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建水朝陽大廈已有數年歷史。

建水朝陽大廈已有數年歷史。

建水朝陽樓自2020年至今約有631年歷史。

朝陽樓,原名迎暉門,又稱東門樓,位於雲南省紅河州建水縣東南部臨安路東端。建於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是當時水城的東門建築。朝陽樓的建築風格與北京的天安門廣場相似,被稱為“小天安門廣場”。

該建築有三層,由48根折疊的粗木柱和許多粗橫梁連接起來形成壹個堅固的框架,然後建造磚石墻和大門。

建築高24.5m,深度12.31m,寬度26.8m,面積414m2。它有五個開間,三個開間,壹個環形走廊,和壹個三重屋檐,依山而建的屋頂。頂樓屋檐下,掛著“雄鎮東南”四個字,清東。到了西方,書法書法家張旭的“飛天雲”狂草名單被復制。

擴展數據:

唐、元時期,南詔政權在此築土城,明洪武二十年(1387)設林,在原土城基礎上擴建為磚城,在四座城門上各建三層,東門叫門(即朝陽門),南叫福安門,西叫清源門,北叫永貞門。清朝順治年間(1647),北、南、西北三城全部毀於戰火,唯獨東門的朝陽樓完好無損。

65438年至0954年,朝陽樓被列為全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人們觀光遊覽和文化活動的中心。朝陽樓內有壹萬多幅珍貴的歷史書畫,其中有清代收藏的八大名畫之壹的十八羅漢。

2006年5月25日,朝陽塔作為明代古建築,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朝陽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