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有哪些體驗的方式?

有哪些體驗的方式?

感知、活動、經驗、精致

體驗式教學——整合三維教學目標的有效途徑

作者:楊斌文章來源:本站原創點擊量:4143更新時間:2006年6月2日

首先,提出的問題

傳統教學過於註重知識技能的傳授,過於強調學生的學習、死記硬背和機械訓練,忽視了人的發展。我們知道,學生既不是壹個待裝的瓶子,也不是壹個沒有血的東西,而是壹個活生生的、有思想的、有主見的人。世紀市場經濟的發展和科技的競爭給教育帶來了新的挑戰。教育不再只是為了追求壹張文憑,而是為了充分發揮人的潛能,使人的個性自由和諧發展。當代教學應致力於發展包括知識和智力在內的整體人格,提高整體素質。

因此,新課程改革倡導全人教育,提出三維教學目標的全面發展,強調積極學習態度的形成,使獲得基本知識和技能的過程同時成為學會學習、發展能力和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

然而,在新課程教學中,如何有效整合這些三維教學目標呢?通過開展體驗式教學,強化學生的學習體驗活動,發揮學生的中介作用,整合三維教學目標,是壹種有效的教學方法。

二,體驗式教學的含義

體驗式教學是壹種以體驗為基本特征的教學理念和教學形式,它包含兩層含義:壹是什麽是體驗;第二層,什麽是體驗式教學。近年來,我國學者對教育學領域的經驗進行了研究,認為教育學意義上的經驗“既是活動的過程,也是活動的結果”。作為壹個活動過程,即主體從自身體驗到某種東西,並獲得相應的認識和情感;作為壹種活動的結果,是指主體從個人經驗中獲得的認知成果和情感體驗。教育學中的體驗分為實踐體驗(指主體在實踐中親身經歷某種事物並獲得相應的知識和情感)和心理體驗(指主體在心理上重溫自己或他人的“個人體驗”)。⑴

所謂體驗式教學,就是在教學過程中,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和規律,通過創造實際的或重復的經驗和機會,對教學內容進行呈現或再現和還原,使學生在親身體驗的過程中理解和建構知識,發展能力,產生情感,產生意義。從灌輸式、講座式的教學形式到體驗式的教學形式,這不僅是教學組織形式的變化,更是教育理念的深層次變化。要正確理解體驗式教學的精神實質,必須從其內在特征來把握。

三,體驗式教學的特點

(1)有效的教學方法體驗教學重視體驗的獨特價值,強調體驗在學習中的作用。對於學生的發展來說,真正有效的學習是壹種心智活動,而不是簡單的記憶或理解。而經驗是壹種心理活動,或者說是壹切心理活動的前提和基本經驗。是用全部的心思去感受,去關註,去欣賞,去欣賞事物,人,事實,思想。比如學生坐在教室裏,聽老師說:“1公裏有多長,1牛頓是多少?”這是間接學習;並讓學生走出教室估算、行走、看壹看、稱重、計算,實際體驗“1公裏有多長,1牛頓有多重”,這就是體驗式學習。兩種學習的效果,後者肯定比前者好。這說明“體驗式學習”讓學生在現實生活情境中感受、體驗、應用實踐,從而發現、理解、掌握和解決問題。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說,體驗是壹種有效的教學方法。

(2)註重教學過程和情感態度的體驗。

體驗式教學是教師努力為學生創設情境,讓學生體驗知識的生成和形成,使學生不僅掌握知識,而且形成知識之外的能力的過程。學生所學的知識和經驗往往是平面的、抽象的,難以內化為學生特有的知識和經驗結構。這就需要創設情境,還原知識和經驗在其中生成和運作的歷史的和現實的生活場景,讓學生體驗到,通過這個體驗過程,學生感受到自我聯系。具體的、豐富的經驗,從而理解知識和經驗的意義,激發學習知識和經驗的興趣,並在經驗中產生情感,形成態度和觀念。比如物理課本上很多定律的發現和定律的建立背後都有壹個鮮為人知的動人故事。教師要充分挖掘這些科學知識,並將其與有血有肉的創造性活動聯系起來,這不僅會使學生深刻理解物理規律、定律、公式的來龍去脈,而且無疑會賦予這些內容很多情感色彩,增強學生探索科學的興趣和信心,樹立正確的科學思想。

(三)有助於三維教學目標的整合

到了20世紀50年代,隨著人們認識的逐步深入,英國物理學家、思想家波蘭尼首次提出了顯性知識和隱性知識。他在《人學》壹文中明確提出了兩種人類知識,壹種是可以用文字或地圖、數學公式、語言表達的顯性知識,壹種是不能系統表達的隱性知識(2)如圖所示:

語言

顯性知識可以用語言來傳達和傳授。

標誌

知識分類技能方法

隱性的知識、能力、習慣是無法表達的,只能體驗。

情感態度

價值感

顯性知識主要有四個特征:可以用語言、文字或符號來表達;可以通過教材和大眾媒體傳遞;可以被不同的人同時分享;能夠通過邏輯進行批判性反思。通常學校教育中的書本知識是顯性知識。

與顯性知識相反,隱性知識不能通過語言、文字或符號進行邏輯表達,不能通過占有和使用進行明確表達,不能在社會中以正式的形式進行傳播,明顯缺乏顯性知識的“可教性”特征。它不是通過理性來反思,而是通過感覺。很多技巧、方法、能力、溝通、態度、經驗、情緒都是隱性知識。

