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有關老子和孔子的資料?

有關老子和孔子的資料?

老子?\x0d\老子即李耳,字聃,壹字或曰謚伯陽。漢族,楚國苦縣歷鄉曲仁裏(今河南省鹿邑縣太清宮鎮[1])人,約生活於前571年至471年之間。是我國古代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道家學派創始人,被唐朝帝王追認為李姓始祖。老子故裏鹿邑縣亦因老子先後由苦縣更名為真源縣、衛真縣、鹿邑縣,並在鹿邑縣境內留下許多與老子息息相關的珍貴文物。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歷史名人之壹,存世有《道德經》(又稱《老子》),其作品的精華是樸素的辯證法,主張無為而治,其學說對中國哲學發展具有深刻影響。在道教中老子被尊為道教始祖。老子與後世的莊子並稱老莊[1]。\x0d\\x0d\1人物簡介\x0d\老子(約公元前571年—公元前471年),字伯陽,謚號聃,又稱李耳(古時“老”和“李”同音;“聃”和“耳”同義),楚國苦縣歷鄉曲仁裏(今河南省鹿邑縣\x0d\\x0d\老子\x0d\太清宮鎮)[1]人。 曾做過周朝“守藏室之官”(管理藏書的官員),是中國最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之壹,被道教尊為教祖,世界文化名人。老子的思想主張是“無為”,《老子》以“道”解釋宇宙萬物的演變,“道”為客觀自然規律,同時又具有“獨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義。《老子》書中包括大量樸素辯證法觀點,如以為壹切事物均具有正反兩面,並能由對立而轉化,是為“反者道之動”,“正復為奇,善復為妖”,“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又以為世間事物均為“有”與“無”之統壹,“有、無相生”,而“無”為基礎,“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他關於民眾的格言有:“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民之饑,以其上食稅之多”;“民之輕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他的哲學思想和由他創立的道家學派,不但對中國古代思想文化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而且對中國2000多年來思想文化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關於他的身份,還有人認為他是老萊子,也是楚國人,跟孔子同時,曾著書十五篇宣傳道家之用;還有人認為是周太史儋(dān),生活在孔子死後壹百多年的時間裏。著名史學家司馬遷在其《史記》的《老子韓非列傳》中即說明了當時對老子何其人有過此兩種猜測。“或曰:老子亦老萊子也,著書十五篇,言道家之用,與孔子同時雲。”當時司馬遷也疑老子即為老萊子,並不是道家創始人。\x0d\老聃長壽,壹百六十余歲仙逝,鄰裏皆來吊唁。老人哭之,如哭其子;少者哭之,如哭其母。念老子順民之性、隨民之情、與世無爭、柔慈待人的大德大恩,皆悲不自勝。老聃好友秦佚來吊唁,至老子靈旁,不跪不拜,拱\x0d\\x0d\老子騎牛圖立軸[1]\x0d\手致意,哭號三聲即止。待其欲轉身回去時,鄰人攔住問道:“汝非老子好友乎?”秦佚答道;“當然。”