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古代旅行家有哪些

古代旅行家有哪些

中國古代十大旅行家

1.徐霞客  

徐霞客,生於明朝萬歷十四年,江蘇江陰人,名弘祖,字振之,偉大的地理學家、旅行家、探險家。

他又被後人稱為“遊聖”、“霞仙”、“驢友祖師”,壹生之中,遊遍了中華秀美山川,極富傳奇性。

受耕讀世家的文化熏陶,徐霞客幼年好學,博覽群書,尤鐘情於地經圖誌。

少年即立下了“大丈夫當朝遊碧海而暮宿蒼梧”的旅行大誌。

徐霞客的足跡遍及今16個省、市、自治區。

他不畏艱險,曾三次遇盜,數次絕糧,仍勇往直前,嚴謹地記下了觀察的結果。

直至進入雲南麗江,因足疾無法行走時,仍堅持編寫《遊記》和《山誌》,基本完成了240多萬字的《徐霞客遊記》。

53歲(1640)雲南地方官用車船送徐霞客回江陰。

54歲正月病逝於家中。

徐霞客經30年考察撰寫成的260多萬字《徐霞客遊記》,在國內外具有深遠的影響。

2.玄奘  

玄奘(602~664),名陳袆,洛州緱氏(今河南偃師滑國故城)人。

唐代著名三藏法師,佛教學者、旅行家,與鳩摩羅什、真諦並稱為中國佛教三大翻譯家。

漢傳佛教史上最偉大的譯經師之壹。

唯識宗的創始者之壹。

出家後,遍訪佛教名師,因感各派學說紛歧,難得定論,便決心至天竺學習佛教。

唐太宗貞觀三年,從涼州出玉門關西行,歷經艱難抵達天竺。

初在那爛陀寺從戒賢受學。

後又遊學天竺各地,並與當地學者論辯,名震五竺。

貞觀三年,他從長安出發,經過蘭州到達涼州。

當地慧威法師敬重玄奘宏願,令徒弟秘密送玄奘前進。

他們怕白天被官兵捕捉,便夜晚行路。

到達瓜州時,所騎的馬又倒斃了。

玄奘買得壹匹去過伊吾(哈蜜)15趟的老瘦赤馬,孤身壹人前進。

經十七年堅韌不拔的苦行,玄奘法師於貞觀十九年回到長安。

歷代民間廣泛流傳其故事,如元吳昌齡《唐三 *** 天取經》雜劇,明吳承恩《西遊記》小說等,均由其事跡衍生。

 

3.張騫  

張騫(約公元前164~前114年),漢族,字子文,漢中郡城固(今陜西省城固縣)人,中國漢代卓越的探險家、旅行家與外交家,對絲綢之路的開拓有重大的貢獻。

開拓漢朝通往西域的南北道路,並從西域諸國引進了汗血馬、葡萄、苜蓿、石榴、胡桃、胡麻等等。

張騫於建元三年(前138)出隴西,經匈奴,被俘。

在匈奴十多年的時間裏,張騫雖然娶妻生子,但始終秉持漢節。

後來,他終於逃脫,西行至大宛,經康居,抵達大月氏,後再至大夏,停留了壹年多才返回。

在歸途中,張騫改從南道,依傍南山,但仍然被匈奴捕獲,又被拘留壹年多。

元朔三年(前126),匈奴內亂,張騫乘機逃回漢朝,向漢武帝詳細報告了西域情況,武帝授以太中大夫。

張騫在大夏時,得知由蜀(今四川盆地)西南取道身毒(今印度)可通大夏,因勸武帝開西南夷道,但為昆明夷所阻,未能通。

元朔六年,張騫隨衛青征匈奴,有功,封博望侯。

後張騫復勸武帝聯合烏孫(在今伊犁河流域),武帝乃拜騫為中郎將,公元前119年率300人,牛羊金帛以萬數,出使烏孫。

張騫到烏孫,分遣副使往大宛、康居、月氏、大夏等旁國,此行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果,西域各國也派使節回訪長安。

