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創始人的事跡被人們流傳下來,其《道德經》的影響力非常的大,大到國外的朋友對此都非常的關註。
他用“道”來說明萬物的演變,否定神造世界。“道”有“獨立不改,周行不殆”的永恒性,認為壹切萬物生成變化都是有和無的統壹,無是最基本的。真實影響了壹代又壹代人。
老子廟
在東漢時期,桓帝夢到了老子降生於庭側,便為老子建了壹座上清宮。等到了元朝,老子廟又改名為天靜宮。
老子廟始建於東漢延熹八年(公元165年),也稱天靜宮。位於安徽省渦陽縣閘北鎮鄭店村。蓋因桓帝夢見老子降於殿廷,乃頒旨在老子故裏建廟立祠,祀奉老子。
建廟期間,桓帝曾先後派遣中常侍左悺、管霸來此監修,並命陳相邊韶撰老子銘碑。此後,曹魏黃初三年(222年),隋開皇元年(581年),都奉敕修建過,廟的規模漸大。
李唐王朝,以老子為始祖,尊崇之極,屢加冊封,並尊此廟為祖廟,大興土木,隆重興建。高祖武德三年(620年)、太宗貞觀六年(627年)、高宗乾封元年(666年)、武周光宅元年(684年),曾相繼於此營建宮闕殿宇,其金碧輝煌,宏偉壯麗,不遜於帝王之都。
玄宗天寶二年(743年)欽封此宮為太清宮。唐末毀於兵燹,幾成廢墟。北宋大中祥符六年(1013年)至天禧二年(1018年)間奉敕重建,廟貌比唐時有加。翰林學士盛度奉敕撰碑。靖康之亂中,先遭兵劫,後遭火患,宮觀面目全非。
金代雖屢加修建,與唐宋盛時相比,規模差之甚遠。元世祖以來,道教再度興盛,此宮得之新建,易名天靜宮。至順三年再次大規模敕建,天靜宮重現昔日宏觀。翰林學士張起嚴為此撰文立碑,碑文載入多種典籍方誌
。明正德崇禎年間和清康熙八年均進行過整修。時至乾嘉年間,尚稱殿宇弘深,規模整麗,中塑聖像,道氣清嚴。清末戰亂頻仍,殿宇日趨頹廢,始有“燒丹竈冷余荒草,問禮堂空剩石牛”之嘆。?
古帝王曾多次聖駕躬臨渦水之濱,恭謁老子降誕聖地,以表欽崇。唐高宗於乾封元年(666年)二月,自泰山回駕亳州,來此朝謁,尊封老子為“太上玄元皇帝”。
唐玄宗奉教至篤,先後兩次親謁此宮,其中天寶八年(749年)還上老子號為“大聖祖高上大道金闕玄元天皇大帝”。
宋大中祥符七年(1014),宋真宗率群臣百官蒞臨朝竭,冊封老子為“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謁畢返京,禦制朝竭太清宮頌並序,並頒旨重建。以上足見太清宮在歷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