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唐朝長安的楊貴妃是怎麽吃到新鮮荔枝的?

唐朝長安的楊貴妃是怎麽吃到新鮮荔枝的?

最近荔枝也上市了。在學校吃壹些真的很好,但是吃了之後感覺很生氣。這時候學校易搜開始想到壹個問題,就是聽說唐朝的楊貴妃也喜歡荔枝,但是有壹個問題是古代唐朝的都城是長安,也就是現在陜西的Xi安。如果妳有壹定的地理知識,妳會發現荔枝不可能種在安,所以當時的楊。我們壹起來看看這個問題吧!

首先,我們可以確定楊貴妃壹定能吃到新鮮的荔枝。有詩為證:“長安回望繡堆,山頂千門開。“騎公主笑紅塵,無人知是荔枝。”這首詩是晚唐著名詩人杜牧寫的,充分說明楊貴妃真的吃過荔枝。作為唐朝李隆基皇帝的最愛,這種荔枝壹定是新鮮的,所以讓我們來看看新鮮的荔枝是如何到達Xi安的。

事實上,唐朝的首都是長安。古代的長安不是現在的北京,而是陜西的Xi安,中國西部不產荔枝。如果嶺南的荔枝運到長安,早就爛了,更別說新鮮了。其實楊貴妃的要求更高。她想吃四川的荔枝,也就是現在的成都。幸好不是盛產荔枝的嶺南地區。其實楊貴妃很喜歡懷舊,記得自己的童年。然後有網友說,古時候的蜀國其實有點西化,但是真的有荔枝吃嗎?答案是肯定的,根據李昭的古書《國史補》:“貴妃生於蜀,故愛荔枝,故年年飛”,所以楊貴妃吃的荔枝確實屬於蜀。

現在我們知道楊貴妃吃的荔枝是蜀國的。在現代交通如此發達的今天,蜀與長安的距離約為712公裏。坐車要8到9個多小時,坐火車好像要近12個小時。當然飛機會快很多,壹個多小時就好。但是古時候大家都知道蜀中有句話叫難於上青天,所以古時候沒有這個東西。

如果熟悉唐朝的朋友,會發現唐朝其實是有驛站的。在唐代,驛馬要求的官方速度大約是180阿利天,更可怕的變態水平要求是500裏。唐代陸上驛站1297個,涉及人口近2億。可見唐朝的驛站有多發達。但是這樣發達的驛站,在712km的距離面前,就是缺錢。如果不算古道曲徑,用最快的馬跑712km,那就是712x2/500=2.284,也就是跑了近三天。

看到這個數據我很震驚。每天跑五百裏的馬和人都是必死的,所以楊貴妃還是有點狠心。

那麽,荔枝三天新鮮嗎?理論上壹天會變色,兩天會臭,三天會臭,四五天會失去顏色和香味,所以三天後荔枝不會進入楊貴妃的貴族口中。

但其實古人比我們現代人聰明很多倍。當時他們已經發明了壹些很常見的保存方法,最常見的就是密封。據古籍記載,楊貴妃吃的荔枝保鮮方法很簡單,就是在竹筒裏加點水,密封起來,形成壹個天然的保鮮盒,不透氣。楊貴妃吃新鮮荔枝真的不難,所以楊貴妃吃荔枝也不難。難的是幾個快馬馬夫都累死了。這不是學校易搜說的,是事實。那麽到底有多累呢?學校易搜沒算出來。太可怕了。

所以,古代人當然想盡辦法去吃,但這種享受只有皇帝才有,所以對於普通人來說,只能在詩歌中去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