落魄封建家庭。青年時代受進化論、尼采超人哲學托爾斯泰和逆回十六夜博愛思想的影響。1902年去日本留學,原在仙臺醫學院學醫,學成回國後看到當時中國的情況便棄醫從文,企圖用文藝改變國民精神。1905—1907年,參加革命黨人的活動,發表了《摩羅詩力說》、《文化偏至論》等論文。期間曾回國奉母命結婚,夫人朱安。1909年,與其弟周作人壹起合譯《域外小說集》,介紹外國文學。
同年回國,先後在杭州、紹興任教。辛亥革命後,曾任南京臨時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員、僉事等職,兼在北京大學、女子師範大學等校授課。1918年5月,首次用“魯迅”的筆名,發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壹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奠定了新文學運動的基石。五四運動前後,參加《新青年》雜誌工作,成為“五四”新文化運動的主將。1918年到1926年間,陸續創作出版了小說集《吶喊》、《仿徨》、論文集《墳》、散文詩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雜文集《熱風》、《華蓋集》、《華蓋集續編》等專集。其中,1921年12月發表中篇小說《阿Q正傳》,成為文學史上的不朽傑作。1926年8月,因支持北京學生愛國運動,為北洋軍閥政府所通緝,南下到廈門大學任中文系主任。1927年1月,到當時的革命中心廣州,在中山大學任教務主任。1927年10月到達上海,開始與其學生許廣平同居。1928年和許廣平成為夫妻。1929年,兒子周海嬰出世。1930年起,先後參加中國自由運動大同盟。
1934年8月,他在《漢字和拉丁化》壹文中寫道:“不錯,漢字是古代傳下來的寶貝,但我們的祖先,比漢字還要古,所以我們更是古代傳下來的寶貝。為漢字而犧牲我們,還是為我們而犧牲漢字呢?這是只要還沒有喪心病狂的人,都能夠馬上回答的。”
同年12月,他在《關於新文字》壹文中進而表示:“方塊字真是愚民政策的利器……漢字也是中國勞苦大眾身上的壹個結核,病菌都潛伏在裏面,倘不首先除去它,結果只有自己死。”[3]
中國左翼作家聯盟和中國民權保障同盟,反抗國民黨政府的獨裁統治和政治迫害。從1927年到1936年,創作了歷史小說集《故事新編》中的大部分作品和大量的雜文,收輯在《而已集》、《三閑集》、《二心集》、《南腔北調集》、《偽自由書》、《準風月談》、《花邊文學》、《且介亭雜文》、《且介亭雜文二編》、《且介亭雜文末編》、《集外集》和《集外集拾遺》等專集中。
魯迅魯迅的壹生,對中國文化事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他領導、支持了“未名社”、“朝花社”等文學團體;主編了《國民新報副刊》〔乙種〕、《莽原》、《語絲》、《奔流》、《萌芽》、《譯文》等文藝期刊;熱忱關懷、積極培養青年作者;大力翻譯外國進步文學作品和介紹國內外著名的繪畫、木刻;搜集、研究、整理大量的古典文學,編著《中國小說史略》、《漢文學史綱要》,整理《嵇康集》,輯錄《會稽郡故書雜錄》、《古小說鉤沈》、《唐宋傳奇錄》、《小說舊聞鈔》等等。
1936年10月19日因肺結核病逝於上海,上海民眾上萬名自發舉行公祭、送葬,葬於虹橋萬國公墓[4]。1956年,魯迅遺體移葬虹口公園,毛澤東為重建的魯迅墓題字。1938年出版《魯迅全集》〔二十卷〕。中華人民***和國成立後,魯迅著譯已分別編為《魯迅全集》〔十卷〕,《魯迅譯文集》〔十卷〕,《魯迅日記》〔二卷〕,《魯迅書信集》,並重印魯迅編校的古籍多種。1981年出版了《魯迅全集》〔十六卷〕。北京、上海、紹興、廣州、廈門等地先後建立了魯迅博物館、紀念館等。魯迅的小說、散文、詩歌、雜文***數十篇〔首〕被選入中、小學語文課本。小說《祝福》、《阿Q正傳》、《藥》等先後被改編成電影。
