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古人是怎麽求雨的?

古人是怎麽求雨的?

據古籍記載,商朝建立不久,國內便發生壹場罕見旱災,旱情持續長達七年之久。《管子·輕重篇》說:“湯七年旱,民有無糧賣子者。”《漢書·食貨誌》載:“堯、禹有九年之水,湯有七年之旱。”甲骨文及《竹書紀年》等也均有這場大旱災的記載。 連續七年的大旱,對立足未穩的商王朝來說,無疑是壹場最嚴峻的考驗。當時的商王朝境內,烈日暴虐,河幹井涸,草木枯萎,禾苗不生。百姓四處逃荒,餓殍遍野。旱情發生之初,商朝還組織人力物力抗旱,如打井開溝、引水灌水等。但隨著旱情的日益加重,這些原始的抗旱之策已無濟於事。 商代信占蔔,當時的蔔辭中便有“不雨,是天遣”之意。商朝統治者篤信神靈,史載“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後禮”。故自旱災發生後,商王湯即命在郊外設祭壇,每日安排人行“郊祭”,祈求上天降雨。 這種“郊祭”的原始儀式是:燃燒木柴,用牛羊豬狗等生畜作上供的犧牲。祭祀時史官手捧盛滿牛羊等肉的三足之鼎,虔誠地向上天地山川禱告:“是否因王政事無節制法度?是否因讓百姓遭受了疾苦?是否因官吏受賄貪汙?是否因小人讒言流行?是否因女人幹擾政事?是否因王宮修得太奢侈?為何還不降雨普度百姓呢?”這六個“是否”,其實是史官受湯之命,陳述六條責備自己的事以求天帝鬼神賜予甘雨。但盡管史官日復壹日、年復壹年地苦苦郊祭哀求,蒼天毫無賜雨的跡象。 大旱持續至第七個年頭時,湯再也坐不住了,他命史官在壹個叫桑林的地方設立祭壇,親率伊尹(商初重臣)等大臣舉行祭祀求雨,但老天爺還是不給湯面子。湯即命史官占蔔,占蔔的結果是:這種燒柴祭天需用“人牲”。所謂“人牲”即人祭,就是將活人放在柴上焚燒,以此感動天地鬼神。 湯聽後沈思片刻道:“我祭祀占蔔求雨,本為救民,怎可用他人去焚燒呢?用我自己來代替吧!”說罷便命架起柴堆,讓左右將自己的頭發、指甲剪掉,淋浴潔身,向上蒼禱告說:“我壹人之罪,不可累及萬民;若萬民有罪,也有我壹人承擔。不要因我壹人的無德,禍殃百姓萬民。”禱告完畢,湯便毅然坐到柴堆上,命左右點火。正在此時,突然烏雲翻騰,狂風大作,壹場大雨驟然降臨。 這場大雨自然非湯之“人工”所求所降,這應該純屬壹個巧合。久旱必有大雨是壹種自然現象。但商代之人的愚昧意識卻認定這是湯勇於犧牲自己而感動了上蒼,老天才降下這場甘露,救濟萬民。因此,人們便作“湯樂”歌頌湯的偉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