鄰人道:“既為老子好友,如此薄情少禮,可乎?”秦佚道;“有何不可?”鄰人聞言,由怒轉,大聲責問道:“其理何在?”秦佚笑道:“吾友老聃有言,生亦不喜,死亦不悲。汝可聞乎?昔日老聃之生也,由無至有,聚氣而成,順時而來,合自然之理,有何喜哉?今日老聃之死也,由有歸無,散氣而滅,順時而去,合自然之理也。有何悲哉?生而喜者,是以為不當喜而喜也;死而悲者,是以為不當悲而悲也,放生時貴生,死時怕死,皆是以己之意願而強求生來、強求死去也,皆背自然之理而任己之情也。如安時而處順,則哀樂不能入也。而背自然、違天理,合於道乎?不合於道,可為老聃好友乎?老聃好友者,遵其言而動、順於道而行者也。吾既為老聃之友,故能以理化情,故不悲。”\x0d\鄰人聞之,似有所悟,又問:“汝既不悲,何以哭號三聲?”秦佚笑道:“吾哭號三聲,非因悲也,是與老聃辭別也。壹號,言其生而應時,合自然之理也。二號,言其死而應時,合自然之理也;三號,言其在世傳自然無為之道,合自然之理也。老聃舉足而應時,動止而合道,吾有何悲哉?”眾鄰聞之,皆言秦佚乃老聃真友,故推其為主葬之人。合土之時,秦佚頌悼文道:“老聃大聖,替天行道,遊神大同,千古流芳。”\x0d\2主要著作\x0d\\x0d\《老子道德經壹則》竇中亮\x0d\老子在出函谷關前著有五千言的《老子》壹書,又名《道德經》或《道德真經》。《道德經》、《易經》和《論語》被認為是對中國人影響最深遠的三部思想巨著。《道德經》分為上下兩冊,***81章,前37章為上篇道經,第38章以下屬下篇德經,全書的思想結構是:道是德的“體”,德是道的“用”。全文***計五千字左右。\x0d\《道德經》是後來的稱謂,最初這本書稱為《老子》而無《道德經》之名。其成書年代過去多有爭論,至今仍無法確定,不過根據1993年出土的郭店楚簡“老子”年代推算,成書年代至少在戰國中前期。楚簡《老子》校註,參看丁四新著《郭店楚竹書老子校註》等書。\x0d\《老子》以“道”解釋宇宙萬物的演變,以為“道生壹,壹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道”乃“夫莫之命(命令)而常自然”,因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除了樸素的唯物主義觀點,《老子》壹書中還包括大量樸素辯證法觀點,如以為壹切事物均具有正反兩面,“反者道之動”,並能由對立而轉化,此外,書中也有大量的民本思想:“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民之饑,以其上食稅之多”;“民之輕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其學說對中國哲學發展具有深刻影響。\x0d\3思想體系\x0d\哲學思想\x0d\老子試圖建立壹個囊括宇宙萬物的理論。\x0d\老子認為壹切事物都遵循這樣的規律(道):\x0d\事物本身的內部不是單壹的、靜止的,而是相對復雜和變化的。事物本身即是陰陽的統壹體。\x0d\相互對立的事物會互相轉化,即是陰陽轉化。\x0d\\x0d\老子授經圖卷(局部)\x0d\方法(德)來源於事物的規律(道)。\x0d\老子的“無為”並不是以“無為”為目的,而是以“有為”為目的。因為根據之前提到的“道”,“無為”會轉化為“有為”。\x0d\這種思想的高明之處在於,雖然主觀上不以取得利益為目的,客觀上卻可以更好地實現利益。\x0d\從“天地無人推而自行,日月無人燃而自明,星辰無人列而自序,禽獸無人造而自生,此乃自然為之也,何勞人為乎?”(見於下文 老子故事孔子問禮第4段)可見:\x0d\老子所說的“自然”不是類似於神的概念,萬物的規律(道)由自然來指定,即是“道法自然”。