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文化主流與中國楚文化有許多相似和相關的地方。
在韓國,除江陵外,還有與楚國地名相同的丹陽、襄陽、漢陽(今漢城)、漢江等地名,查韓國地名設置史料,這些地名設置距今已六百多年。從表面上看,韓國的地名和兩千多年前就存在的楚國地名好像沒有什麽關聯性,但我看了石泉先生近期出版的《古代荊楚地理新探·續集》壹書,很受啟發,認為它們之間有聯系。據石泉考證,楚國古都江陵並不是在長江中遊,而是在漢江中遊的湖北宜城。按照新論,楚人建國初期在漢江上遊丹江支流的丹陽,發展成熟時期政治文化中心在漢江中遊的江陵(宜城)、襄陽壹帶。另外上溯中國漢江的源頭,是在陜西秦嶺的太白山下,盡頭則在下遊的漢陽。比較壹下韓國的幾個地名分布:丹陽屬於忠清北道在漢江的上遊,漢陽在漢江的下遊,屬於江原道的江陵和襄陽均在漢江上遊不遠處,洞庭湖也在江原道。最有趣的是韓國漢江發源於江原道和慶尚北道連接處的太白山下。韓國地名分布幾乎和中國古代楚國地名的分布同出壹轍。
不僅地名相似,我認為韓國的開國神話中也存有濃厚的楚文化遺跡。
檀君神話是韓國開國神話,在中國和韓國的許多古籍中都有記載。內容是這樣的:古時,有天神桓因知道庶子桓雄想下凡,於是“下視三危、太白”,並給了桓雄三個“天府印”作為天上神仙的標識。桓雄率領三千之徒,降到太白山頂的神檀樹下,建立“神市”,他命“風伯”、“雨師”、“雲師”等,主管三百六十件人間大事。其時,有壹熊壹虎同住於壹個洞穴中,它們請求桓雄天王把它們變成人,天王給它們壹炷艾和二十枚蒜,並囑咐,吃了艾和蒜之後躲藏起來,壹百天之內不能見陽光。熊照辦,只蹲了二十壹天,就提前變成了壹個女人;虎沒有照辦,故未能變成人。桓雄天王與熊女結婚,生下檀君,這個檀君,就是古朝鮮的開國君主。
學者們認為神話故事中所謂熊、虎相處於壹個洞穴,反映了以熊和虎為圖騰的氏族之間的關系。楚人早期是以熊為圖騰崇拜的部落。楚人姓羋,少系業務氏熊,在鬻熊之後,歷代有三十多位國君以熊為姓,其最早居地又多以熊命名,如“有熊”、“熊山”、“穴熊”等。
關於“三危”、“太白”,韓國學者多認為“太白”指朝鮮平安道境內的妙香山,“三危”指中國敦煌附近的三危山。中國學者對古三危地方的說法不壹致,我同意古三危在川甘交界處,岷江、岷山壹帶的說法,認為檀君神話中的“三危”是指中國古三危,“太白”應該指韓國江原道和慶尚北道交界處的太白山。中國史籍中,有關三危記載最多的是公元前2000多年堯舜將三苗的壹支放逐到三危,荊楚腹地在上古時曾屬三苗地,楚苗同源這已為楚國史研究的學者們所公認。三苗的部落酋長蚩尤曾北上中原,與黃帝逐鹿。在中國各地的苗族都將蚩尤視為始祖,而苗祖蚩尤和“風伯”、“雨師”關系密切。楚國大詩人屈原在《楚辭·遠遊》中也提到“風伯”、“雨師”、“雷公”(也稱“雲中君”、即“雲師”)。楚辭中的“風伯”、“雨師”、“雷公”(雲師)和檀君神話中的“風伯”、“雨師”、“雲師”壹樣,都是天神可以左右的對象。
檀君神話中天神授予桓雄三個“天符印”,中韓都有學者認為這“天符印”是巫師做法的法器。韓國江原道的巫俗是韓國保留最多、最完整的地方,由巫師主持的巫祭在“端午祭”中,是重要內容之壹。江原道的地理位置比較特殊,它三面環山,壹面臨海,太白山脈由北向南縱貫全道,形成了壹個封閉的包圍圈,使它與外界相對隔離,許多古風古俗得以完整地保存下來。在中國古代巫風壹度盛行,而以春秋戰國時期的楚苗為甚。現在苗族地區仍有許多巫師。
神話裏天神之子桓雄給熊和虎“靈艾壹炷,蒜二十枚”讓它們變人形,這在楚俗裏也有反映。端午時掛艾草、蒜頭以僻邪驅瘁,是楚國風俗,至今也還存在。
探討壹下楚羅國、盧國與韓新羅、辰韓之間的關系。公元前8世紀,在漢江中遊荊楚腹地有兩個苗蠻小國,羅國和盧國。羅國在襄陽西南,據《左傳》杜預註:“羅,熊姓國。”楚武王並吞羅國,子孫便由熊姓改為羅姓。羅被楚滅後,楚王把羅國遷到枝江,成為楚國的附庸國,爾後楚師擴境江南,再遷其羅國遺民至洞庭以南的長沙。盧國(也稱盧戎)的地理位置在今湖北襄陽縣西。盧戎,系炎帝姜姓戎族,源於盧水上遊,故名盧戎。姜姓屬古羌人亦稱民羌、羌戎。學者們考證盧水即今四川岷江。從春秋戰國至秦漢,民羌人活動在岷山以北的地區,岷江、漢水、嘉陵江諸水源頭,而這壹帶也正是古三危之地。三苗的壹支被遷到三危去之後,壹部分融入了西戎,還有壹些繼續以苗、有苗存在。有苗氏在公元前11—前8世紀出現在岷江及嘉陵江之間,他們順著離嘉陵江不遠的漢水朝南遷徙,到達漢江中遊,建立了盧國。這些逾越千年後從三危遷回到故地的苗裔,已經濃濃地融入了西戎民羌的諸多習俗,他們和彜族、白族、土家族壹樣尊虎崇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