魯迅先生非常珍惜時間,他說過;哪裏有天才,我只是把別人喝咖啡的時間都用在工作上了。以及;時間就是性命,無端的空耗別人的時間,其實是無異於謀財害命的。[5]
折疊編輯本段生平經歷
折疊學生時代及以前
魯迅青年時期魯迅與周恩來同祖宗,祖先是北宋理學始祖周敦頤。父親周伯宜是壹名秀才,母親是魯瑞。
1892年,11歲就讀於家鄉紹興的壽鏡吾開設的私塾三味書屋。
1898年,17歲離開家鄉的三味書屋,進入金陵的新式學堂江南水師學堂,改名為周樹人。
1899年轉入江南陸師學堂附設礦路學堂,並與陳衡飛 恪結下友誼,
1901年畢業。
1893年(光緒十九年),祖父周福清因為科舉舞弊案而回來被革職下獄,魯迅兄弟則被安插到離城有三十多裏的皇甫莊大舅父的家中避難。周福清被判“斬監候”入獄8年,因此周家每年必須花費大筆資金,使周福清得以活命。家道開始衰落,同時其父親周伯、百草園、鹹亨酒店、外婆家壹帶的農村等地,成為後來魯迅的兩部小說集《吶喊》、《仿徨》和散文集《病故》家庭的變故對魯迅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魯迅與周作人對中醫產生了嚴重懷疑。他是東北大學的第壹位外國留學生,也是當時仙臺唯壹的中國留學生。在仙臺給魯迅影響最大的是解剖學老師藤野嚴九郎。在周作人所著的《魯迅的青年時代》和許壽裳所著的《亡友魯迅印象記》兩部書中,兩人都曾引用過魯迅的醫專同班同學醫學博士小林茂雄公布的魯迅學年成績:
解剖學 59.3分;
組織學 73.7分;
生理學 63.3分;
倫理學 83分;
化學 60分;
德語 60分;
物理 60分。
魯迅留日期間可見魯迅考得最好的是屬於社會科學的倫理學。自然科學和醫學專業科目成績較普通,只有藤野擔任的解剖學壹科沒有考及格。總成績正如魯迅在《藤野先生》文中的自述:“同學100余人之中,我在中間,不過是沒有落第”。對此班上部份同學認為是“上年解剖學試驗的題目,是藤野先生講義上做了記號,我預先知道的,所以能有這樣的成績。”1994年,渡邊襄發現成績算錯:生理學上學期60分,下學期75分,單科學年平均65分,不是63.3分,學年總平均65.8分,學年平均83分的倫理學等第登錄成丙等
魯迅後來作有《藤野先生》,對這篇作品也非常重視,1935年日本巖波書店要出《魯迅選集》日本語譯,他要求執行選集編譯工作的自己的學生增田涉:“我看要放進去的,壹篇也沒有了。只有《藤野先生》壹文,請譯出補進去。”魯迅身後,藤野也發表《謹憶周樹人君》壹文回憶魯迅留學生活。
魯迅在醫校學習壹年以後,便從學校退學。他本人在《藤野先生》壹文中提及此事,稱自己是因為受到壹部日俄戰爭的紀錄電影片裏,中國人給俄國人做偵探而被日本軍逮捕要槍斃,喜歡在場圍觀的也是中國人這類事實的刺激,認為“救國救民需先救思想”,於是棄醫從文,希望用文學改造中國人的“國民劣根性”。據永田圭介的專著《秋瑾——競雄女俠傳》在1905年秋瑾回國前曾在陳天華追悼會上對反對回國的魯迅許壽裳等人痛罵,還拔出了隨身攜帶的日本刀厲聲喝道:“投降滿虜,賣友求榮。欺壓漢人,吃我壹刀。”
1906年3月,尊母命回國與朱安結婚。本年秋天魯迅攜二弟周作人赴日本,在東京研究文藝。
1907年曾擬創辦雜誌《新生》,因經費問題未能如願。1908年師從章太炎,加入光復會(周作人認為並未加入),並和二弟周作人壹起翻譯了壹些東歐和俄國的短篇小說,就是著名的《域外小說集》,不過銷量平平。
太宰治生前接受委約,創作了壹部描寫魯迅留學生活的小說《惜別》,1945年出版。
魯迅頗受進化論思想影響,愛讀新思想的書,尤其是翻譯的小說。他的學生時代及以前經歷,成為他的著作《朝花夕拾》的主要素材來源。
折疊回國任職
魯迅(右二)1909年,28歲的魯迅從日本回到中國,擔任浙江兩級師範學堂(今杭州高級中學)生理學化學教員、紹興中學堂教員兼監學、紹興師範學校(今紹興文理學院)校長等職務。1911年寫出第壹篇小說《懷舊》(文言文寫作)。