有人誤解了此處自然的意思。\x0d\應當註意到:\x0d\事實上,人活著猶如宇宙之存在,沒有人能理性地指出其目的。\x0d\\x0d\老子畫像[2]\x0d\因此,非理性地選擇某個(些)目標成為唯壹的選擇。\x0d\老子是站在道這個無窮高的位置來看問題。\x0d\因此,老子只說了“方法”,但沒有指出“目的”。\x0d\這給我們壹個啟示:人何必為刻意達到目的而痛苦不堪。無為,逍遙亦是壹種為人處世之道。\x0d\關於老子的宇宙觀,根據之前的道,“無”與“有”(萬物存在即是“有”)會相互轉化。因此老子認為宇宙萬物來自虛無,也走向虛無。比如:人的生與死(可參見下文 老子故事聖人辭世 “昔日老聃之生也,由無至有”、“今日老聃之死也,由有歸無”)。\x0d\思想淵源\x0d\老子既是周的史官,因此《漢書·藝文誌》說:"道家者流,蓋出於史官"。此話並不是沒有道理的。至於班固的諸子均出於王官說,又當別論。金德建《老聃學說出於史官考》認為:"老聃學說的來歷,大約是因為做周史的緣故"。他列舉了《左傳》、《國語》、《論語》、《大戴禮記》等書中史官屬於格言形式的話,並將16條有關材料與《老子》相對照。比如"《左傳》成公二年:'仲尼聞之曰:唯器與名,不可以假人。'《左傳》昭公三十二年:慎器與名,不可以假人。《左傳》這些話,顯然是《老子》的'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第三十六章)的語意所本。"。。從這些材料的對比中,說明《老子》的語句,是"史官們向來保存的知識"。可見,《老子》與史官的知識有其思想上的淵源。\x0d\孔子?\x0d\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 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即農歷八月廿七~農歷二月十壹),名丘,字仲尼,漢族,春秋時期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市南辛鎮)人,先祖為宋國(今河南商丘市夏邑縣)[1-2]貴族。中國古代的大思想家和大教育家、大政治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孔子集華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時已被譽為“天縱之聖”、“天之木鐸”,是當時社會上的最博學者之壹,被後世統治者尊為孔聖人、至聖、 至聖先師、萬世師表,是“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的儒家思想對中國、儒家文化圈及世界有深遠的影響。全中國各地都有孔廟祭祀孔子,當代作家華軒居士在多篇作品中頌揚孔丘。\x0d\\x0d\孔門十哲\x0d\\x0d\德行\x0d\\x0d\? 顏回 ? 閔子騫 ? 冉耕 ? 冉雍 \x0d\\x0d\政事\x0d\\x0d\? 冉有 ? 仲由 \x0d\\x0d\言語\x0d\\x0d\? 宰予 ? 端木賜 \x0d\\x0d\文學\x0d\\x0d\? 言偃 ? 蔔商 \x0d\\x0d\1生平經歷\x0d\孔丘,孔氏,子姓,名丘,字仲尼[3]於魯襄(xiang)公二十二年農歷八月二十七日申時(儒略歷西元前551年\x0d\\x0d\10月4日,以今格裏歷則為西元前551年9月28日、農歷八月二十七日,生辰八字為庚戌年、乙酉月、庚子日、甲申時)在山東曲阜降生,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創始人,是儒家學派的代表人。