烏孫遣使送張騫歸漢,並獻馬報謝。

元鼎二年(前115),張騫還。

漢能通西域,由張騫創立首功。

因張騫在西域有威信,後來漢所遣使者多稱博望侯以取信於諸國。

4.鄭和  

鄭和出生於明洪武四年(1371年),原名:馬三寶。

洪武十三年1381年冬,明朝軍隊進攻雲南。

馬三保10歲,被擄入明營,被 *** 成太監,之後進入朱棣的燕王府。

在靖難之變中,馬三保在河北鄭州(在今河北任丘北,非河南鄭州)為燕王朱棣立下戰功。

永樂二年(1404年)明成祖朱棣認為馬姓不能登三寶殿,因此在南京禦書“鄭”字賜馬三保鄭姓,改名為和,任為內官監太監,官至四品,地位僅次於司禮監。

宣德六年(1431年)欽封鄭和為三保太監。

1405年7月11日﹙明永樂三年﹚明成祖命鄭和率領龐大的二百四十多艘海船、兩萬七千四百名船員組成的船隊遠航,訪問了30多個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國家和地區,加深了中國同東南亞、東非的友好關系。

每次都由蘇州劉家港出發,壹直到1433年﹙明宣德8年﹚,他壹***遠航了有七次之多。

最後壹次,宣德八年四月回程到古裏時,在船上因病過逝。

他的航行比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早87年,比達伽瑪早92年,比麥哲倫早114年。

在世界航海史上,他被開辟了貫通太平洋西部與印度洋等大洋的直達航線。

600年前,從1405年開始,在28年間,鄭和率領中國大明皇朝的200多艘船航行在世界海域上,造訪各國。

5.鑒真  

鑒真(688~763)日文又稱鑒真(がんじん),中國唐朝僧人,律宗南山宗傳人,日本佛教律宗開山祖師,著名醫學家。

日本人民稱鑒真為“天平之甍”,意為他的成就足以代表天平時代文化的屋脊(意為高峰)。

鑒真,俗姓淳於,廣陵江陽(今江蘇江都)人。

十四歲時於大雲寺為沙彌,就高僧智滿禪師學佛,後又赴長安從弘景法師受具足戒,先後達三年,遂返揚州,學識淵博。

日本僧人榮睿、普照來華學佛留學,並敦請鑒真赴日傳佛。

鑒真欣然應允,並克服種種困難,先後六次始獲成功。

他攜帶佛經、佛具及佛象,於天寶十二年(753年)抵日本。

此時鑒真雙目失明,但他仍努力弘揚佛法,傳播中國文化並以其豐富之經驗,講授醫藥知識,特別是他所帶之香料藥物等,至今日本奈良招提寺及東大寺正倉院仍保存有其遺跡。

嘗治愈光明皇太後及聖武天皇之病(見天臺烏藥)。

日本曾授予“大僧都”、“大和上”封號,日本人民譽他為“過海大師”。

其著作有《鑒上人秘方》,惜未見流傳。

6.汪大淵  

汪大淵(1311年~?)元朝時期的民間航海家。

字煥章。

南昌人。

至順元年(1330),年僅20歲的汪大淵首次從泉州搭乘商船出海遠航,歷經海南島、占城、馬六甲、爪哇、蘇門答臘、緬甸、印度、波斯、 *** 、埃及,橫渡地中海到摩洛哥,再回到埃及,出紅海到索馬裏、莫桑比克,橫渡印度洋回到斯裏蘭卡、蘇門答臘、爪哇,經澳洲到加裏曼丹、菲律賓返回泉州,前後歷時5年。

