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沈木並不單指杉木壹種,而是久埋於地下未腐朽、可以為器的多種木材的集合名稱。這些木材的***同特點為耐潮、耐蟲、耐腐並具香味,油性重。其種類繁多,主要有柏木、杉木、楠木、椆木、野荔枝木、苦梓、綠楠、鐵力等。陰沈木在各地均為不同的名稱,東北松花江流域稱之為“浪木”、“沈江木”,四川稱之為“烏木”(主要陰沈木顏色壹般呈深色)。四川成都還有壹個“烏木藝術博物館”。但實際上四川是不產烏木的,烏木產自於非洲、南亞、東南亞地區。四川的所謂“烏木”實為陰沈木,二者在概念及本質上均有天壤之別,不可混為壹談。
陰沈木有藥用價值。明朝李時珍《本草綱目》本部第三十五卷記載“烏木甘、鹹、平、解毒,又主(治)霍亂吐痢,取屑研末,用溫酒服。”在我們收集的陰沈木中,入夜後常常發出奇特幽香,尤其是在成品展廳裏,淡淡幽香在入室後彌漫許久不散,泌入心脾。由於陰沈木是神秘珍貴的“寶物”、“神器”,民間素有“縱有珠寶壹箱,不如烏木壹方”的說法。
清朝大學者袁枚在《子不語》中對陰沈木的解釋為:相傳陰沈木為開辟以前之樹,沈沙浪中,過天地翻覆劫數,重出世上,以故再入土中,萬年不壞。其色深綠,紋如織錦。置壹片於地,百步以外,蠅蚋不飛。
上世紀初,西方傳教士來到中國,在壹些偏遠山區見到這種木材,將之稱為:東方神木。據可考資料分析,遠古時期,大片原始森林中的名貴古木,已生長了百多年甚至千年,茂密參天,但因突如其來的重大地理氣象變化(如地震、山洪、雷擊、臺風等)原因,被深埋於江河湖泊的古河床、泥沙之下,在缺氧的陰暗地下埋藏數千年甚至數萬年,歷經歲月滄桑,飽經風雨侵蝕,任激流沖刷,任泥石碾壓,任魚啄蟹棲,其形狀千瘡百孔,其姿態變化萬千,由此成為極為珍貴的世界名木。
陰沈木是壹類珍貴木材的統稱,從陰沈木的質地來看,古代原生木種十分多樣,如有楠木、子京、蒲桃、坡壘、青杠、麻柳、馬桑等,特別是還有部分的古代珍貴紅木,如古金絲楠木、花梨木、香枝木等。由於在地下埋藏成千上萬年,其出土時的色澤各不相同,有的整體烏黑,有的灰褐如雲,有的紅似花崗,有的燦若黃金,外黑內黃是金絲楠木,外黑內紅是坡壘,外黑內綠是楨楠等等。因埋藏年代久遠,其密度很大,質堅體重,置水則沈。
參考/view/110257.htm 沈香木自古以來就是非常名貴的木料,亦是工藝品最上乘的原材料。明、清兩代,宮廷皇室皆崇尚用此木制成各類文房器物,工藝精細,與犀角制作相同。由於沈香木珍貴且多朽木細幹,用之雕刻,少有大材。因此在拍賣市場上壹旦有沈香木制作的大件物品出現,往往會有令人驚訝的表現。
目前沈香木贗品越來越多,真正的沈香木可以隨著時間的流逝越來越香,而贗品沈香味不久就消失變淡了。真正的沈香木色澤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越來越深,油脂線也會越來越多,這些都是研判真偽的重要標準。
沈香是沈香木樹幹被真菌侵入寄生,發生變化,經多年沈積形成的香脂,是具有驅穢避邪、調中平肝作用的珍貴藥材,如今已很稀少。
古籍中很早就有關於我國海南地區盛產品質上乘的沈香的記載。宋代,海南沈香由朝廷貢品逐漸成為商品,過度開采之勢愈演愈烈,“壹片萬錢”。
沈香按其結成情況不同壹般可分為六類:“土沈”、“水沈”、“倒架”、“蟻沈”、“活沈”、“白木”等。沈香神秘而奇異的香味集結著千百年天地之靈氣,有的馥郁,有的幽婉,有的溫醇,有的清揚……
參考/html/26/list_66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