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時珍寫《本草綱目》的艱辛歷程:
李時珍自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起,壹邊行醫,壹邊寫書。李時珍知道當歸有止血的功效,但他看到的當歸都是曬幹的,不知道原來的樣子。李時珍覺得自己見識太淺,於是就走遍了神州大地。?
出門走遍全國,此時的李時珍已經47歲,他幾乎走遍了大半個中國。穿山甲有藥物的作用,但是穿山甲咋吃螞蟻的,他只在書上看到,於是他親自去觀察。所以《本草綱目》裏,有動物學,植物學,礦物學等等,不光是壹部醫書,而是壹本百科全書。?
65歲《本草綱目》寫完了,但卻出版不了。第壹,到了萬歷年間,萬歷皇帝殺了許多儒生,且不允許儒生出書。第二,之後各地又爆發了農民起義,出書的事也就擱淺了。
76歲李時珍死了,直到他死後三年,家裏人才將《本草綱目》印刷出版。《本草綱目》民間流傳,李時珍永垂不朽,對醫學,動物學,植物學,礦物學都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李時珍的主要成就
李時珍打破了自《神農本草經》以來,沿襲了壹千多年的上、中、下三品分類法,把藥物分為水、火、土、金石、草、谷、萊、果、木、器服、蟲、鱗、介、禽、獸、人***16部,包括60類。每藥標正名為綱,綱之下列目,綱目清晰。
書中還系統地記述了各種藥物的知識。包括校正、釋名、集解、正誤、修治、氣味、主治、發明、附錄、附方等項,從藥物的歷史、形態到功能、方劑等,敘述甚詳,豐富了本草學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