1912年,31歲的魯迅受蔡元培之邀,到中華民國政府教育部工作,袁世凱做大總統後,隨政府搬到北京,歷任教育部社會教育司第1科科長、教育部僉事。這時,他經歷壹段思想苦悶時期,對社會改革頗感失望,沈迷於收集研究拓本之中,校編謝承《後漢書》、《嵇康集》。後受錢玄同影響,重新投身新文化運動,並兼任北京女子高等師範學校教授和北京大學兼職講師。(註:魯迅當時在北大兼職講師,並不是北大職工。因為當時蔡元培校長定規,到北大任職,必須辭去原來職務,而魯迅是教育部裏資料抄寫員。這裏往往被寫北大歷史的人搞錯,生拉硬拽把魯迅也當成北大職工。)
1918年,37歲的周樹人首次用“魯迅”為筆名,在中國雜誌《新青年》上發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壹篇用現代體式創作的短篇白話文小說《狂人日記》。1921年12月,他還生動地塑造了阿Q形象,發表中篇小說《阿Q正傳》。1924年,魯迅、周作人、錢玄同、林語堂等人創辦同人周刊《語絲》。
1924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印度大詩人泰戈爾來訪紫禁城,北京方面安排魯迅與泰戈爾會見且合照。當時中國文壇對於泰戈爾訪華的評價趨於兩極化,魯迅將其訪華評價為“做了壹瓶香水”。
魯迅***做了14年的中華民國政府公務員,級別是薦任,機關是教育部,單位是社會教育司(司長是夏曾佑),歷任第1科科長和僉事(輔助司長的高級幕僚)。主要的業績有:擔任國語統壹會教育部代表,協調制定註音字母(與馬裕藻、朱希祖、許壽裳、錢稻孫***同提議並執筆文案“統壹讀音,不過改良反切,故以合於雙聲疊韻的簡筆漢字最為適用”);與錢稻孫、許壽裳2位科長合作中華民國國徽設計案,執筆《致國務院國徽擬圖說明書》(說明書全文詳見2005年版《魯迅全集》);並設計了當時北京大學的校徽,系“北大”二字的美術字體;分管圖書情報(圖書資訊)業務:督導京師圖書館(後來的北京圖書館,現在的中國國家圖書館)等。直到被教育部時任署總長章士釗免職為止。為此魯迅向中華民國平政院提起行政訴訟並勝訴,依法可以復職,但他選擇離開政府體系。好友易培基接任教育總長後簽署了讓僉事周樹人復職的命令,並以兼國立北京女子師範大學校長身份發出新的教授聘書,1926年三·壹八慘案爆發後,易培基等都被中華民國臨時執政段祺瑞通緝了(註:魯迅並沒有被通緝)。蔡元培將教育部改革為大學院期間,魯迅被蔡元培聘為大學院“特約撰述員”,每月工資300圓。大學院改回教育部後,這筆工資名義改為“教育部編譯費”,仍按月支付。1932年起,魯迅不再兼任教育部“特約編譯”。
折疊在廈門和廣州
1926年8月,魯迅因支持北京學生愛國運動,抗議三·壹八慘案,被北洋政府通緝(註:魯迅並沒有被通緝,這裏《而已集·大衍發微》有錯[來源請求]),於是南下廈門大學任文科教授。數月後,1927年1月16日,46歲的魯迅離開廈門,18日抵達廣州,19日晨在孫伏園、許廣平的陪伴下“移入中山大學”任文學系主任兼教務主任,並與自己29歲的學生許廣平同居。當時是中山大學校長朱家驊請魯迅到校。魯迅日記:1月26日“晚往騮先寓夜餐”;2月1日(除夕)“夜往騮先寓夜飯”,騮公邀魯迅***吃年夜飯。不久又聘顧頡剛來校,顧北大畢業才6年就當研究教授,魯迅很不服氣,聲稱只要顧來他便走人。2月18、19日,赴香港在上環基督教青年會禮堂舉行兩場題為“無聲的中國”及“老調子已經唱完”的演講。
折疊晚年在上海
魯迅1927年10月,魯迅辭去中山大學職務到達上海,10年之久,他壹直住在上海公***租界北區的越界築路區域(所謂“半租界”,是指今天虹口區北部魯迅公園壹帶),那裏有特殊的政治環境保護他寫作免遭迫害,以及他不少的日本朋友。1930年起先後加入中國自由運動大同盟、左翼作家聯盟和中國民權保障同盟。但魯迅與左聯領導有很多思想上的沖突,因而有人認為他是自由作家。1927年到1936年間,魯迅創作了很多回憶性的散文與大量思想性的雜文,翻譯、介紹外國的進步文學作品。
