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煙罐驅貓
魯迅晚年來到上海專事寫作,50多歲仍然童心未泯。壹次,夜靜更深魯迅在寫作,外面的貓不停地叫,屢屢打斷他寫作的思路,魯迅隨即拿起手邊的五十支裝鐵皮的香煙罐,對著可惡的貓壹壹發射。
2、辣椒驅寒
魯迅先生從小認真學習。少年時,在江南水師學堂讀書,第壹學期成績優異,學校獎給他壹枚金質獎章。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樓街頭賣掉,然後買了幾本書,又買了壹串紅辣椒。
每當晚上寒冷時,夜讀難耐,他便摘下壹顆辣椒,放在嘴裏嚼著,直辣得額頭冒汗。他就用這種辦法驅寒堅持讀書。由於苦讀書,之後最後成為我國著名的文學家。
3、愛書情結
魯迅先生從少年時代起,就和書結下了不解之緣,他壹生節衣縮食,購置了多冊書本。他平時很愛護圖書,看書前總是先洗手,書臟了就留意翼翼地弄幹凈。
他自我還準備了壹套工具,訂書、補書樣樣都會。壹本破舊的書,經他整理後,往往面目壹新。他平時不輕易把自我用過的書借給人,若有別人借書,他寧可另買壹本新書借給人家。
4、演講軼事
名流免不了常被邀請作演講,魯迅也不例外。他演講時旁征博引,妙趣橫生,常常被掌聲和笑聲包圍。有壹次他從上海回到北平,北師大請他去講演,題目是《文學與武力》。有的同學已在報上看到不少攻擊他的文章,很為他不平。
他在講演中說:“有人說我這次到北平,是來搶飯碗的,是‘卷土重來’;但是請放心,我立刻要‘卷土重去’了。”壹席話頓時引得會場上充滿了笑聲。
5、戲弄特務
有壹次,魯迅在上海的街頭蹓跶,身後總跟著壹小特務盯梢。當然這對魯迅來說是常有的事。魯迅故意將他當成乞丐,坦然地轉過身去遞過壹塊銀元:“買飯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