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欣
陳欣
緩呼吸與長壽--中國古代的呼吸與呼吸。
《黃帝內經》中有很多調息的方法。比如《古代天真論》中說“無所淡然,真氣隨之”。“呼吸精華,獨立自主。”。非常註重呼吸運氣。
我國歷代都講究調息——呼吸、呼吸的方法。氣功的本意是壹種以調氣為主的養生方法,當然調氣離不開調形調神。
呼吸呼吸,學會幫助養肺。
首先,深呼吸
人每時每刻都在呼吸,但往往最容易忽略呼吸。眾所周知,肺是人體內外氣體交換的主要場所,表面積有兩個足球那麽大。但很多人因為呼吸急促,無法深深地呼吸到肺葉下端,導致通氣量小。正常呼吸頻率通氣不足,會使體內二氧化碳堆積,導致大腦缺氧,出現頭暈、乏力的癥狀。
因此,選擇空氣新鮮的地方,每天深呼吸2-3次,可以使人的胸腹肌肉和器官得到更大程度的鍛煉,吸進更多的氧氣,吐出二氧化碳,增加血液中的含氧量,促進有氧代謝,從而達到養肺的目的,對緩解疲勞、放松心情是有益的。
所謂深呼吸,就是胸腹結合呼吸。深吸氣時,先收腹,再收胸。達到極限後,屏住呼吸幾秒鐘,逐漸呼出氣體。呼氣時,先收縮胸部,再收縮腹部,盡量將肺部的氣體排出。反復吸氣呼氣6.4秒。
第二,腹式呼吸
大部分人,尤其是女性,多采用胸式呼吸,但肋骨上下運動,胸部微微擴張。肺底部的很多肺泡還沒有完全擴張收縮,所以得不到很好的鍛煉。這樣,氧氣就不能完全輸送到身體的各個部位。時間長了,身體各個器官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缺氧,很多慢性病就會產生。
但腹式呼吸主要是膈肌運動,吸氣時胸廓上下徑增大。正常的腹式呼吸壹次大約需要10-15秒,可以吸入大約500毫升的空氣,可以有效增加身體的供氧量,凈化血液,使肺部組織更加強壯。
能讓我們更好地抵禦感冒、支氣管炎、哮喘等呼吸道疾病;同時,由於橫膈膜和肋間肌在呼吸過程中也得到了鍛煉,人體的活力和耐力也會相應增加,精力也會更加充沛。
吸氣:取仰臥位或舒適的坐姿,可以將壹只手放在肚臍上,全身放松,先自然呼吸,再吸氣,最大限度地擴張腹部,使腹部鼓起,胸部保持不動。
呼氣時:腹部自然內凹,向內朝向脊柱,胸部保持不動。盡量向內收縮腹部,把肺部的廢氣全部呼出。這樣做時,橫膈膜會自然上升。來回循環,保持每次呼吸的節奏壹致,仔細體會腹部的起伏。
三、兩儀為諸侯,二脈通天地
雙腳與肩同寬,自然站立,放松,無我無我,讓心歸零。
彎曲雙手,掌心向上,慢慢吸氣鼻子,然後慢慢將雙手舉至最高點。雙手張開,身體後仰(也就是鐘山的開穴),直到壹口氣吸完為止。盡可能緩慢地吸氣。
然後慢慢呼氣,嘴巴微閉,越慢越好。在吐氣回退的同時,雙手沿著原來的姿勢慢慢返回,直到壹口氣吐完,雙腿伸直,雙手剛好碰到腳踝,頭挨著小腿,這樣脊柱的24節就可以自然打開了。
陰陽兩器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獲“中華壹絕”稱號。它是壹種既古又新的特殊技能,是壹種修身養性的方式,是壹種理解天地的智慧,是壹種展現和提升生命感悟的哲學。源於天體、陰陽、五行,是遵循宇宙和人體自然規律的武術養生功夫。它是集力學、中醫經絡、養生、易經八卦、哲學、美學、陰陽、平衡等多學科於壹體的武術。它融合了道家的自然,佛家的禪宗,儒家的中庸,體現了中國武術“武醫同源”的精髓。壹直創造和練習中醫經絡科學的神奇,既是壹種防身和防護的方法,也是壹種強身健體的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