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為什麽要學習文言文
壹 培養學生閱讀淺易文言文的能力是中學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之壹(壹)具備閱讀淺易文言文的能力,有助於繼承祖國的文化遺產(二)具備閱讀淺易文言文的能力,有助於提高現代漢語水平壹 培養學生閱讀淺易文言文的能力是中學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之壹(-)具備閱讀淺易文言文的能力,有助於繼承祖國的文化遺產。我國是壹個文明古國,歷史留下了浩如煙海的古籍,社會科學的,自然科學的,文學藝術的,其中有許多精華值得我們吸收。如果不繼承這份遺產,就會割斷我們民族的歷史,就會犯虛無主義的錯誤。古籍的絕大部分是用文言寫的。文言的兩個特點“歷久不變”和“脫離口語”,既為我們閱讀古詩提供了方便,同時也帶來了困難。“歷久不變”是指文言的詞匯系統和語法系統。文言是在漢代以前口語的基礎上形成的。如《論語·學而》“夫子之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也”,壹句話就有九個虛詞,可見當時是把口語中的每個虛詞都記下來的。這種口語在魏晉晉南北朝時期就不說了,但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末元明清壹直到“五四”運動前的讀書人,寫文章都以先秦兩漢的作品當作典範而刻意模仿。這樣,漢代以前的語言就成了壹種貫穿中國幾千年歷史的書面語了,這種書面語就是文言。當然,因為模仿,各個時代的作者寫出的文言文不免夾雜後代的詞語和後代的語法不可能跟漢代以前的語言完全壹樣,這就使文言在不變之中有某些細微的變化,但是,這種變化沒有改變文言的基本面貌。所以,無論先秦兩漢,還是宋元明清的文言作品,它們的基本詞匯、語法都大致相同。這在客觀上給我們方便:只要學會了文言,我們就能不受時代的限制,在浩如煙海的古籍中自由地吸取需要的營養。如果古籍不是用文言寫的,而是用歷史上不同時期的白話寫的,讓我們去繼承這份遺產,那不知道要難多少倍,這從讀唐代變文、宋元話本、元明雜劇中就能體會到。“脫離口語”的特點使得文言古奧難懂。從魏晉南北朝起直到今天,要學會文言都不是壹件容易的事。因為“會”的標準不同,學的難易程度也不同。封建社會的讀書人會文言的標準是能讀能寫,現代人會文言的標準只要能讀就行了,相對而言,現代人的“會”,難度小多了。況且,許多古籍經過歷代學者的整理,閱讀的難度減少了。盡管這樣,現代人要學會文言讀古籍仍然有困難。語言發展了,時代相隔太遠,我們對文言的詞匯意義、語法特點感到陌生;古籍中記載的歷史文化、典章制度,我們或者不熟悉,或者從來沒有接觸。這些,都是學習文言的困難。然而,要讀古籍就必須學會文言。文言是躺在文化遺產寶庫門前的壹只攔路虎,下決心降伏這只老虎,寶庫的大門便向我人敞開,收獲將是巨大的;在這只老虎面前猶豫、畏懼,不敢去碰,寶庫的大門關閉著,我們的損失也將是巨大的。如果中學生有了閱讀淺易文言文的能力,能夠初步閱讀有標點,有註釋的古籍,並在閱讀中逐步提高文言閱讀水平,就能形成壹個數量可觀的讀者群。這樣;壹方面培養壹批專門家從事古籍整理工作,另壹方面又有壹大批讀者能夠閱讀整理過了的古籍,接收祖國的文化遺產就有希望了。否則,縱使專門培養壹批人才把古籍整理出來,也只能束之高閣,成為擺設品,不能發揮它應有的作用。(二)具備閱讀淺易文言文的能力,有助於提高現代漢語水平,提高語文修養。漢語是用“方塊”漢字記錄的,這種“方塊”漢字是壹種意音文字,80%的形聲字由聲符和意符組成。