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四部是我國古代圖書的分類名稱 是指哪四類

四部是我國古代圖書的分類名稱 是指哪四類

我國古代圖書的分類名稱中,四部指將群書分為甲、乙、丙、丁或經、史、子、集四類。

1、晉荀勖將群書分為四部:六藝﹑小學為甲部;諸子﹑兵書﹑術數為乙部;歷史記載和雜著為丙部;詩賦﹑圖贊﹑《汲冢書》為丁部。

2、東晉李充加以調整,以五經為甲部,歷史記載為乙部,諸子為丙部,詩賦為丁部。

3、在唐初官修的《隋書·經籍誌》中,首次以經史子集四部命名分類,正式確立了四分法在古代目錄學中的地位。

4、在清朝編輯我國古代最大壹部叢書《四庫全書》時,將編輯過程中撰寫古籍提要按經史子集四部分類,匯編成《四庫全書總目提要》。這便是經史子集分類法的確立。

這種四部分類法自唐代至今已有壹千三百多年了,作為壹種傳統分類法,它在類分我國浩如煙海的古籍中起了相當大的作用。

擴展資料:

壹、四部確定時,隋誌中的分類方法如下

1、經:易、書、詩、禮、樂、春秋、孝經、論語、緯書、小學;

2、史:正史、古史、雜史、霸史、起居註、舊事、職官、儀註、刑法、雜傳、地理、譜系、簿錄;

3、子:儒、道、法、名、墨、縱橫、雜、農、小說、兵、天文、歷數、五行、醫方;

4、集:楚辭、別集、總集;(以上***四部四十類) 道經(附):經戒、餌服、房中、符箓;(均不列書目)佛經(附):大乘經、小乘經、雜經、雜疑經、大乘律、小乘律、雜律、大乘論、小乘論、雜論、記。 (道佛***十五類)

二、到了清代的四庫全書中,四部分類法又有了進壹步發展

1、“經部”指儒家的經典。經部之下又有小類。清代的《四庫全書》經部之下又分易、書、詩、禮、春秋、孝經、五經總義、四書、樂、小學十類。

2、“史部”即歷史,包括各種體裁的歷史著作。《四庫全書》史部之下又分正史、編年、紀事本末、別史、雜史、詔令奏議、傳記、史鈔、載記、時令、地理、官職、政書、目錄、史評等十五類。

3、“子部”包括政治、哲學、科技和藝術等類的書。《四庫全書》分為儒家、兵家、法家、農家、醫家、天文算法、術數、藝術、譜錄、雜家、類書、小說家、釋家、道家,***十四類。

4、“集部”收歷代作家的散文、駢文、詩、詞、散曲集子和文學評論、戲曲著作等。《四庫全書》分為楚辭、別集、總集、詩文評、詞曲等五類。

百度百科——四部

百度百科——四部書

百度百科——四部分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