饕餮拼音:[ tāo tiè ]?,傳說中的壹種兇惡貪食的野獸。饕餮是古代中國神話傳說中的壹種神秘怪物,別名叫麅鸮,古書《山海經·北次二經》介紹其特點是:其形狀如羊身人面,眼在腋下,虎齒人手。其名可比喻貪婪之徒,人們壹般稱這種人為“老饕”。《左傳》中記載饕餮為縉雲氏之子,而不是龍之九子之壹。
“饕餮”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的兇獸,它最大特點就是能吃。它是壹種想象中的神秘怪獸。這種怪獸沒有身體是因為他太能吃把自己的身體吃掉,只有壹個大頭和壹個大嘴,十分貪吃,最後把自己都給吃掉了。它是貪欲的象征,所以常用來形容貪食或貪婪的人。
古代青銅器上面常用它的頭部形狀做裝飾,叫做饕餮紋。人們所說的饕餮紋是青銅器上常見的花紋,被認為是描繪饕餮的獸面。這種紋飾出現於長江下遊地區的良渚文化玉器上,但饕餮紋更常見於青銅器上,尤其是鼎上,早在二裏頭夏文化的青銅器上便有。饕餮在以中國傳說或玄幻武俠為題材的網絡遊戲、網絡小說、以及影視作品中均有相關形象。
饕餮紋,即使用“山川奇異之物”為題材,但這些奇異之物,是渺茫得不易捉摸的。古代技藝家,不像文明盛世的畫工們,有“好圖鬼魅而惡犬馬”的偷巧手段,最初所采取的稿本,都是忠於寫實,漸次才由寫實而簡化;所以饕餮紋所取的物象,多是由來有自,取諸常見的鳥獸等物,或近取諸人類的。饕餮紋是以顏面為主紋,足、身、尾為副紋,雷紋為地紋。完備的主紋是由冠飾、鼻、目、眉、角、耳、口、齒等官能所組成。
擴展資料:
饕餮紋文化
饕餮是傳說中極為貪食的惡獸,貪吃到連自己的身體都吃光了,所以其形壹般都有頭無身。 在中國古代神話中,饕餮是四兇之壹。傳說黃帝戰蚩尤,蚩尤被斬,其首落地化為饕餮。
商周青銅器的獸面紋飾反映了當時人們對自然神的崇拜,因而有著神秘而肅穆的氣氛,但這些具有濃厚神秘色彩的紋飾具體代表著什麽意義,眾說紛紜。青銅器是殷商先民“尊神”意識的體現,周代則發展為“敬天法祖”,形成宗教、政權、族權三位壹體的表征。
大部分學者認為,商周統治者用青銅器紋飾的“猙獰恐怖”來表達王權的“神秘威嚴”,以表達其對政治權力、地位與財富的占有,讓人望而生畏。奴隸主在這些可怖猙獰的紋飾中寄托了他們全部的威嚴、意誌、榮貴、幻想和希望。張光直先生同樣認為“青銅便是政治和權力”,但他認為這些動物紋樣不是為了威嚇,而是為了與神溝通。
由於原始社會生產力水平低下,人們把許多無法解釋的現象都歸結為神的力量,人們對神靈充滿敬畏之心,乞求神靈,取悅神靈,借助神力以支配事物。因此“可以通神”的巫師有著極高的地位,巫師階層也就成為最初的帝王統治階層。
百度百科-饕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