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紀後半期法國優秀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與契訶夫和歐·亨利並列世界三大短篇小說巨匠,對後世產生極大影響,被譽為“短篇小說之王”.1880年完成了《羊脂球》的創作,轟動了法國文壇.以後離職從事專門的文學創作,並拜福樓拜為師.10年間他寫了300多個短篇和6個長篇.其中許多作品流傳深廣,尤其是短篇小說,使他成為壹代短篇小說巨匠.長篇有《她的壹生》《漂亮朋友》(《俊友》)等;中短篇有《菲菲小姐》《項鏈》《我的叔叔於勒》等.這些作品都不同程度地諷刺和揭露了資本主義的罪惡,尤其是在資產階級思想腐蝕下的人們精神的墮落.。
2.劉向的文學常識
劉向(約前77—前6) 原名更生,字子政.西漢經學家、目錄學家、文學家。沛縣(今屬江蘇)人。楚元王劉交四世孫。宣帝時,為諫大夫。元帝時,任宗正。以反對宦官弘恭、石顯下獄,旋得釋。後又以反對恭、顯下獄,免為庶人。成帝即位後,得進用,任光祿大夫,改名為“向”,官至中壘校慰。曾奉命領校秘書,所撰《別錄》,為我國目錄學之祖。治《春秋彀梁傳》。著《九嘆》等辭賦三十三篇,大多亡佚。今存《新序》、《說苑》、《列女傳》等書,《五經通義》有清人馬國翰輯本。原有集,已佚,明人輯為《劉中壘集》。《楚辭》是劉向在前人基礎上輯錄的壹部“楚辭”體的詩歌總集,收入戰國楚人屈原、宋玉的作品以及漢代賈誼、淮南小山、莊忌、東方朔、王褒、劉向諸人的仿騷作品。
另:劉向校錄群書時在皇家藏書中發現了六種記錄縱橫家的寫本,但是內容混亂,文字殘缺。於是劉向根據戰國史書整理編輯了《戰國策》。
(1、《新序》是劉向采集舜禹以致漢代史實,分類編撰而成的壹部書,原書三十卷,今存十卷,由北宋曾鞏校訂,記載了相傳是宋玉對楚王問的話,列舉了楚國流行歌曲《下裏巴人》、《陽阿》、《薤露》等,說是“國中屬而和者數千人”。 2、《說苑》按類編輯了先秦至西漢的壹些歷史故事和傳說,並夾有作者的議論,借題發揮儒家的政治思想和道德觀念,帶有壹定的哲理性。 3、《列女傳》:有虞二妃者,帝堯之二女也。長娥皇,次女英。舜父頑母嚚。父號瞽叟,弟曰象,敖遊於嫚,舜能諧柔之,承事瞽叟以孝。母憎舜而愛象,舜猶內治,靡有奸意。四嶽薦之於堯,堯乃妻以二女以觀厥內。二女承事舜於畎畝之中,不以天子之女故而驕盈怠嫚,猶謙謙恭儉,思盡婦道。瞽叟與象謀殺舜。使塗廩,舜歸告二女曰:“父母使我塗廩,我其往。”二女曰:“往哉!”舜既治廩,乃捐階,瞽叟焚廩,舜往飛出。象復與父母謀,使舜浚井。舜乃告二女,二女曰:“俞,往哉!”舜往浚井,格其出入,從掩,舜潛出。時既不能殺舜,瞽叟又速舜飲酒,醉將殺之,舜告二女,二女乃與舜藥浴汪,遂往,舜終日飲酒不醉。舜之女弟系憐之,與二嫂諧。父母欲殺舜,舜猶不怨,怒之不已。舜往於田號泣,日呼旻天,呼父母。惟害若茲,思慕不已。不怨其弟,篤厚不怠。既納於百揆,賓於四門,選於林木,入於大麓,堯試之百方,每事常謀於二女。舜既嗣位,升為天子,娥皇為後,女英為妃。封象於有庳,事瞽叟猶若初焉。天下稱二妃聰明貞仁。舜陟方,死於蒼梧,號曰重華。二妃死於江湘之間,俗謂之湘君。君子曰:“二妃德純而行篤。詩雲:“不顯惟德,百辟其刑之。”此之謂也。)
劉向是壹位傑出的文學家。
《說苑》,西漢劉向撰。劉向曾領校秘書,本書就是他校書時根據皇家藏書和民間圖籍,按類編輯的先秦至西漢的壹些歷史故事和傳說,並夾有作者的議論,借題發揮儒家的政治思想和道德觀念,帶有壹定的哲理性。原二十卷,後僅存五卷,大部分已經散佚,後經宋曾鞏搜輯,復為二十卷,每卷各有標目。二十卷的標目依次為:君道、臣術、建本、立節、貴德、復恩、政理、尊賢、正諫、敬慎、善說、奉使、權謀、至公、指武、談叢、雜言、辨物、修文、反質。分類纂輯先秦至漢代史事傳說,雜以議論,借以闡明儒家的政治思想和倫理觀念。壹般以第—則或前數則為壹卷的大綱,雜引前人言論陳說本卷主旨,以下便用大量歷史上的實例加以證明。向又編有《新序》壹書,性質與此類似。
