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天文學家張鈺哲更把中國記載哈雷彗星的記錄年分推得更早。他在1978年6月所寫的論文:《哈雷彗星的軌道演變的趨勢和它在古代歷史》中指出,中國有關哈雷彗星的最早壹次記錄見於《淮南子·兵略訓》,載有:“武伐紂東面而迎歲,至汜而水,至***頭而墜。彗星出而授殷人其柄。”意即謂:武王伐紂的時候,向東面迎的木星進軍,到汜這個地方時下了雨,到***頭的地方時發生了山崩,這時有彗星出現,頭在東而尾指西,像以掃帚之柄給與殷人(紂王),以掃除西方前來的軍隊。若這次記載的彗星真的是哈雷彗星,這便是它在公元前1057年的出現;是過去發表的文章中最早的壹個記錄。張鈺哲更指出,他的出現不但把中國有關哈雷彗星最早記錄的年代大大推進,還為中國歷史上的“年代學”,提供壹套新的印證方法去訂寫壹些懸而未決的年代問題。過去只知武王伐紂建立西周300年的歷史中,13個帝王當政的準確年分則無從稽考。今次借用古籍記載有關哈雷彗星出現的資料,便可確定武王伐紂的時刻為公元前1057年,並可以把西周三百年的年代逐漸弄清楚。這就是天文學家與考古、歷史學相互印證的最佳實例。
哈雷彗星事實上,由於年代越早的記錄,其資料愈不詳細,對於計算和考證都有很大的困難。不過中國是世界上最早記錄哈雷彗星資料的少數國家之壹,這點是毋庸置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