耍獅子
耍獅子。據傳系唐代元稹做通州司馬時引入,傳統的耍獅和耍龍壹並在春節進行。由“引獅者”和“耍獅者”組成。引獅者頭戴用硬紙等做成的“大頭和尚”面具,手執拂塵在獅子前抖肩,邁開“大八字步”或“開胯半蹲”,或走“丁字步”以及其他詼諧、風趣、滑稽的動作,更逗引獅子。
耍獅,壹般由兩人配合:壹個在前面耍獅頭,壹個在後面耍獅尾(也有由壹個人表演的)。身披獅皮,隨獅人的動作,不停地抖動獅皮,並根據當時情況作即時興舞、跳躍舞、扒搔灑脫,憨態可掬,打擊樂器烘托氣氛。
耍獅可分為“滾地獅子”和“高臺獅子”兩種形式。“滾地獅子”即在地面上表演獅舞,“高臺獅子”是壹種雜耍性的表演,把武術與獅舞融為壹體,具有獨特的風格和較高的藝術造詣。表演時,把數張(多者可達十余張)方桌重疊成高臺,最上面的壹張方桌要讓放“四腳朝天”。表演者在四只桌子腳上表演,極為壯觀驚險。
和高臺獅子同時表演的還有地臺子、跳為圈、轎杠等雜耍節目。
藏族耍獅子
耍獅,藏語叫“桑給”,玩法壹如內地,是作為慶典的壹項活動。藏文古籍《拔協》壹書記載:在桑耶寺舉辦的季節性貢奉儀式上,“圍墻外面四周,全體吐蕃百姓盛裝佩飾,攜帶貢品,載歌載舞。舞者表演獅子舞、射箭等技藝。”古時在西藏寺廟、村寨皆有耍獅人。二人扮獅,壹人戴面具扮獅童。獅童都為久經訓練、技藝高超的少年,其戲獅躍撲翻縱,其中多有前後手翻、側手翻、側空翻、鯉魚打挺、魚躍前滾翻等雜耍動作。《清史稿·樂誌》也記有:“阿爾薩蘭司樂三人,為戲獅。身長七尺,披五色毛。番民僧格乙。引獅者衣雜,手執繩,系腰球壹,五色,番民僧格乙阿拉喀。”“‘阿爾薩蘭’即指藏族的獅子舞,民間又精於耍,拉蔔楞、德格諸地小沙彌傳統精於此,名聞遐邇。”
元宵節黃龍溪的保留節目之壹“南獅表演”
南獅亦稱醒獅,在樁陣上比賽,在我國嶺南壹帶開展十分普及,近幾年隨著中國龍獅運動協會的大力推廣,在北方也得到開展(如遼寧、天津、山東等地)。南獅也是隨著華人的遷移,在世界範圍內開展的十分廣泛的中華民族傳統體育項目之壹。
現代竟技舞獅源起於80年代,由獅頭、獅尾組成的單獅,在長10-14米,最高不超逾3米,最低不低逾0.8米的樁陣上,運用各種步形步法,通過騰、挪、閃、撲、回旋、飛躍等高難動作演繹獅子喜、怒、哀、樂、動、靜、驚、疑八態,來表現獅子的威猛與剛勁。在表演過程中,其舒緩婉轉之處,令人忍俊不禁,拍手稱絕;其飛騰、跳躍之時,讓人膽顫心驚而又昂然振奮。
南獅造型誇張,顏色亮麗,而南獅鼓擂動起來也更是振聾發聵,使人警醒。可以說,南獅是集觀賞性、藝術性、競技性為壹體的具有強烈吉祥、喜慶色彩和氣氛渲染能力的中華民族傳統體育項目。
耍獅子在黃龍溪也有著悠久的歷史,最初和火龍壹樣起源於南宋時期。現在黃龍溪所耍獅子屬於南獅,即在樁上進行表演。整個南獅隊伍由10多人組成,除兩人表演獅頭、獅尾外,其它的分別負責樂器和護樁。梅花樁是南獅表演的重要器材,***12根,從1米到2.7米高不等,獅子在樂隊的伴奏下經過前期的準備後開始上樁進行表演,分別在這12根樁上進行跳躍、做動作。因其動作相當逼真,很受人們喜愛。
