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吉林省松原市,有壹個蒙古族自治縣叫前郭爾羅斯,它的北面是嫩江南岸的平原。這裏西北是大安市的地界,南距縣城十公裏。考古學家發現了壹處遼代古城遺址——塔胡城。“塔湖”在蒙古語中是“胖乎乎的魚”的意思,因為城市周圍都產胖乎乎的魚,所以得名。但在遼朝,這裏是長春府,是北方重鎮。古城有東南西北四個城門,呈平面方形,長5213米。墻雖然是土坯,但是很結實。據說金兀術曾在此駐軍,楊八郎也曾在此與遼軍作戰。
塔胡城在歷史上曾經有過如此高的戰略地位,所以當考古學家發現它的遺跡時,他們都非常激動,因為他們發現塔胡城的古城墻雖然滿是殘跡,但仍然有六米高,十幾米寬。在這些古城墻下,發現了大量的瓷器碎片,這是瓷器文物被隱藏的信號,於是考古人員繼續深入挖掘。然而,非常令人遺憾的事情發生了。雖然在塔城城遺址中發現了壹些北宋時期的黑白圍棋棋子、銅錢、鐵薊、魚骨、獸骨等,但其研究價值確實有限,沒有壹件值得深入分析。
1975年,由於“工業大慶,農業大寨”行動的進展,要平整土地,發展農業。經過慎重嚴謹的討論,決定對塔胡城的遺址進行平整,只保留西北角的建築遺址。於是,塔胡城新壹輪的發掘又開始了。由於後面會鏟掉壹些古跡,所以這次考古發掘工作更加徹底細致。
好事多磨。經過艱苦的挖掘,考古學家終於在遺址的南角發現了壹座磚石墓。整個墓室也呈方形,內墻甚至有粉刷的跡象,而且有壁畫裝飾,這大大增加了考古人員的信心,他們開始更加仔細地向下挖掘。隨著少量銅鏡、陶瓷、生銹鐵器的發掘,考古學家不禁感嘆。雖然古代文物確實存在,但是有價值的太少了,付出的努力和收獲不成比例,實在令人沮喪。
其實對於大都城遺址來說,最珍貴的不是古代文物,而是城市本身。這裏有太多的故事和傳聞。據遼史記載,每當皇帝要作壹次“春”之旅時,他壹定會帶著他的王子和公主們離京60多天,來到塔胡城,在大魯古河中釣魚。在釣到第壹條魚的時候,在那之後,皇帝也會去打獵。當老鷹抓到第壹只天鵝時,大家會舉行“鵝宴”慶祝。在“春博納”期間,天皇還將在大湖城接待朝鮮、宋朝和其他國家的使節。這些事都記載在碧潭和遼史中。
出於種種復雜的願望,塔湖城並沒有給後人留下多少珍貴的文物,但歷經九百年風霜,依然屹立不倒。城市本身就是值得研究的“文物”,記錄著那段歷史,見證著時代的更替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