原籍河南商丘[1],先祖是商朝開國君主商湯,後來宋國人孔防叔,生了伯夏,伯夏生了叔梁紇(hé)。孔子七世祖孔父嘉在宮廷內亂中被華督所殺(存疑),其子木金父為避難逃到魯國鄒邑,從此以後木金父以其父親的字為孔我氏。相傳孔子曾修《詩》、《書》、《禮》、《樂》,序《周易》,撰寫《春秋》。他壹生從事傳道、授業、解惑,被中國人尊稱“至聖先師,萬世師表”。孔子死後,其弟子及其再傳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成著名的儒家學派經典的《論語》。\x0d\相傳他有弟子三千,賢弟子七十二人[3],曾帶領部分弟子周遊列國。孔子的思想對後世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孔子和戰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之壹的孟子,被後世稱為“孔孟”。孔孟兩者思想的結合,形成了儒家思想中的“孔孟之道”。[4]\x0d\貴族出身\x0d\孔子是商朝開國君主商湯的後代,是商朝的宗室。武王伐紂建立周朝,\x0d\\x0d\孔子[5]\x0d\為安撫商朝的貴族,封於亳,國號宋,即宋國,所以是殷商的貴族後裔。\x0d\三監之亂後,周公以周成王之命封商紂王的庶兄、商朝忠正的名臣微子啟於宋國,死後葬於宋國故地(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陽區),建有微子祠。 微子啟死後,其弟微仲即位。\x0d\微仲去世後,子宋公稽繼立;宋公稽去世後,子丁公申繼立。宋丁公去世後,子_公***繼立。宋_公去世後,弟煬公熙自立,太子弗父何不得立。於是弗父何之弟公子鮒祀殺煬公,欲立弗父何,弗父何拒之,於是公子鮒祀成為國君,是為宋厲公。弗父何成為正卿。\x0d\弗父何死,子宋父周立;宋父周死,世子勝繼立,世子勝生正考父。正考父事宋國戴、武、宣三位國君,以恭敬著稱,“壹命而僂,二命而傴,三命俯“。正考父嘗朝周,取回《商頌》,進行了壹些整理,補充了在宋國已經亡失的篇章。\x0d\正考父死,子孔父嘉繼立。孔父嘉事宋穆公。穆公臨死前,不立己子公子馮,而立兄子公子與夷,以報兄長宣公讓國之恩。去世前遺命孔父嘉輔佐與夷(宋殤公)。孔父嘉事殤公與夷,屢次對鄭、衛等國作戰,但多以失敗告終,引起國人不滿。孔父嘉有妻十分貌美,引起另壹主政大夫華父督的垂涎。於是華父督借國人不滿,發動兵變,殺掉了孔父嘉與宋殤公。孔父嘉之子木金父逃到魯國,從此孔家成為魯國人。\x0d\\x0d\袁鵬飛作孔子論道圖\x0d\木金父生祈父睪夷,祈父生孔防叔,孔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紇,叔梁紇是為孔子的父親,是魯國著名的武士。前563年晉國荀瑩率十壹國聯軍進攻小國逼陽(今山東棗莊市中區),逼陽詐降,聯軍入城後即降下城門準備襲擊聯軍,而此時叔梁紇則進前托住城門,使聯軍安然退出逼陽。孟獻子稱贊他:“《詩》所謂‘有力如虎’者也”。[6]\x0d\聖人降世\x0d\叔梁紇正妻施氏,生九女而無子,妾生長子孟皮,但孟皮有足疾,不能為嗣,於是叔梁紇求於顏氏。顏氏有三女,且欲與叔梁紇為婚,但又念叔梁年老且性情急躁,於是征求三個女兒的意見。兩長女皆不願,唯小女顏征在願嫁叔梁紇。\x0d\顏征在時年十八,而叔梁紇已經七十二歲,年齡相差懸殊,兩人為婚於《周禮》不合,夫妻在尼山居住並且懷孕,故謂之“野合”。魯襄公二十二年(前551年)八月孔子降生。孔子生而頭上圩頂,而又因其母曾禱於尼山,故名“丘”。\x0d\早年生活\x0d\孔子三歲的時候,叔梁紇病逝,葬於防。叔梁紇死後,顏征在失去庇佑,為叔梁紇正妻施氏所逐,於是帶孔子庶兄孟皮與孔子至曲埠闕裏,過著清貧的生活。