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考古科技創新部成立於1922,現為國內該領域唯壹的重點學科,擁有壹批學術造詣深厚、教學水平較高的教授、副教授。考古教學和研究水平在國內處於領先地位,在國際上有較大影響。被譽為中國考古學家的搖籃,中國考古研究的中心。這個專業本質上是文理交叉。培養學生具有紮實的專業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廣博的人文知識和壹定的藝術修養,能夠進行考古和文化遺產的初步研究。畢業生不僅可以從事考古、文物、博物館工作。
博物館學專業
博物館學專業創建於1988。該專業依托北京眾多不同類型的博物館和高水平的專家,現擁有現代化的北京大學賽克勒考古與藝術博物館,與國內外博物館學者有著廣泛的交流和密切的聯系。該專業註重基礎理論與實際應用的結合。除了博物館學的理論課程外,還開設了博物館陳列設計、博物館藏品管理等實踐課程。此外,文物研究、文物保護、工藝美術等課程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面,提高了學生的藝術素養。博物館學專業本科畢業生除了到各級政府文物行政部門工作或成為各類博物館的業務骨幹外,還可以繼續攻讀博物館學及相關專業的碩士學位。
文物保護專業
文物保護專業方向是我院為適應國家文物事業的需要而設立的專業方向,主要培養從事文物保護與修復的專門人才。本專業有自己的文物保護實驗室,配有多種分析儀器和研究設備,具有良好的教學和科研條件。專業科研成果豐富,包括古竹簡保護、土遺址防風保護、文物風化機理與保護材料、脆弱紡織品保護與加固材料等,部分取得突破性進展。本專業招收理科考生,畢業生不僅可以在全國文博系統從事文物保護修復等專業技術工作和行政管理工作,還可以繼續攻讀碩士、博士。
考古專業(文物建築方向)
文物建築專業是應國家文物事業的迫切需要,於1998成立的。主要培養文物保護、維修、研究方面的專業人才。本專業具有文理交叉、實踐應用性強的特點,要求學生不僅要掌握建築學必須具備的專業知識和基本技能,還要掌握壹定的歷史學、考古學、文物保護學的方法和基礎知識,並具有壹定的藝術審美修養。畢業後可以從事文物建築的保護維修、方案設計、施工管理等工作,為從事建築歷史和理論研究打下堅實的基礎。畢業生不僅可以繼續攻讀文物建築方向的研究生,還可以選擇到國家文物部門所屬的古建築、文物考古、文物行政部門、高校等機構工作。
舊石器考古學和古人類學(包括動物考古學)
本文主要研究舊石器文化的特征,古人類的體質特征和發展,以及人類生存環境的變化對文化發展的影響,研究早期人類的歷史。舊石器考古需要運用地質學等自然科學的研究方法,是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的交叉學科。
新石器時代與夏商周考古
新石器時代考古學的主要研究方向是:新石器時代中國的革命、農業起源、文化體系、社會復雜性、文明和國家形成的研究;夏商周考古的主要內容包括:中國早期王朝的形成,夏商文化研究,西周文化研究,東周文化研究,中國青銅時代的技術與藝術,中國政治等級制度形成與發展的考古觀察。
漢唐考古
中國大壹統帝國形成的考古觀察,秦漢至南北朝考古資料的劃分與分期研究,秦漢都城與墓葬,戰國至南北朝非佛教藝術等。隋唐五代考古材料的劃分與分期,隋唐考古材料所反映的不同文化、社會制度、人類行為和觀念的交流與互動。實物資料和文獻資料相結合,探索現代人的歷史。
宋元明考古
宋元遼金時期考古資料的劃分與分期,宋至明清時期的都城與墓葬,手工業遺存以及宋至明代的社會、經濟、藝術成就與組織結構。
佛教考古學
通過對中國佛教石窟、印度佛教石窟、犍陀羅和坦塔拉藝術、佛寺遺址、中國佛教經典的分析研究,補充和提升中國佛教史。
中外文化交流考古學
研究對象主要是從青銅器時代到鄭和下西洋時期的外國文化、宗教和藝術。主要有四門課程:壹是中外文化交流考古學;二是西域藝術考古;第三,外國宗教考古;第四,碑文中所見的中外文化交流。這些課程以中外史料和考古發現為基礎,討論絲綢之路的重大考古發現和國內外最新研究成果,幫助學生逐步建立更系統的知識。
陶瓷考古學
中國古代瓷窯遺址的分布規律:中國古陶瓷制造技術:國外發現的中國古陶瓷:國外(主要是韓國和日本)陶瓷考古概述;陶瓷考古研究的新成果。
田野考古學
田野考古是獲取考古研究資料的基本方法,包括如何通過調查和發掘獲取考古資料,以及通過地層學、埋藏學和沈積學解釋遺址堆積物形成過程的研究方法。
博物館學
把握現實社會發展給博物館帶來的挑戰和機遇,跟蹤國際博物館學發展趨勢,系統學習和研究博物館學基礎理論,研究博物館主要業務工作的指導思想、規範、技術和發展熱點,探索博物館服務社會和社會發展的方式方法,掌握適應博物館現狀和發展條件的博物館學理論和工作方法。
博物館藏品研究
將考古研究與古代文獻相結合,吸收傳統古物的合理成分,從文化意義、性質、社會歷史功能、形制演變等方面,分門別類地研究玉器、青銅器、印章、銘文、陶瓷、書畫等古代文物,涉及文物鑒定。
中國古代建築
建築考古與建築史專題研究,遺產地保護規劃設計,傳統建築修繕修復設計。
科技考古學
考古年代學(定年技術的精密性和定年手段的多樣化)、碳13與人類食譜和農業起源、元素和同位素分析在考古學中的應用、冶金考古等。
文物保護學
文物腐蝕劣化規律研究:文物保護材料研究;文物保護技術研究;文物保護的基本理論和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