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書是指論語、孟子、大學、中庸四本書。
四書即論語、孟子、大學、中庸,又稱四子書,為歷代儒學子首要研習之書。南宋朱熹取《禮記》之大學、中庸篇,分章註釋,與論語、孟子合為“四書”。四書及其註釋包涵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孟子、程子、朱熹等,其編撰時長達壹千八百年之久。南宋後,四書成為官學書籍和科舉指定書目,對歷代文教產生了極大影響。
馬積高在《重印四書集註前言》裏講:“南宋朱熹寫了讀余隱之尊孔孟辯,並將孟子編入四書”,之中的“四書”,即為《大學》《中庸》《論語》《孟子》之四書,也即《四書集註朱熹集註》中的四書。
四書是公認的儒學經典,它原來並不是壹本書,而是由《論語》《孟子》這兩部書和《大學》《中庸》兩篇文章合輯在壹起的統稱,由南宋大儒朱熹匯輯刊刻,從此廣為流傳,名聲鵲起。
作為儒家學派經書的《四書》,不僅保存了儒家先哲的思想和智慧,也體現出早期儒學形成的嬗遞軌跡。它蘊含了儒家思想的核心內容,是儒學認識論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其在中國思想史上產生過深遠的影響。
與四書相關的人物介紹
1、孔子(前551至前479):即孔丘,華夏族,字仲尼。兄弟排行第二。公元前551年9月28日生於魯國陬邑昌平鄉(今山東省曲阜市東南的魯源村);公元前479年4月11日逝世,享年72歲,葬於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孔林所在地。
2、孟子(前372年至前289年):山東鄒城人,華夏族。名軻,字子輿,又字子車、子居。父名激,母鄒氏。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戰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之壹。著有《孟子》壹書,屬語錄體散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