孔子長大後,亦不得不為生活做許多粗活。孔子後來曾說:“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x0d\雖然家庭貧困,但孔子仍然勤奮好學。幼年的孔子常將祭祀用的禮器(俎豆)擺設起來,練習行禮演禮,作為壹種遊戲。孔子長成後,身高九尺有六寸,因此鄉人稱其為“長人”。季氏曾饗士,孔子也前去,但為季氏家臣陽虎所絀,於是孔子返回。\x0d\政治生涯\x0d\孔子自20多歲起,就想走仕途,所以對天下大事非常關註,經常思考治理國家的諸多問題,也常發表壹些見解,到30歲時,已有些名氣。\x0d\魯昭公二十年,齊景公出訪魯國時召見了孔子,與他討論秦穆公稱霸的問題,孔子由此結識了齊景公。魯昭公25年,魯國發生內亂,魯昭公被迫逃往齊國,孔子也離開魯國,到了齊國,受到齊景公的賞識和厚待,甚至曾準備把尼溪壹帶的田地封給孔子,但被大夫晏嬰阻。\x0d\魯昭公27年,齊國的大夫想加害孔子,孔子聽說後向齊景公求救,齊景公說:“吾老矣,弗能用也。”孔子只好倉皇逃回魯國。當時的魯國,政權實際掌握在大夫的家臣手中,被稱為“陪臣執國政”,因此孔子雖有過兩次從政機會,卻都放棄了,直到魯定公9年被任命為中都宰,此時孔子已 51歲了。\x0d\孔子治理中都(今汶上縣)壹年,卓有政績,被升為小司空,不久又升為大司寇,攝相事,魯國大治。魯定公12年,孔子為削弱三桓(季孫氏、叔孫氏、孟孫氏三家世卿,因為是魯桓公的三個兒子的後代,故稱三桓,當時的魯國政權實際掌握在他們手中,而三桓的壹些家臣又在不同程度上控制著三桓,采取了隳(hui,音輝)三都的措施(即拆毀三桓所建城堡)。後來隳三都的行動半途而廢,孔子與三桓的矛盾也隨之暴露。\x0d\魯定公13年,齊國送80名美女到魯國,季孫氏接受了女樂,君臣迷戀歌舞,多日不理朝政,孔子非常失望,不久魯國舉行郊祭,祭祀後按慣例送祭肉給大夫們時並沒有送給孔子,這表明季氏不想再任用他了,孔子在不得已的情況下離開魯國,到外國去尋找出路,開始了周遊列國的旅程,這壹年,孔子55歲。\x0d\周遊列國\x0d\孔子帶弟子先到了衛國,衛靈公開始非常尊重孔子,按照魯國的俸祿標準發給孔子俸粟6 萬,但並沒給他什\x0d\\x0d\周遊列國\x0d\麽官職,沒讓他參與政事。孔子在衛國住了約10個月,因有人在衛靈公面前進讒言,衛靈公對孔子起了疑心,派人公開監視孔子的行動,於是孔子帶弟子離開衛國,打算去陳國。\x0d\路過匡城時,因誤會被人圍困了5日,逃離匡城,到了蒲地,又碰上衛國貴族公叔氏發動叛亂,再次被圍。逃脫後,孔子又返回了衛國,衛靈公聽說孔子師徒從蒲地返回,非常高興,親自出城迎接。此後孔子幾次離開衛國,又幾次回到衛國,這壹方面是由於衛靈公對孔子時好時壞,另壹方面是孔子離開衛國後,沒有去處,只好又返回。\x0d\魯哀公2年(孔子59歲),孔子離開衛國經曹、宋、鄭至陳國,於是派服勞役的人將孔子師徒圍困在半道,前不靠村,後不靠店,所帶糧食吃完,絕糧7日,最後還是子貢找到楚人,楚派兵迎孔子,孔子師徒才免於壹死。孔子64歲時又回到衛國,68歲時在其弟子冉求的努力下,被迎回魯國,但仍是被敬而不用。\x0d\孔子的家境相當貧寒。由於身處亂世,孔子所主張的仁政沒有施展的空間,但在治理魯國的三個月中,使強大的齊國也畏懼孔子的才能,足見孔子無愧於傑出政治家的稱號。政治上的不得意,使孔子將很大壹部分精力用在教育事業上。孔子曾任魯國司寇,後攜弟子周遊列國,入東周向老子請教[7]。最終返回魯國,專心執教。孔子打破了教育壟斷,開創了私學先驅,弟子多達三千人,其中賢人七十二,便是著名的七十二賢士。七十二人中有很多為各國高官棟梁,又為儒家學派延續了輝煌。這“七十二賢士”中,又數顏回,是孔子最愛的弟子。