玩龍燈
明嘉靖年間,周村境內西馬莊玩龍燈就已聞名,用竹子紮成龍的頭、身、尾三節,以小布彩繪,後改為龍頭、龍尾各壹節,龍身九節,節節用布相連,伸屈自如。
現今龍眼由原來的蠟燭改為電光,更顯目光炯炯。龍頭貼金鑲銀,龍身用紗綢裱糊,以釉彩描繪,五光十色,騰雲駕霧,蔚為壯觀,玩龍燈都是雙龍,壹為紅色(火龍),壹為綠色(後改藍色,即青龍),配有雲彩燈,均用竹子紮成,紗糊彩繪。
玩龍燈,表演花樣頗多。壹般有“大車輪”、“羊角環”、“猛虎跳澗”、“二龍戲珠”、“雙龍穿檔”、“二龍戲水”等,表演時鼓樂齊鳴,後又配以各種名曲,如“慶太平”、“朝天子”等。
玩龍燈
更新時間:2005-10-15 專題專刊來源:本站原創
□川 翁
鄂州的民俗文化藝術活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而玩龍燈是其中最主要的壹種,它集“燈采”、“紙馬”、“武術”、“吹打”、“法事”等為壹身,是壹種綜合型的民俗活動。
龍燈在漢代就已出現。鄂州的龍燈據史料記載有二百多年的歷史。就形式而言有盤龍、滾龍、火龍、板凳龍、百節龍;就不同的節日而言,有龍舟、旱龍舟和茅船等。這些神態各異的龍燈、龍船,在濃烈的民俗氛圍中有許多有趣的民俗事象。
三年壹屆。民間有句俗語:“龍燈獅子采蓮船,三年壹轉代代傳。”城鄉所有的龍燈隊,無論是哪壹個姓氏、哪壹個村莊,要玩龍燈必須是三年,不得間斷,這在民間已是約定俗成的。比如旭光的陸謝村,六十年前,上輩人玩龍燈,因為抗日戰爭只玩了兩年便間斷了,六十年後,村民們為圓上輩人的“香願”,自願集資、捐款,請師傅紮龍燈、學吹打,不到壹年的時間,龍燈隊就組織了有壹條高大的盤龍、三條滾龍、兩套鑼鼓加上其他的壹些燈采等,整個隊伍幾百人上陣,壹路上昂揚威武鑼鼓喧天,熱鬧異常,鄉親們贊不絕口:“陸謝的燈玩出了神,六十年前聞名鄉裏,六十年後連長港的水也攪得歡騰起來……”可見,村民們的龍燈情結非同壹般。幾年來,陸謝的龍燈還參加了鄂黃大橋通車,及鳳凰廣場竣工等大型慶典活動。
節數成單。龍燈由龍頭龍尾和壹節壹節的龍節組成,壹般的十幾節、二十幾節,各地龍燈節數均不相同,但每條龍燈包括龍頭龍尾,不管多少節都不能成雙數。早年燕磯的百節龍進城時,蜿蜒了長長的壹條街還轉個彎,名噪壹時,其實只有九十九節。為什麽不能成雙數呢?民間有幾種不同的說法,壹說:“好漢只打九九,不打十足。”過了頭會適得其反;壹說:“百節龍是天上的神龍,民間紙糊篾紮,隨意玩弄是冒犯龍威,褻瀆神靈!”所以不能玩整整的壹百節龍;還有壹種說法與古人的“陰陽觀”有關,古人認為單數屬陽,雙數屬陰。作為古代四大神靈之首的龍,即使是紙糊篾紮的龍燈,也要盡顯“陽剛之氣,日月之精”!才能呈祥瑞,降吉祥。
