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是牛郎董永(牛郎織女,董永和七仙女)

是牛郎董永(牛郎織女,董永和七仙女)

文/趙九九

農歷七月初七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七夕。因古時候七日前後的夜晚,女子會在庭院中向織女乞求智慧,所以又叫“乞巧節”。無論是七夕還是喬奇節,總有壹個人物和壹個故事讓人傳奇。這就是中國四大民間愛情傳說之壹的牛郎織女的故事。

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說,漢代的姑娘們經常在七月七日的開錦樓穿針,當時的人們也紛紛效仿。南朝梁宗謀《荊楚紀年》也記載了七夕女子穿針乞巧的民俗。五代王人禹在《開元天寶遺》中記載,七夕,宮中嬪妃祭牛、女二星,月賽壹針,民間紛紛效仿。袁濤宗彜的《元氏縣葉挺錄》也說,在七夕,宮女們第壹個完成比賽,每個人都應該出資獎勵技術好的人。隨著社會的發展,七夕上“討小聰明”的習俗逐漸消失,反而多了些愛的味道。

丁晴·關鵬《乞巧》中的“月下穿針”

今天,七夕被稱為中國的情人節。說到古代愛情故事,人們往往會想到牛郎織女,或者董永和七仙女。有些人經常不知道這兩個故事的區別。那麽七夕和這兩個戀人是什麽關系呢?

有人說,漢代以前,牛郎和織女只是天上的兩個星座,沒什麽關系。到了漢代,牛郎和織女“結婚”,開始形成愛情童話:相傳天帝的女兒住在天河東邊,她忙著織布,耽誤了終身大事。天帝見她可憐,便娶了天河西邊的佩妮為妻。織女結婚後,忽略了編織工作。皇帝很生氣,就把織女帶回天河東邊,允許夫妻壹年只能見壹次面。每年七月,許多喜鵲來天河架橋,夫妻二人踩喜鵲相見——這就是為什麽我們頭上的毛變白了,好像掉了壹樣。

相傳,很久以前,南陽城西的牛家莊有壹個聰明老實的小夥子。因為父母去世早,我只好和哥哥嫂子住在壹起。我的嫂子馬史很惡毒,經常虐待他,強迫他做很多工作。有壹年秋天,我嫂子逼他放牛,給了他九頭牛,但要他等有了十頭牛再說。牛郎別無選擇,只能把牛趕出村子。

還有人說,有壹天,天上的織女和仙女壹起玩耍,在河裏洗澡。在老牛的幫助下,牛郎認識了織女,兩人情投意合。後來,織女偷偷來到人間,成了牛郎的妻子。織女還把從天上帶來的野蠶分發給大家,教大家養蠶、吐絲、織鮮艷的綢緞。牛郎織女結婚後,男耕女織,生了壹男壹女兩個孩子,壹家人過得很幸福。

但是好景不長,很快就被天帝知道了。王母娘娘親自下凡,強行將織女帶回天庭,恩愛夫妻從此分開。牛郎是沒有辦法上天的,還是老牛告訴他,他死後可以用自己的皮做鞋子穿上天。牛郎按照老牛說的做了,穿上牛皮做的鞋子,帶著他的孩子。眼看就要追上,恐怕太後把頭上的金釵拔了,壹個波濤洶湧的天河出現了。牛郎和織女被隔在兩邊,只能相對而泣。他們忠貞的愛情感動了喜鵲,成千上萬的喜鵲飛來搭鵲橋,讓牛郎織女在鵲橋上相會。王太後別無選擇,只能允許他們在每年的7月7日見面。

南陽漢畫像石,牛郎織女星座

董永七仙女的故事也產生於漢代,但比牛郎織女的故事晚壹點。據說有個窮孝子董永,他的孝心感動了壹個仙女,仙女下來幫他織布賣錢還債。金代幹寶描寫了漢代孝子董永與妻子的故事。牛郎織女、董永和七仙女的故事開始融合:漢朝有壹個人叫董永,他的母親在他年幼時就去世了,他獨自壹人跟著父親生活。後來父親也去世了,沒錢安葬,就打算賣身做奴隸,換錢辦喪事。知道他是個孝子,壹個有錢人給了他壹萬塊錢,卻沒讓他做他的仆人。董永埋葬了他的父親,經過三年的哀悼,他打算回到那個富裕的家庭做苦力來報答他的好意。結果路上遇到壹個女的,說會織布。她願意成為董永的妻子。她花了十天時間織了壹百塊布,替董永還清了債務,董永重獲自由。這個女人自稱是天帝的女兒。因為董永很孝順,天帝特地派她來幫助他。之後,女子就消失了,再也沒有回來。