\x0d\駕鶴西去\x0d\這段期間孔子專註於教育和古籍整理。魯哀公十二年冬,孔鯉先孔子而死。魯哀公十四年,顏回先他而去。孔子有所感慨:“昔從我於陳蔡者,皆不及門也。”哀公十四年夏,齊國陳恒弒其君,孔子齋戒沐浴三天,向哀公懇請伐齊,哀公讓他“告季孫”,孔子又向季孫請求出兵,結果遭\x0d\\x0d\孔子雕像\x0d\到拒絕。\x0d\前480年,孔子另壹得意門生子路死於衛國內亂,而且還被剁成肉醬。經過壹這系列打擊後,孔子知道自己時日不多。\x0d\前479年的壹天,子貢來見孔子,孔子柱杖依於門前遙遙相望。他對子貢說:“賜,妳自怎麽來得這麽晚?”於是嘆息道:“太山(即泰山)壞乎!梁柱摧乎!哲人萎乎!”說完,流下眼淚。接著他又對子貢說:“夏人殯於東階,周人殯於西階,殷人殯於兩柱間。我昨晚夢到奠於兩柱之間。我是殷人。”\x0d\七天後,孔子逝世,終年七十三歲,被葬於曲阜城北的泗水岸邊。眾弟子為其服喪3年,子貢為孔子守墳6年。[8]\x0d\2主要成就\x0d\教學特點\x0d\①創辦私學,\x0d\\x0d\孔子講學圖\x0d\廣收門徒。\x0d\②“因材施教”,善於啟發學生思考問題。\x0d\③他教育學生要有老老實實的學習態度,要謙虛好學。\x0d\④他要求學生時常復習學過的知識,以便“溫故而知新”。\x0d\發憤忘食 樂以忘憂\x0d\孔子62歲時,曾這樣形容自己:“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雲爾。”當時孔子已帶領弟子周遊列國9個年頭,歷盡艱辛,不僅未得到諸侯的任用,還險些喪命,但孔子並不知難而退,仍然樂觀向上,堅持自己的理想,甚至是明知其不可為而為之。\x0d\安貧樂道\x0d\子曰:“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在孔子心目中,行義是人生的最高價值,在貧富與道義發生矛盾時,他寧可受窮也不會放棄道義。但他的安貧樂道\x0d\\x0d\並不能看作是不求富貴,只求維護道,這並不符合歷史事實。孔子也曾說:“富與貴,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 從吾所好。”\x0d\孔子所處的東周王朝春秋時代,西周社會以血緣氏族為基礎的政治制度崩潰瓦解,而基於文化認同的漢民族***同體正在形成。這是中國人的文化自覺最初發生的年代,古典成為時尚,壹些人開始思考天道、人生和世界秩序等方面的問題,原先由貴族所壟斷的文化教育也正逐漸流入民間。孔子正是這時代精神的代表人物與集大成者,遂開戰國諸子百家之先河。\x0d\《論語》是了解其思想的主要著作。\x0d\4史書記載\x0d\主詞條: 孔子世家\x0d\參見:司馬遷·《史記·卷四十七·孔子世家·第十七》\x0d\5家族成員\x0d\孔子祖籍位於宋國(今河南商丘)[1],祖居地今址位於河南省商丘市夏邑縣城北六公裏王公樓村[2]。父親叔梁紇居於魯昌平鄉鄒邑,為鄒邑大夫。叔梁紇與元配施氏連出9個女兒,他望子心切,於是續娶壹妾,得壹子名孟皮,卻腳有殘疾。叔梁紇在72歲時三娶18歲的顏征在,生孔丘仲尼。為得子,叔梁紇曾在尼丘山求拜,故取名丘,字仲尼。\x0d\孔子身後,七世單傳,至第九代才有孔鮒、孔騰、孔樹兄弟三人。孔子後裔秉承祖先“詩禮傳家”之祖訓,在文學、經學等方面都有較大成就,在明清時期更因為得到皇帝扶持,成為“天下第壹家”。孔子家譜經過5次重修,歷經2500多年,記錄的非常詳細,各代名字取法也極有說道。現如今孔子的後裔約300萬人,以山東曲阜為中心,遍及中國及海外。孔繁森、孔祥熙、孔令輝等名人均是孔子的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