至元三年(1337),汪大淵再次從泉州出航,歷經南洋群島、 *** 海、波斯灣、紅海、地中海、非洲的莫桑比克海峽及澳洲各地,至元五年(1339)返回泉州。

汪大淵第二次出海回來後,應泉州地方官之請,開始整理手記,寫出《島夷誌略》。

《島夷誌略》分為100條,其中99條為其親歷,涉及國家和地區達220余個,對研究元代中西交通和海道諸國歷史、地理有重要參考價值,引起世界重視。

1867年以後,西方許多學者研究該書,並將其譯成多種文字流傳,公認其對世界歷史、地理的偉大貢獻。

7.法顯  

法顯(334年—420年),東晉司州平陽郡武陽(今山西臨汾地區)人,壹說是並州上黨郡襄垣(今山西襄垣)人。

他是中國佛教史上的壹位名僧,壹位卓越的佛教革新人物,是中國第壹位到海外取經求法的大師,傑出的旅行家和翻譯家。

法顯3歲出家。

於東晉隆安三年(399年)從長安(今西安市)出發,經河西走廊、敦煌以西的沙漠到焉夷(今新疆焉耆附近),向西南穿過今塔克拉瑪幹大沙漠抵於闐(今新疆和田),南越蔥嶺,取道今印度河流域,經今巴基斯坦入阿富汗境,再返巴基斯坦境內,後東入恒河流域,達天竺(今印度)境,又橫穿尼泊爾南部,至東天竺,在摩竭提國(即摩揭陀)首都巴達弗邑(今巴特那)留住3年,學梵書佛律。

與他同行的僧人或死或留天竺,法顯乃取海路單身回國。

他由東天竺著名海港多摩梨帝(今加爾各答西南之德姆盧克)乘商船到師子國(今斯裏蘭卡),留2年,續得經本,再乘商船東歸,中途經耶婆提(今蘇門答臘島或爪哇島),換船北航。

在今山東半島南部的嶗山附近登陸,轉取陸路,於義熙九年(413年)到達建康(今南京)。

義熙十年(414年),他寫出歷時15年遠赴天竺的旅行經過,兩年後增補為流傳至今的《法顯傳》。

現存較早的版本是宋代藏本。

《法顯傳》又稱《佛國記》、《佛遊天竺記》、《歷遊天竺記傳》等。

書中記述的地域甚廣闊,對所經中亞、印度、南洋約30國的地理、交通、宗教、文化、物產、風俗乃至社會、經濟等都有所述及,是中國和印度間陸、海交通的最早記述,中國古代關於中亞、印度、南洋的第壹部完整的旅行記,在中國和南亞地理學史和航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8.秦始皇  