有接有送。按老規矩,龍燈壹定要在年前紮好,並搭高臺予以供奉且香火不斷,任何人不得隨意觸摸。城區東門的龍燈隊從解放前到現在壹直是這樣,直到吉日吉時請來道士“開光”(俗稱接龍儀式)、正月十三試燈後,龍燈才能出遊拜年和參加各種集會活動。接龍儀式虔誠肅穆。要給龍燈進行“點睛”、“開喉”、“通耳鼻”、“活龍爪”、“燃燈請神”和蔔卦、殺雞取血(顯威鎮邪)等繁瑣程序。這樣,紙糊篾紮的龍燈才具有“活性”和“靈氣”。月半過後,依然要請道士進行“送神”儀式。各個地方的龍燈,不管有多少條,都得將龍頭龍尾取下來,選擇湖江或傍水之處,經過道士“送神”後,將龍頭龍尾壹並燃化,(俗稱“送龍神上”)留下來的“龍衣”、“龍節”要妥善保存,來年只紮龍頭龍尾便可以連接繼續使用。
眼下,年關已近,城郊附近壹些村組,如旭光、月河、將軍、五裏墩、澤林、燕磯等紛紛趕紮龍燈,準備歡天喜地鬧新春。
玩龍燈民俗流行於唐代,為的是喜慶新春佳節,預祝來年豐收。俺家鄉筲山村(片)過年玩龍燈,新春將多了壹道熱鬧風景。
玩龍燈俺村又叫興燈和穿燈。龍燈的樣式各不相同,壹村壹香噴。在俺家鄉這壹帶,龍燈有拱子燈,果子燈,滾龍燈等,最好看最復雜的是花燈。俺村今年興花燈。
玩龍燈的規矩也不少,比如砍燈板(往歲時),瞥見人家村口好樹木,半夜三更的人去放倒了,點掛長炮竹,大鳴大放地擡了走,樹主知道不會喊賊的;玩龍燈也有個不成規矩的規矩,就是老龍燈燈板子壹落地就要“玩”——玩龍燈需要壹定的人力財力,壹般自然村都是三、五年甚至頭十年才玩壹次,有時小青年哄得快活,吆喝壹聲玩,撬下燈板子,全村人都要忙乎起來,忙歸忙,念歸念,罵是斷然無人敢的;玩燈的人員早起來到“燈堂”,除了要凈手洗蔌好,還要從燃起的草煙上跨過,為的是去人腥。這其實是人們龍文化的壹種虔誠。
玩龍燈玩在“龍頭”(扛頭板的人),技跟“二拱”,累在‘吊馬尾’。有道“龍頭擺壹擺,‘馬尾’跑斷腿”。玩燈的花樣也不少,如龍盤道場、龍嘯青天、龍下繡、龍點珠等。玩龍燈不僅在自己村玩,還要送燈到相鄰的村去,那叫報社。燈到誰家門口誰要接燈,接燈要掛紅,老人掛壽紅,小孩掛子孫紅。壹根紅綢獻龍冠,許的是善願,討的是吉利。
玩龍燈屬民間傳統文化,淵源於道家,故其玩鬧中又伴隨著道學靈驗色彩。如初壹起燈時先由道士來開關,再去朝山,十五(或二十二)圓燈時再由道士誦經“散燈福”,大概是送神歸位、家家有福的意思吧。散燈福是激動人心的時刻,道士念畢神龍歸位經,壹聲“散”,各燈板板主扛了燈板向自家飛跑。據說誰第壹個跑到家,誰先生兒子,只是從來沒人裁判過。
龍是中華民族吉祥的象征。它威靈,它神氣,它超自然,它具有凝聚力親和力。賦於龍之形象的龍燈,表現了中國老百姓對美好生活的慶典和企願。俺村玩龍燈,也凝聚了全村人美好的願望,近兩年村裏不夠太平,願龍燈給俺村帶來吉祥。
願每年正月龍燈給天下人帶來吉利,帶來祥瑞。
謝謝您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