由於書中取材廣泛,采獲了大量的歷史資料,所以,給人們探討歷史提供了許多便利之處。書中記載的史事,有的可與現存典籍互相印證;有的記事與《史記》、《左傳》、《國語》、《戰國策》、《荀子》、《韓非子》、《管子》、《晏子春秋》、《呂氏春秋》、《淮南子》等書相出入,對考尋歷史者足資參考。有些古籍已經散佚,但《說苑》中卻保存壹二,吉光片羽,尤為可貴。如《君道篇》載師曠言雲:“人君之道,清凈無為,務在博愛,趨在任賢,廣開耳目,以察萬方,不固溺於流欲,不拘系於左右,廓然遠見,踔然獨立,屢省考績,以臨臣下。此人君之操也。”《漢書·藝文誌》小說家類有《師曠》六篇,早已散佚,師曠的這段議論,疑即出自《師曠》六篇。此類例子,還可找到不少。
《說苑》是壹部富有文學意味的重要文獻,內容多哲理深刻的格言警句,敘事意蘊諷喻,故事性頗強,又以對話體為主,《說苑》除卷十六《談叢》外,各卷的多數篇目都是獨立成篇的小故事,有故事情節,有人物對話,文字簡潔生動,清新雋永,有較高的文學欣賞價值,對魏晉乃至明清的筆記小說也有壹定的影響。
《說苑》的註本,以今人趙善詒《說苑疏證》質量較優,可以參閱。
向宗魯先生校點的《說苑校證》是《說苑》研究整理的集大成之作,1987年由中華書局出版,亦可參閱。
3.醉翁亭記的文學常識
歐陽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自號醉翁,晚年又號六壹居士.吉州永豐(現在江西永豐)人[自稱廬陵人],漢族,因吉州原屬廬陵郡,出生於綿州(今四川綿陽),北宋文學家,政治家,史學家和詩人,唐宋八大家之壹.唐宋八大家是唐代的韓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蘇軾、蘇洵、蘇轍 (蘇軾,蘇洵,蘇轍父子三人稱為三蘇)、歐陽修、王安石、曾鞏(曾經拜過歐陽修為師).因家中有壹萬卷書、壹千卷金石遺文、壹張琴、壹局棋、壹壺酒、壹老翁,故稱六壹.自稱醉翁則是因為因為他“飲少輒醉”,說明他容易醉,突出壹個“醉”字.而跟他壹起喝酒的人當中,“年又最高”,歐陽修年紀最大,所以得到壹個“翁”字.謚號文忠,世稱歐陽文忠公,吉州永豐(今江西永豐)人與唐代韓愈,柳宗元,宋代曾鞏,王安石,蘇洵,蘇軾,蘇轍,合稱“唐宋八大家”.仁宗時,累擢知制誥、翰林學士;英宗,官至樞密副使、參知政事;神宗朝,遷兵部尚書,以太子少師致仕.卒謚文忠.其於政治和文學方面都主張革新,既是範仲淹慶歷新政的支持者,也是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的領導者.又喜獎掖後進,蘇軾父子及曾鞏、王安石皆出其門下.創作實績亦燦爛可觀,詩、詞、散文均為壹時之冠.散文說理暢達,抒情委婉,;詩風與散文近似,重氣勢而能流暢自然;其詞深婉清麗,承襲南唐余風.曾與宋祁合修《新唐書》,並獨撰《新五代史》.又喜收集金石文字,編為《集古錄》.有《歐陽文忠公文集》.詩歌《踏莎行》.並著作著名的《醉翁亭記》.歐陽修死後葬於開封新鄭(今河南新鄭),新鄭市辛店鎮歐陽寺村現有歐陽修陵園,是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另今綿陽南郊亦有其祠堂,名曰六壹堂. 歐陽修壹生著述繁富,成績斐然.