秦始皇(公元前259年—前210年),戰國末期秦國君主、首位完成中國統壹的秦王朝的開國皇帝,又稱秦始皇帝。

嬴姓,趙氏,名政。

秦始皇是中國歷史上第壹個使用“皇帝”稱號的君主,被明代思想家李贄譽為“千古壹帝”。

秦始皇首創驛站制度,並修驛道。

“修驛道,設郡縣”。

驛站是古代供傳遞宮府文書和軍事情報的人或來往官員途中食宿,換馬的場所。

秦始皇構築了從鹹陽輻射全國、四通八達的馳道,從統壹天下的第二年起,他開始舉行了大規模的巡遊。

12年為帝,先後巡遊達5次,平均2年多壹次。

第壹次巡視旅行到寧夏西部、甘肅東部,經甘肅隴西,到達秦人祖先故地天水、禮縣,再沿祖先東進線路回輦寶雞、岐山、鳳翔,歸鹹陽。

第二次巡遊旅行,首次東行登峰山、泰山,封山勒石刻碑。

他去了煙臺、膠南,沿東海到江蘇的海州、徐州,又南下安徽,渡淮河,到河南,車轍又碾過湖南長沙等地。

第三次巡遊了山東半島的沿海地區,為去海上仙島求取不老仙藥,派徐福帶500童男童女,駕船出海。

第四次巡遊是在公元前215年,他向北而去。

從潼關過黃河去山西,到了河北邯鄲,東抵秦皇島。

出了山海關,到達遼寧綏中海濱。

回途內蒙古,經陜西榆林、延安,回鹹陽。

公元前210年,他開始了第五次巡遊旅行。

先後到達湖北、湖南、安徽、江蘇、浙江、山東、河北。

結果他死在了旅途之上。

9.王玄策  

王玄策,漢族,唐朝河南洛陽人。

唐初貞觀十七年至龍朔元年(643~661)間三次出使印度(壹說四赴印度)的使節。

曾官融州黃水縣令,右衛率府長史。

貞觀十七年三月,唐派行衛尉寺丞李義表為正使、王玄策為副使,伴隨印度使節報聘,貞觀十九年正月到達摩揭陀國的王舍城(今印度比哈爾西南拉傑吉爾),次年回國。

貞觀二十壹(或二十二)年,王玄策又作為正使,與副使蔣師仁出使印度。

未至,戒日王死,帝那伏帝(今印度比哈爾邦北部蒂魯特)王阿羅那順立,發兵拒唐使入境。

玄策從騎三十人全部被擒,他本人奔吐蕃西境求援。

吐蕃贊普松贊幹布發兵壹千二百人,與泥婆羅(今尼泊爾)王那陵提婆兵七千騎及西羌之章求拔兵***助玄策,俘阿羅那順而歸。

高宗顯慶三年,玄策第三次出使印度,次年到達婆栗阇(今印度達班加北部)國,五年訪問摩訶菩提寺,禮佛而歸。

貞觀二十二年,大臣王玄策在對外作戰中,俘獲了壹名印度和尚,名叫那羅邇娑婆。

為迎合李世民乞求長生不老的心理,把他獻給李世民。

這個印度和尚吹噓自己有二百歲高齡,專門研究長生不老之術,並信誓旦旦地說,吃了他煉的丹藥,壹定能長生不老。

王玄策回到長安時,已是貞觀二十二年(公元648年),李世民立即給王玄策連升兩級,冊封他為朝散大夫,並舉行了隆重的儀式,押阿羅那順獻俘於太廟。

不久李世民中毒而死。

此時距王玄策歸國僅僅壹年。

王玄策受李世民之死牽連,仕途受阻,終生再未升遷。

玄策幾度出使印度,帶回了佛教文物,對中印文化的交流作出了貢獻。

著有《中天竺國行記》十卷,圖三卷,今僅存片斷文字,散見於《法苑珠林》、《諸經要集》、《釋迦方誌》中。

10.杜環  

杜環,中國唐代旅行家,又稱杜還。

襄陽郡(今湖北襄陽)人,生卒年不詳。

唐天寶十年(751),隨高仙芝在怛邏斯城與大食( *** 帝國)軍作戰被俘,過了近十年俘虜生活。

後來他旅遊了非洲埃及等國,成為第壹個到過非洲並有著作的中國人。

寶應初年(762)乘商船回國,寫了《經行記》壹書,惜已失傳,惟杜佑的《通典》(801年成書)引用此書,有1500余字保留至今。

《經行記》是中國最早記載 *** 教義和中國工匠在大食傳播生產技術的古籍,還記錄了亞非若幹國家的歷史、地理、物產和風俗人情。

唐代是中國與西方各國接觸甚多的時代,大絲路的交通在盛唐時期絡繹不絕。

杜環身為壹個遊歷的文人,他在那個花團錦簇的時空留下壹本名為《經行記》的書本。

杜環於751-762年遍遊了黑衣大食國全境,也因此他留下了豐富的所見所聞,其中最重要的部分便是 *** 醫藥的部分,包括拔汗那國產的庵羅、地中海南岸突尼斯產的鶻莽、亞俱羅河洲產的香油、扁桃等、末祿國所產的軍達、茴香等。

杜環還曾遊歷過埃及的亞歷山大城,並且稱贊過當時地中海的醫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