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實體小至稍大,菌蓋直徑5-12cm,可達20cm。扁球形至略扁,表面有深色鱗片,而邊緣常為淺色至汙白色,有毛或絮狀物,肉白色,略粗或粗,細,白色褶皺,致密,彎曲,不等長。柄中等至傾斜,白色,常彎曲,長3-8厘米,厚0.5-1.5厘米。索下面有纖毛鱗片,是實心纖維狀的。珠柄容易消失和變白。
冬春季節,部分地區生長在夏秋季節的闊葉樹倒木上。在人工栽培中,根據發生季節有春生型、夏生型、秋生型、冬生型和春秋生型,在樹木的節段上單獨或成群生長。
分布於浙江、福建、臺灣省、安徽、湖南、湖北、江西、四川、廣東、廣西、海南、貴州、雲南、陜西、甘肅等地區。
香菇是我國著名的傳統食用菌,世界上最早人工馴化栽培。蘑菇營養豐富,味道鮮美,被譽為“蘑菇之王”。含有十余種氨基酸,包括異亮氨酸、賴氨酸、苯丙氨酸、蛋氨酸、蘇氨酸、纈氨酸等七種人體必需氨基酸,還含有維生素B1、B2、PP和礦物鹽。
蘑菇含有較高的不飽和脂肪酸,還含有大量可轉化為維生素D的麥角固醇和菌甾醇,對增強抗病、預防感冒和治療疾病有很好的作用。經常食用有利於預防人體尤其是嬰幼兒因維生素D缺乏引起的血磷、血鈣代謝紊亂而引起的佝僂病,可預防人體各種粘膜和皮炎。香菇中含有的Lentysin可以預防動脈硬化,降低人的血壓,降低血清膽固醇的成分(C8H1104N5,C9H1103N5)也是從香菇中分離出來的。蘑菇灰含有大量的鉀鹽和其他礦物質元素,被視為預防酸性食物中毒的理想食物。香菇中的碳水化合物多為半纖維素,主要成分有甘露醇、海藻糖、海藻糖、葡萄糖、戊聚糖、甲基戊聚糖等。
-
香蕈
香菇(香菇-des (Berk。))屬於真菌植物香蕈門。
唱歌.的子實體。因其營養豐富、香氣爽口、味道鮮美,被譽為“蘑菇之王”。
“蘑菇皇後”和“蔬菜之冠”。
據分析,每100克香菇含蛋白質13克,脂肪1.8克,鈣124毫克。
磷415毫克,鐵25.3毫克,並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1、B2、C、D等。香菇蛋白
由18個氨基酸組成,占必需氨基酸總量的35.9%,營養價值高。
香菇含有腺嘌呤、膽堿、酪氨酸、氧化酶和壹些核酸物質,可以起到養生的作用
具有降血壓、降膽固醇、降血脂的作用,還能預防動脈硬化、肝硬化等疾病。蘑菇豐富。
糖能提高輔助性T細胞的活性,增強人體體液免疫功能。大量實踐證明,香
蘑菇具有廣泛的癌癥預防和治療作用,並已用於臨床治療。香菇還含有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
對促進人體新陳代謝,提高機體的適應能力有很大的作用。香菇對糖尿病、肺結節也有效。
核、傳染性肝炎、神經炎等。起到治療作用,還可用於消化不良、便秘、減肥等。
我國很多古籍記載香菇“補氣不饑,治風破血,益胃助食”。人們用它來幫助誘發痤瘡和麻疹,並治療頭痛和頭暈。現代研究證明,香菇多糖可以調節人體靜止狀態下具有免疫功能的T細胞的活性,降低甲基膽蒽誘發腫瘤的能力。香菇對癌細胞有較強的抑制作用,對小鼠肉瘤180的抑制率為97.5%,對艾氏癌的抑制率為80%。香菇中還含有雙鏈核糖核酸,能誘導幹擾素,具有抗病毒能力。
香菇含有水溶性鮮味物質,可用作食品調味品,其主要成分為5'-尿苷酸等核酸成分。主要香氣成分是香菇酸分解產生的豆酮。因此,香菇是人們重要的食藥用菌和調味品。
食療
味甘,性平,屬脾胃經。能補脾胃,益氣。
app應用
用於脾胃虛弱,食欲不振,氣虛乏力,或尿頻。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搭配雞肉使用。
此外,現代用於佝僂病、高血脂、胃癌、宮頸癌。
用途:用於煎湯、燉煮或烹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