黃梅戲《天作之合》

董永和他的妻子織女尋找神靈的故事顯然是從牛郎織女的神話中產生的。然而,牛郎和織女已經結合,所以董永在蘇姬神遇到了織女。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到了宋代,人們終於解決了這個問題。《董永遇仙傳》說,漢代提出“獨尊儒術”的董仲舒是董永之子。為了找到他的母親,董仲舒得到了道士閆俊平的指示:“難得這麽孝順。我告訴妳,七月七日,妳媽和仙女們要下太白山采藥,第七個穿黃的就是。”織女突然變成了七個,董永遇到的仙女第壹次變成了七個仙女。從此以後,在明清以來的各種地方戲中,董永遇到的仙女都叫七仙女,織女和七仙女不相混淆,於是牛女和董永的傳說就自然分開了。

“神仙眷侶”年畫精選

董永的故事在明清兩代不斷被演繹。在壹些故事中,曾經好心幫助董永和天帝的富人被描繪成反派,說七仙女是偶然來到人間的,當他們看到董永為了埋葬他的父親而出賣自己時,他們被他的孝心所感動,決定嫁給他。的主人,曹先生,使壹切困難的董永。為了贖回董永,七仙女邀請她們的六個姐妹壹起織布,壹夜之間織了十匹錦帛,終於讓董永重獲自由。在回家的路上,七個仙女發現自己懷孕了。這時候山兵就會出現,玉帝會叫他們回天宮。如果他們不服從命令,他們將肢解董永。七仙女不忍心傷害她們的丈夫,不得不返回天堂。之後,七個仙女會生下她們的孩子,交給董永撫養。

董永的傳奇雖然抄襲了牛郎織女,但兩者最大的區別就是結局。牛郎和織女每年都能在鵲橋相會,董永的七仙女在分別後就再也不會見面了。因此,在七夕,我們紀念牛郎和織女。

牛郎和織女/牛郎和織女

“牛郎織女”的故事在傳統詩詞中有多種表現形式,如漢末古詩十九首:

“壹路牛郎星,焦焦河漢女。

巧手,做壹臺織布機。

終日無章,淚如雨下。

河水清而淺,差異甚多。

水與水之間,脈脈無言。"

這首詩往往有別離之意,語氣悲涼。魏晉轉型後,牛郎織女牽牛逐漸從壹個悲劇傳說演變為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喜劇故事。唐代權德輿寫七夕:

“今日雲卿過鵲橋,不可深情,不可疏遠。

我家喜歡在月下九晚開化妝鏡穿針。"

宋代秦觀的《鵲橋仙》說:

“薄雲詭譎,飛星傳恨,韓隱壹路黑。

在秋露秋意的第七天,該見面的見面了,多是世間的那些在壹起的人,而是容顏夫妻。

共同訴相思,柔情似水,相見恨晚如夢,當不忍睹橋路。

只要兩個人愛我們到底,為什麽要覬覦我的赫倫?"

我們現在正在慶祝“七夕”,雖然已經失去了“乞巧”的習俗,但在這壹天,人們還是會想起牛郎織女,提起這個故事。現在的人更傾向於他們愛情的內涵。顯然,它已經成為愛情的象征。

後來在七月初七,相傳牛郎織女在鵲橋相會時,姑娘們會來到花前月下,仰望星空,尋找銀河兩岸的牛郎織女,希望能看到他們的壹年壹度的相會,祈求上蒼讓自己也像織女壹樣心靈手巧,祈禱他們能有美滿的婚姻,於是就形成了中國的情人節。

學習古籍版本離不開看實物,進圈子,了解市場價格!網拍是最便捷、無成本的學習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