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青年學生如何做好文化傳承

青年學生如何做好文化傳承

下文將從三個方面淺談青年學生如何做好文化傳承

讓青年文化與優秀傳統文化“雙向奔赴”

過去我們談起青年文化,往往將其與“自我”“個性”“另類”等標簽相聯系,傳統文化的“傳統”似乎與青年文化的“新潮”格格不入。但是,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喜歡穿華服、養花鳥、聽戲曲、盤文玩、學中醫、打太極、練八段錦、圍爐煮茶……以“國風”“國潮”為代表的傳統文化成為青年群體中的流行文化。新時代青年做好文化傳承,實際上也是青年向傳統文化奔赴的過程。文化對人的影響是潛移默化、深遠持久的。當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喜歡把傳統戲曲作為自制短視頻的“BGM(背景音樂)”,喜歡到歷史文化名城旅遊並在遊玩中重新感悟詩詞古韻時,我們會發現,傳統文化已經深入到年輕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正是由於優秀傳統文化影響著青年人的交往行為和交往方式,影響著青年人的實踐活動、認識活動和思維方式,青年文化開始向優秀傳統文化奔赴。

與此同時,優秀傳統文化也通過青年人制作的文創產品、文藝作品和文化衍生品等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傳統文化在向青年文化奔赴的過程中被傳承傳播、發揚光大。因此,新時代青年做好文化傳承,就要將青年文化與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青年文化從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養分,優秀傳統文化融入青年文化的同時也得到進壹步傳播,由此實現青年文化與優秀傳統文化的“雙向奔赴”。

讓優秀傳統文化成為青年人的“文化自信”

有文化自信的民族,才能立得住、站得穩、行得遠。有文化自信的青年人,才能不迷惘、不盲從、不隨波逐流。新時代青年做好文化傳承,首先要樹立堅定的文化自信,要在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力量。青年應當在深入閱讀經典古籍、鑒賞優秀文藝作品、學習思想大家論著的過程中汲取優秀傳統文化的力量,更加深入地了解中華文明發展史,了解中國傳統文化思想變遷。最近大熱的國產動畫電影《長安三萬裏》,以唐代詩人高適和李白的故事刻畫了大唐由盛轉衰的歷史,吸引了許多年輕人觀影打卡;作家馬伯庸的歷史題材小說《長安的荔枝》躍居各大平臺暢銷小說榜首,引發年輕人廣泛討論……以傳統文化、歷史人物為主題的文藝作品受到年輕人喜愛,正說明新時代青年從優秀傳統文化中獲得了壹定的文化自信。優秀傳統文化是孔孟綿延至今的禮儀、唐宋異彩繽紛的詩詞歌賦、載入史冊的文人風骨,更是激勵新時代青年堅定文化自信、做好文化傳承的底氣。新時代青年的文化自信愈加堅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也將更好地被傳承和發揚光大、走向世界。

在守正創新中擔起新時代青年人的“文化使命”

對文化建設來說,守正才能不迷失自我、不迷失方向,創新才能把握時代、引領時代。新時代青年做好文化傳承,就要更加註重優秀傳統文化的“守正”與“創新”,註重自身的知行合壹。明代思想家王陽明提出“知行合壹”的哲學理論,也給新時代青年做好文化傳承帶來啟示:青年人既要守住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華,又要在此基礎上將自己對優秀傳統文化的理解與當代社會現實相結合,為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建言獻策、付諸實踐。近年來,越來越多的青年加入非遺文化的保護隊伍中來。比如,重慶小夥辜國強運用“花絲鑲嵌”技藝制作精美飾品、寧夏的非遺傳承人李旭在中國最小的傳統樂器“口弦”中加入當代元素,深受當地年輕人喜愛……堅持守正創新,就要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真正做到古為今用、洋為中用、辨證取舍、推陳出新,實現傳統與現代的有機銜接,新時代青年也必須以守正創新的正氣和銳氣“更好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