傳統教學重在傳授課本知識。課本上的知識是前人對自然和社會的描述、解釋和經驗,是人類經驗的科學總結的結果,用語言、文字或符號系統來表達,即所謂顯性知識,其特點是傳授知識。傳統教學將各種知識進行分類組合,按照知識體系構建的邏輯排列在壹起,然後以教的方式進行教學。知識是人們生活經驗的概括、抽象和總結。雖然來源於生活的過程,但由於其抽象的加工過程,具有壹定的抽象性和象征性。所以,學習知識的意義不僅在於知識本身的符合性,還在於這些知識符號所代表的生動而豐富的意蘊。以傳授知識為特征的傳統教學,把符號而不是符號所代表的意義作為教育的目標。在教學過程中,它遠離這些知識符號產生和運作的歷史和現實生活,虛構壹個虛幻的知識世界,熱衷於記憶和邏輯演繹這些符號。在這個教育過程中,學生學到的不是沈重的生活智慧,而是枯萎的語言符號和知識泡沫。

這些知識符號所代表的生動而豐富的意義(即隱性知識)往往隱藏在社會和現實生活中,無法像書本壹樣形成格式化的知識,只能通過實踐活動或具體的案例分析獲得。教學中要重視學生的體驗和感知,設計中要給學生相應的體驗和感知空間,盡可能提供觀察和思考的機會;參與和表演的機會;動手實踐機會,關註學生的親身體驗,引導學生思考、感受、感悟,強調學生理解、體驗、反思、創造的融合,克服單壹、痛苦、僵化的接受活動方式,關註學生對生活的感受。因此,體驗式教學是學習隱性知識的最佳途徑。體驗式教學是指教師要努力創設情境,讓學生體驗知識生成和形成的過程,讓學生掌握知識,形成知識以外的能力。比如壹個閱讀技巧或者提高寫作水平,不是老師教的,必須學生自己練。再比如壹種情感體驗或信念的形成,甚至習慣的形成,都不是老師教就能做到的。

由此可見,體驗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知識和技能、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親身體驗和理解,是知識內化體驗的升華,是自啟蒙以來的充分活動狀態。它的個人經驗和建設性的特點創造了很高的教育價值。因此,體驗式教學是整合三維教學目標的有效教學方法。

第四,體驗式教學策略

所謂教學策略,就是壹套實現教學目標、完成教學任務的具體途徑或方法。它是實施教學活動的基本依據,是教學設計的中心環節。其主要功能是根據具體的教學條件和需要,為學生提供教學信息,指導學生的活動。⑶

體驗式教學的基本策略是:首先創設教學情境,還原教學內容,給予學生感官刺激或心理準備,然後讓學生在親身體驗的過程中與客體(教學內容)進行對話、體驗、感受,從而實現主客體的融合,產生意義。體驗教學要求教師根據所教內容的不同,設計不同的體驗情境,讓學生在不同的情境中內化知識、升華情感、積累經驗、提高能力。活動教學和情境教學是體驗式教學的兩種主要策略。

(壹)活動教學

在馬克思主義哲學中,活動是指“人的感性活動”和“實踐”,它“反映了人在社會生活各個領域中的積極行為”。在心理學意義上,活動是“由行為和行動構成的主體與客觀世界相互作用的過程,是自覺能動性、個體能動性、個體能動性的局級形式”(4)。可見,活動是產生主觀體驗的重要途徑。在活動中,特別是在主體活動中,學生主體會有豐富的活動體驗。比起聽別人說教,親身參與活動形成的體驗是終生難忘、難以忘懷的。比如,通過生產、實驗等操作活動,不僅培養了動手操作的習慣和能力,還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培養了學生的情感和意誌;通過參觀考察活動,引導學生正確認識社會和自然,同時鼓勵學生深入社會,體驗自然,增強社會責任感。在閱讀教學中,可以根據教材的特點和教學的需要,引導學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從而生動地再現課文的情景。這樣,學生不僅能理解課文的思想內容,還能在行動中體驗、思考和提高。

(二)情境教學

情境教學是指給學生提供壹個相對完整、真實的情境,還原知識的背景,還原原有的生動性和豐富性,使個體更加真實地融入情境,用心體驗過程,並以此為基礎,使個體產生自主學習的需要和興趣,從而達到主動建構知識、產生情感、產生意義的目的。實際上,情境教學是以心理體驗的形式體驗的,情境教學的方式多種多樣,如:通過教師富有感染力的教學語言,激起學生的心智,使學生獲得情感體驗;通過多媒體等現代教育技術創設生動逼真的教學情境,就是讓學生在情境中閱讀課文的內容和思想,並在此基礎上掌握知識、發展能力、形成感情、生成意義。通過圖片再現教學內容的情境,實際上是將教學內容形象化,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讓他們感受到生動的畫面,引起學生的聯想,激發他們的情感,啟發他們。

在新課程背景下,體驗式教學無疑有其特點和優勢,但它並不排斥或否定其他形式的課堂教學。我們應該強調各種形式的優點,並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使它們有機地統壹起來。

參考資料:

[1]李穎。經驗:壹種教育學的話語[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1,(12)。

[2]許·。新課程實施中的難點及教學對策[M]。北京:開明出版社,2003年。74, 75, 77.

[3]宋乃清。我國基礎教育新課程的理念與創新[M]。北京:中國人事出版社,2002.512。

[4]教育詞典[M] 1。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137。

轉載,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