隨著語言的發展,語音有了變化,根據聲符不能準確地讀出字音,這是漢字的壹個缺點,給學生識字增加了困難。但是,漢字單音成義,每壹個字代表壹個音節,同時又代表壹個意義,它的好處是適應性強。不管產生多少新詞,原則上不需要增加新字。漢語中的多音節詞(聯綿詞和音譯外來詞除外),是通過壹個個有意義的單字組合成的。所以漢語中的3000多個常用字能夠組合成好幾萬條詞(《現代漢語詞典》收雙音節詞51419條,構成這些詞只用了1972個字)。文言以單音節詞為主,壹個字就是壹個詞;現代漢語以雙音節詞為主,壹個詞由兩個字組成。文言中有些詞現在不用了,但它們的意義作為語素(詞素)還保留在現代語的雙音節或多音節詞語中。例如“失”,在文言中是壹個詞,在現代漢語中不能作為壹個詞單個使用.但是它可以作為壹個語素構成許多詞,失禮、失陪、失盜、失笑、失戀、失言、失手、失散、失身、失時、失迎、失約、失調、失戀,等等。“失”是什麽意思?《說文解字》註為“縱也”。”“縱”,意思是跑了,引申為丟掉。既然是“跑了”“丟掉”,就不是屬於主觀上願意這麽做的。所以“失禮”“失陪”“失迎”分別指因為客觀的原因,禮節上有不周到之處;未能按禮節陪客人;未能按禮節迎接客人。“失盜”指由於主觀上的疏忽而被偷。都有壹個“非主觀的願望”的意思在裏面。文言中的許多詞,現在還用,但是某些意義變化了,某些意義消失了,而那些變化了或消失了意義仍作為壹個語素保留在雙音節或多音節的現代漢語語匯中。例如,“城”,文言中表示“墻”的意思。“都城過百雉,國之害也。”(《左傳·鄭伯克段於鄢》)“都城”指“國都的墻”。現代漢語詞匯中的“城”沒有“墻”的意思了。但是,在雙音節調“長城”中,“城”的語素義還保留著文言中的詞義,“長城”就是綿延萬裏的墻。成語(屬現代漢語語匯中的壹部分)“金城湯池”中的“城”是“墻”的意思。現代漢語詞語中有些語素義不容易分析,但這些語素,在文言裏常常是可以獨立運用的詞,我們理解了它們在文言中的詞義,再來看它在現代漢語中的語素義,就容易得多。所以呂叔湘先生說,辨析現代漢語中的語素,要有古漢語的修養了解現代漢語詞語的語素義,能夠幫助我們理解和運用這些詞。舉例說,“鐘情”指專壹、集中的感情,“鐘(鍾)”,是古代盛酒或盛糧食的器皿,把酒或糧食集中在壹個器皿裏,於是就引申出聚集、集中、專壹的意地“澤,水之鐘也”(《國語,周語》)“聖人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鐘,正在我輩。”。(《世說新語·傷逝》)知道文言中有這個用法,對理解“鐘情”這個詞有好處,用的時候不至於寫成“中情”或“衷情”。把“綠草如茵”寫成“綠茵如毯”,是不明白“茵”在文言中就是指席子或毯子。如果讀過李商隱的詩句“王輦望南鬥,未知何日旋”,就會知道“凱旋”的“旋”是“回來”的意思;讀過陶淵明的《歸去來辭》“農人告余以春及,將有事於西疇”,就會知道“涉及”的‘及”是“到”的意思。也就不會疊床架屋寫出“凱旋而歸”“涉及到”之類的短語。中學生作文,遣詞造詞,往往因為不能準確地理解詞語的意義而使用不當,問題常常出於不明白詞語的語素義,而要弄清楚詞語的語素義則非有古漢語的修養不成。從篇章方面說,文言作品經過歷史的篩選,留下了許許多多精美的作品。這些作品布局嚴謹,行文簡潔,多讀這樣的文言作品,對提高現代文的寫作水平是有幫助的。從文學鑒賞方面說,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特有的文化心態,對事物的感受各有差異。日本人對櫻花的感情,中國人對荷花的趣味,都是其他民族感受不到的。