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王錫爵,字荊石,太倉人。嘉靖壬戌賜進士第二,累官少保兼太子太保、吏部尚書,建極殿大學士,謚文肅。
譯文 :孝順父母敬愛兄長是自立的根本。盡心為人且能推己及人是忠恕的根本。立定誌向是不斷提高自身能力的根本。讀書為興家立業的根本。
認真的態度、讓人尊重的行為是讓家族關系正常的根本。勤勞節儉是保住家族興旺的根本。保持心地清凈,頭腦冷靜是保養身體生發活力的根本。
出言謹慎是遠離災禍的根本。合理地控制欲望是清除病痛的根本。廉潔謹慎是為官的根本。提高自我修養是止息謗言的根本。舉止穩重是接受上天賜福的根本。
傳授壹些安身立命的本事是教子為根本。長期做好事是為後人造福的根本。做事以簡單便利為上是處理事務的根本。因事而變通的方法是應付突然發生情況的根本。
勇氣和謀略擔當作為的根本。擁有極高的修養是名望的根本。聖賢以存善心為根本。君子專心致力於根本。
之前老聽人說傳家寶,今天讀完此文,我才真正意識到這篇文章就相當於壹個家族的傳家寶。就如同元月八日我寫的《<四留銘>---康百萬的家訓》壹文中介紹的,《留余》匾額直到現在還懸掛在康百萬莊園,它壹直是康百萬莊園的世代相傳的精神力量,也是他的家族興旺數百年的根本。
我是挹洗俏月,這是今天的閱讀分享,祝您工作愉快......
?
本文釋義
務本:致力於根本。勸人務實根本之道,君子專心致力於根本,根本確立了,道義才能產生。孝敬父母、順從兄長,這是仁道的根本。
心地:意思是指人的存心、用心心地善良。
得名:1.獲得稱號或名號。 2.出名;著名。
實勝:明焦竑用語。以說明文學的思想內容和社會作用。針對當時離開內容講究聲調格律的形式主義傾向而提出。在《與友人論文》中,焦竑把“性命”、“事功”比作文之“實”,“詞”、“法”比作“華”,強調“不能離實以為詞與法”,文章的形式離不開內容,判斷文章好壞的標準是內容充實與否。
任事:1.委任職務。 2.擔當事務。 3.無論什麽事。
膽略:意思是勇氣和謀略。
應變:①應付突然發生的情況:隨機~。②物體形狀或體積在外力作用或內在缺陷等情況下所發生的相對變化。
權宜:指因事而變通辦法。
處事:意思是治理事務。
方便:解釋為便利的、省事的,出自《維摩經·法供養品》。方便可引申為隨機乘便、大小便等意思。
裕後光前:意思是為後人造福,給前輩增光。常用以歌頌人們的不世功勛。出自《玉鏡臺記·完聚》。
積善:長期做好事。
壹經:表示只要經過某個步驟或者某種行為(就能產生相應的結果):~學會,將受益無窮。
受福:意思是接受天地神明的降福。
凝重:①莊重;穩重:舉止~|神態~|字體~。[近]莊重。②濃重:~的烏雲|夜色~漆黑。
自修:1.自習。2.自學。3.自我修養。
虛心:不自滿,能接受別人的意見。
謹厚:意思是謹慎篤厚。
止謗:指止息謗言。
清謹:意思是廉潔謹慎。
節欲:即人們自覺地對自己的欲望和行為加以必要的限制和控制。欲望是人的生理本能。人作為高級動物,是有血有肉,有靈有感的,畢竟不是神話傳說中遠離塵世、不食人間煙火的“神仙”。而健康的、正當的、向上的欲望恰恰是促進人類社會進步的原始動力。“節欲”之關鍵在於壹個人應當有何種欲望,有了欲望又該怎樣對待它。
卻病:亦作“卻病”,指消除病痛。
遠害:意思是避免禍害。
慎言:指出言謹慎。
養身:指的是保養身體,生發活力。
寡欲:指保持心地清凈,頭腦清醒冷靜,欲望少。
保家:意思是保住家族或家業。
正家:意思是使家庭關系正常有序。出自《易·家人》。
嚴肅:意思是令人敬畏、認真的,可以是形容人的狀態,也可以形容氣氛。出自《呂氏春秋·尊師》:“和顏色,審辭令;疾趨翔,必嚴肅。”
讀書:向來稱為雅事、樂事。翻開古籍,我們隨處可見古人關於讀書的壹些言論: “至樂無如讀書”,這是《史典》中的壹句話;《增廣賢文》中有“有書真寶貴,無事小神仙”。
進修:為了提高政治和業務水平而進壹步學習(多指暫離職位,參加壹定的學習組織):~外語。
起家:興家立業;成名發跡。
立誌:立定誌願、誌向:~做壹名工程師。
忠恕:指儒家的壹種道德規範。忠,謂盡心為人;恕,謂推己及人。出自《論語·裏仁》。
立身之本:即自立的根本 。作為壹個社會屬性的人,都要有其特有的立身之本。有的以相貌身材,有的以才華知識,有的以人品道德,有的以性格脾氣,有的以技術能力,有的以信仰。
孝弟:意思是孝順父母敬愛兄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