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七巧板有幾個?

七巧板有幾個?

七巧板的歷史

今天,在世界上幾乎沒有人不知道七巧板和七巧圖,它在國外被

稱為“唐圖”(Tangram),意思是中國圖(不是唐代發明的圖)。

七巧板的歷史也許應該追溯到我國先秦的古籍《周髀算經》,其

中有正方形切割術,並由之證明了勾股定理。而當時是將大正方形切

割成四個同樣的三角形和壹個小正方形,還不是七巧板。現在的七巧

板是經過壹段歷史演變過程的。

清陸以湉在《冷廬雜識》中記載:

“宋黃伯恩燕幾圖,以方幾七,長短相參,衍為二十五體,變為

六十八名。明嚴瀓蝶幾圖,則又變通其制,以勾股之形,作三角相錯

形,如蝶翅。其式三,其制六,其數十有三,其變化之式,凡壹百有

余。近又有七巧圖,其式五,其數七,其變化之式多至千余。體物肖

形,隨手變幻,蓋遊戲之具,足以排悶破寂,故世俗皆喜為之。”

這基本說明了淵源,即宋代的燕幾圖到明代發展為蝶幾圖,到清

初再演變成七巧圖。

“燕幾”包括兩張4X1的長桌,兩張3X1的中桌和三張2X1的短桌。

這七張桌子可以組合成廣狹不同、形式多樣的實用桌,是為今日組合

桌具之祖。《燕幾圖》給出76種組合圖(陸以湉稱六十八名,有誤),

作者黃伯思自序署“紹熙甲寅歲十二月”(1194年),即作於南宋時。

但黃伯思是北宋時人,卒於徽宗初年,時間顛倒,有人據此斥為偽記。

《蝶幾譜》成書於明萬歷丁已年(1617年),為戈汕所作。嚴瀓

曾為此書作序(陸以湉誤以為嚴瀓所作)。戈汕字莊樂,常熟縣人。

《常熟縣誌》記載“戈汕造蝶幾且有譜”。“蝶幾”是三角形和梯形

的幾(圖壹),計六種十三只。用“蝶幾”拼的圖形比“燕幾”圖形

要復雜豐富得多,能組成亭、山、鼎、瓶、蝴蝶等形狀,變幻無窮。

實用之余,轉為清玩,變桌為板,具體面微,成為“七巧圖”的前身。

康熙年間劉獻庭在《廣陽雜記》中記述他看到的十三只拼板圖,所拼

成的圖形頗似“蝶幾圖”,但其記述十三塊板“或長方、或半長方、

或銳角、或鈍角”則又不似“蝶幾”。顯然這已是拼板遊戲了。

圖壹:蝶幾圖

七巧板的發明可能在18世紀初,源於蝶幾。將圖1中的蝶幾樣法

取右半部,再切割兩刀即成七巧板(圖2)。七巧板很快傳往日本和

歐洲。在歐洲1805年編的書目中已收有介紹中國七巧板拼圖的書。

日本七巧板的分割方式略有不同(圖三)它應該是采用蝶幾樣法的

中心正方形補充分割而成。由於日本在1742年出版了《清少納言智慧

板》,而我國現能找到的《七巧圖合壁》是1803年出版的,所以日本

認為七巧板不是中國傳去的。但筆者認為中國七巧板及日本七巧板都

源於“蝶幾圖”,而且早期七巧板風格和樣式也都沿襲“蝶幾圖”。

圖二:中國七巧板

圖三:日本七巧板

在歐洲,大約在1805年出版的《新編中國兒童謎解》中有24幅七

巧圖並附有壹份木制的七巧板。隨後,1810年在法國,1818年在德國

和美國都紛紛出版了關於七巧板的書,在意大利出版的書中還介紹了

中國歷史。在這些書的前言中說:這是壹種男女老少、達官貴族、平

民百姓無不鹹宜的消遣遊戲,而且它不像其他賭具那樣會讓您輸掉錢

財。

荷蘭作家高羅佩在他的小說中寫了壹個啞巴男孩用七巧板拼字來

補充他的手勢。據說法國拿破侖被放逐後就常常玩七巧板來消磨歲月。

七巧板傳往歐洲至今風靡不衰。1978年荷蘭人JoosfElffers編寫

了壹本有關七巧板的書,書中搜羅了1600種圖形,並被譯成多國文字

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