我們讀王安石的詩“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對其中的“綠”字很欣賞,認為比“到”“過”等字好,是形容詞作動詞用,化靜為動,使全句活了起來。如果我們換壹個角度去看,感受會更深刻,比如我們同時也知道《楚辭》裏有”王孫遊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唐詩中有“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我們就會明白,他鄉的遊子,看到異地的芳草綠了,自然地會想起家鄉,想要回家,就會產生鄉愁,這就是中國人的壹種文化心態。王安石有這種心態,所以在上面的詩句中選用了這個“綠”字,草綠了,樹綠了,想要回家是情理中的事了。後世的讀者倘若不懂這種心態,怎麽也理解不到這個境界。臺灣詩人余光中有壹首思念故鄉的詩《蟋蟀吟》,其中寫道:“就是童年逃逸的那壹只嗎?壹去四十年又回頭來叫我?”海峽這邊的流沙河讀了,非常激動,寫了壹首詩《就是那壹只蟋蟀》,他對余光中說:“就是那壹只蟋蟀/在《豳風·七月》裏唱過/在《唐風·蟋蟀》裏唱過/在《古詩十九首》裏唱過/在花木蘭的織機旁唱過/在姜夔的詞裏唱過……”流沙河能聽出余光中心裏的蟋蟀聲。為什麽呢?他地說:“中國人有中國人的心態/中國人有中國人的耳朵”。如果不了解這種心態,就感受不出余光中的心聲,即使有所感受,也不會有流沙河的那樣真切。而要了解中國人的文化心態,非有中國古典文學的修養不成。也有人主張讀書時,在學以致用的同時,多些自己。有時讀書時並非為了所用,而求其閱讀時精神之愉悅。因為精神境界的高低並不在於書讀得多少,而在於書讀得是否有自己,多些自己,素質就會高。古人所謂“正其誼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也就是指這種閱讀心態。這些給我們的語文教學提供了壹條新的思路。因為學生日常生活中,更多的閱讀正是需要這種心態,而不是語文課上所教授的那種有眾多目的要求的閱讀方法。既然閱讀教學的最終目的是教會學生愛好和善於讀書,那麽就應當重視慣常運用的閱讀心態和方法的教學。至於“個性化”原則不只是“為我所用”,最主要的是對讀物要作出充滿個性色彩閱讀評價,這就更不易做到了。由於我國的個性研究壹度是禁區,長期以來忽視個性教育。學生從入學起,老師和程要求於學生的是“高度統壹的標準”,別說課文的理解,就是朗讀課文的節奏、調都是壹式壹樣的。我國壹些教育實際工作者早就指出了,“計劃經濟體制下教育最大的弊端在於忽視個性發展,在於教育目標***性與個性關系上的嚴重失衡”。這在語文教學中尤為突出,比如不少教師對課文內容的理解,至少還只是局限在“主題思想”上,而且又是依據教學參考書上的“標準主題”。若是閱讀教學能顧及學生心理需求,符合主動閱讀心理,學生能學會選擇和利用表明重點的概述句、標點和強調符號之類的信息,學會主動地篩選、概括和提煉,學會對比聯想、推類思考等方法,同時又能形成自己對課文的評價,那麽這樣的閱讀,不僅有助於獲取知識、發展智力,還將促進學生的個性、氣質、人格、精神的發展。這中間教師鼓勵、尊重每個學生的閱讀評價是至關重要的。將來學生在社會化過程中對個性的要求會越來越強烈,因為鮮明的自主發展個性是創造的前提。只有學生的千差萬別都受到教師精心呵護的時候,學生才能不拘壹格地健康成長。綜上所述,閱讀教學要提高效率,不可不重視對學生的研究,迄止今日單就語文學習方面講,對中學生較全面、細致的調查、研究還不是很多的,這不能不說是壹種失誤。隨著這個問題的逐步解決,不能不引起閱讀教學思路的改變。摘自:《中學語文教學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