除文學外,經學研究《詩經》、《易經》、《春秋》,能不拘守前人之說,有獨到見解;金石學為開辟之功,編輯和整理了周代至隋唐的金石器物、銘文碑刻上千,並撰寫成《集古錄跋尾》十卷四百多篇,簡稱《集古錄》,是今存最早的金石學著作;史學成就尤偉,除了參加修定《新唐書》250卷外,又自撰《五代史記》(《新五代史》),總結五代的歷史經驗,意在引為鑒戒. 本文選自《歐陽修散文選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蘇教版中,選自《文忠集》;吉林專版中,選自《歐陽修全集》 中心:宋仁宗慶歷五年(壹零四五),參加政事範仲淹等人遭讒離職,歐陽修上疏替他們分辯,被貶到滁州做了兩年知州.到任以後,他內心抑郁,但還能發揮“寬簡而不擾”的作風,取得了某些政績.《醉翁亭記》就寫在這個時期.文章描寫了滁州壹帶自然景物的幽深秀美,滁州百姓和平寧靜的生活,特別是作者在山林中遊賞宴飲的樂趣.全文貫穿壹個“樂”字,其中則包含著比較復雜曲折的內容.壹則暗示出壹個封建地方長官能“與民同樂”的情懷,壹則在寄情山水背後隱藏著難言的苦衷.正當四十歲的盛年卻自號“醉翁”,而且經常出遊,加上他那“飲少輒醉”、“頹然乎其間”的種種表現,都表明歐陽修是借山水之樂來排譴謫居生活的苦悶. 背景:《醉翁亭記》作於宋仁宗慶歷六年(公元1046年),當時歐陽修正任滁州太守.歐陽修是從慶歷五年被貶官到滁州來的.被貶前曾任太常丞知諫院、右正言知制誥、河北都轉運按察使等職.被貶官的原因是由於他壹向支持韓琦、範仲淹、富弼等人參與推行新政的北宋革新運動,而反對保守的呂夷簡、夏竦之流.韓範諸人早在慶歷五年壹月之前就已經被先後貶官,到這年的八月,歐陽修又被加了壹個親戚中有人犯罪,事情與之有牽連的罪名,落去朝職,貶放滁州. 歐陽修在滁州實行寬簡政治,發展生產,使當地人過上了壹種和平安定的生活,年豐物阜,而且又有壹片令人陶醉的山水,這是使歐陽修感到無比快慰的.但是當時整個的北宋王朝卻是政治昏暗,奸邪當道,壹些有誌改革圖強的人紛紛受到打擊,眼睜睜地看著國家的積弊不能消除,衰亡的景象日益增長,這又不能不使他感到沈重的憂慮和痛苦.這是他寫作《醉翁亭記》時的心情,悲傷又有壹份歡喜.這兩方面是糅合壹起、表現在他的作品裏的.。
4.魯迅的文學常識
魯迅(1881.9.25—1936.10.19),原名周樹人,字豫山,後改為豫才,我國現代偉大的無產階級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世界十大文豪之壹.後發表第壹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時正式用筆名——魯迅.被譽為現代文學的壹面旗幟.他的著作主要以小說、雜文為主,代表作有:小說集《吶喊》《仿徨》等,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舊事重提》),詩歌集《野草》,雜文集《熱風》《華蓋集》《華蓋續集》《南腔北調集》《三閑集》《二心集》《而已集》《墳》等.魯迅的小說、散文、詩歌、雜文***數十篇(首)被選入中、小學語文課本等,已成為家喻戶曉的藝術形象小說《祝福》《阿Q正傳》《藥》等先後被改編成電影.北京、上海、廣州、廈門等地先後建立了魯迅博物館、紀念館等,同時他的作品被譯成英、日、俄、西、法、德等50多種文字,在世界各地擁有廣大的讀者.魯迅以筆代戈、奮筆疾書,戰鬥壹生,被譽為“民族魂”. *** 評價他是中華文化革命的主將.“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是魯迅先生壹生的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