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多汗的中醫認識

多汗的中醫認識

汗的作用,可以調節體溫,排除毒素,滋潤皮膚。如果多汗,就會氣隨汗瀉,造成身體虧虛。

多汗的形成,壹是毛孔不收,中醫說氣虛,或者陽虛導致衛外不固。

二是內熱。出汗是為了調整體溫。分虛實兩端。虛則陰血不足,人體產生的熱量不能有效稀釋,導致汗出。沒有純粹的陰虛陽虛,陰血虛之人,必然會存在陽氣虛。這就是陰中求陽,陽中求陰治則的內涵。

內熱的實證,包括產熱過多。產熱過多,有時需要全身排汗,白虎加人參湯證是壹例。人體容易出汗的地方,包括額頭,脖子,胸部,後背。所以出汗容易表現在這裏。這雖然是局部的汗出,但與全身汗出的治療壹樣。常見陽明胃腸內熱,虛火上擾。

還有些局部的汗出,有明顯的局部病理改變。比如後頭,後背,膀胱經循行,出汗多見表邪。可以考慮桂枝加葛根湯。胃部出汗,胃中積熱,可用承氣湯,保和丸之類,小腹出汗,比如盆腔炎濕熱,陰部出汗,氣虛下陷,濕熱,小腿出汗,清陽不升,濕氣下流,手心出汗,心熱或心陰虛,半身出汗,多見腦梗,是痰飲瘀血阻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