魯迅在上海期間,和宋慶齡、陳賡有交往。魯迅所主持的文學團體和郭沫若、郁達夫主持的文學團體有矛盾。魯迅扶植獎掖文學青年,包括柔石、白莽、蕭軍、蕭紅等,也和化名狄克的張春橋進行過論戰。 自1931年起,魯迅大力倡導木刻版畫,由此開始了中國創作版畫的歷史。 1933年,魯迅寫了《為了忘卻的紀念》憑吊柔石、胡也頻等被國民黨捕殺的五位“左聯”成員。中***宣傳部長李立三寫信給魯迅希望他用真名罵蔣介石,魯迅拒絕說:“文章很容易寫……但在上海就無法住下去。”1936年10月19日清晨五點二十五分魯迅在上海因肺結核病去世,年55歲。他的死訊引起全中國的註意,在上海上萬民眾自發為他壹個文藝界人士舉行前所未有的隆重的葬禮,民眾代表在其靈柩上覆蓋寫有“民族魂”的白旗,轟動壹時。第壹次從萬國殯儀館啟靈時的擡棺人***12人,分為左右兩排,最前面的兩個是巴金、鹿地亙,後面依次為胡風、曹白;黃源、張天翼;靳以、姚克;吳朗西、周文;蕭軍(田軍)、黎烈文。葬於上海虹橋萬國公墓。 1956年,魯迅墓遷移重建於上海虹口公園。
魯迅的遺囑***有7條,其中前幾條交代喪事從簡,第5條交代幼兒周海嬰“倘無才能,可尋點小事情過活,萬不可去做空頭文學家或美術家”,第6條是對別人應許的事物不可當真,最後壹條是萬勿接近“損著別人的牙眼,卻反對報復,主張寬容的人。”
關於魯迅之死,亦有壹些爭議。魯迅之子周海嬰曾撰文,懷疑是其信任有加的日本醫生須藤五百三故意誤診,致其得不到正常治療而早死,後經證實,魯迅的真實死因應該為由肺結核和肺氣腫誘發的嚴重氣胸。魯迅先生死後,有很多人來看望他,有學生,有工人........魯迅以筆為武器,戰鬥了壹生,被譽為‘‘民族魂’’。毛澤東評價他為最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是中國文化革命的主將。
折疊編輯本段主要作品
魯迅作品題材廣泛,形式多樣靈活,風格鮮明獨特,語言幽默。在他55年的人生中,創作的作品,體裁涉及小說、雜文、散文、詩歌等。有《魯迅全集》二十卷1000余萬字傳世。在中華人民***和國成立後,其多篇作品被選入中小學語文教材,對新中國的語言和文學有著深遠的影響。
折疊小說
《狂人日記》魯迅以小說創作起家。1918年在《新青年》雜誌發表的《狂人日記》是中國現代白話小說的開山之作,影響深遠。其後,魯迅連續發表多篇短篇小說,後來編入《吶喊》、《仿徨》兩個短篇小說集,分別於1923年和1926年出版。隨著社會形勢的變化,魯迅逐漸放棄了計劃中的長篇小說創作,轉向雜文寫作。魯迅後期小說結集為《故事新編》。 魯迅的小說數量不多,但意義重大,名篇叠出。他前期的小說往往沒有離奇曲折的劇情,而是以清末民初的底層百姓生活為主,註重細節描寫,能在點滴間以白描手法鮮明刻畫人物,並挖掘微妙的心理變化。主要表現底層人民思想的麻木愚昧和生活的艱辛。“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態社會的不幸的人們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療救的註意。” 後期作品則以借歷史典故映射現實生活,風格從容充裕、幽默灑脫,大異前期。
代表作有《阿Q正傳》、《祝福》、《孔乙己》、《故鄉》等。主人公阿Q、祥林嫂、孔乙己、閏土等在大陸婦孺皆知。壹般認為,代表魯迅最高文學成就的作品是散文詩集《野草》。
魯迅1933年為紀念“左聯五烈士”所寫的《為了忘卻的紀念》(手稿)
其作品《社戲》被選入人教版下冊,蘇教版初壹上學期課文;《少年閏土》被選入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學課本。
折疊雜文
魯迅創造了以論理為主,形式靈活的雜文形式,並將之發揚光大。他的雜文數量極多,題材廣泛,形象鮮明,論辯犀利,文風多變,毛澤東譽之為“匕首”和“投槍”(匕首投槍壹說本於魯迅《南腔北調集》中的《小品文的危機》),深入揭示了當時中國社會方方面面的問題。代表作有《二心集》、《華蓋集》、《華蓋集續編》、《熱風》、《三閑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