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教也者長善而救其失者也的意思

教也者長善而救其失者也的意思

 教也者,長善而救其失者也意思:教育,也就是培養、發揚學生的長處,而補救、避免學生的短處。該句出自《禮記》中《學記》壹章,是世界歷史上最早專門論述教育和教學問題的文獻。

《學記》原文

  學記

戰國·樂正克

 發慮憲,求善良,足以謏聞,不足以動眾;就賢體遠,足以動眾,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學乎!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國君民,教學為先。《兌命》曰:“念終始典於學。”其此之謂乎!

 雖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是故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兌命》曰:“斅學半。”其此之謂乎?

 古之教者,家有塾,黨有庠,術有序,國有學。比年入學,中年考校。壹年視離經辨誌;三年視敬業樂群;五年視博習親師;七年視論學取友,謂之小成。九年知類通達,強立而不反,謂之大成。夫然後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說服而遠者懷之,此大學之道也。《記》曰:“蛾子時術之。”其此之謂乎!

 大學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宵雅》肄三,官其始也。入學鼓篋,孫其業也。夏楚二物,收其威也。未蔔禘不視學,遊其誌也。時觀而弗語,存其心也。幼者聽而弗問,學不躐等也。此七者,教之大倫也。《記》曰:“凡學,官先事,士先誌。”其此之謂乎!

 大學之教也,時教必有正業,退息必有居學。不學操縵,不能安弦;不學博依,不能安詩;不學雜服,不能安禮。不興其藝,不能樂學。故君子之於學也,藏焉修焉,息焉遊焉。夫然,故安其學而親其師,樂其友而信其道,是以雖離師輔而不反也。《兌命》曰:“敬孫務時敏,厥修乃來。”其此之謂乎!

 今之教者,呻其占畢,多其訊言,及於數,進而不顧其安,使人不由其誠,教人不盡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夫然,故隱其學而疾其師,苦其難而不知其益也。雖終其業,其去之必速,教之不刑,其此之由乎!

 大學之法:禁於未發之謂豫,當其可之謂時,不陵節而施之謂孫,相觀而善之謂摩。此四者,教之所由興也。

 發然後禁,則扞格而不勝;時過然後學,則勤苦而難成;雜施而不孫,則壞亂而不修;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燕朋逆其師;燕辟廢其學。此六者,教之所由廢也。

 君子既知教之所由興,又知教之所由廢,然後可以為人師也。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道而弗牽則和,強而弗抑則易,開而弗達則思。和易以思,可謂善喻矣。

 學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學也,或失則多,或失則寡,或失則易,或失則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後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長善而救其失者也。

 善歌者,使人繼其聲;善教者,使人繼其誌。其言也,約而達,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謂繼誌矣。

 君子知至學之難易,而知其美惡,然後能博喻,能博喻然後能為師,能為師然後能為長,能為長然後能為君。故師也者,所以學為君也,是故擇師不可不慎也。《記》曰:“三王四代唯其師。”其此之謂乎!

 凡學之道:嚴師為難。師嚴然後道尊,道尊然後民知敬學。是故君之所以不臣於其臣者二:當其為屍,則弗臣也;當其為師,則弗臣也。大學之禮,雖詔於天子無北面,所以尊師也。

 善學者,師逸而功倍,又從而庸之。不善學者,師勤而功半,又從而怨之。善問者如攻堅木,先其易者,後其節目,及其久也,相說以解。不善問者反此。善待問者如撞鐘,叩之以小者則小鳴,叩之以大者則大鳴,待其從容,然後盡其聲。不善答問者反此。此皆進學之道也。

 記問之學,不足以為人師,必也聽語乎!力不能問,然後語之,語之而不知,雖舍之可也。

 良冶之子,必學為裘;良弓之子,必學為箕;始駕馬者反之,車在馬前。君子察於此三者,可以有誌於學矣。

 古之學者,比物醜類,鼓無當於五聲,五聲弗得不和;水無當於五色,五色弗得不章;學無當於五官,五官弗得不治;師無當於五服,五服弗得不親。

 君子曰:“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約,大時不齊。察於此四者,可以有誌於本矣。”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後海,或源也,或委也,此之謂務本!

《學記》翻譯

 思想得合法則,又能求自輔,這種人足以小有聲譽而不足以感動民眾;能親近賢能之人又體察疏遠之臣,這種人能感動民眾,卻不能改變民心。所以君子要想感化民心,改變風俗,就壹定要從教育做起!

 玉不雕琢不成器,人不學習不明道。為此,古代仁君聖王建邦立國,治理民眾,壹定把教育放在首要地位。《尚書·兌命篇》說:“必須自始至終學習先王法典。”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雖有美好的菜肴,不吃,就無法明白其滋味;雖有高明的道理,不學,就不懂得其好處。為此,只有努力學習才能了解自己的不足,只有教導別人才能明白其中的困難。知道了自己的不足,就返回自身更努力地學習;懂得了困難,就能自我勉勵,加強學習。所以說,教育別人與自己學習是相互促進的。《兌命》說:“教,是學的壹半。”就是這個意思。

 古代教育,家族有塾,每黨有庠,每遂有序,天子都城及諸侯國都也都有學。每年有孩子入學,隔年考核壹次。第壹年,看離析句讀,辨析經義;第三年,看專心學業,親善朋友;第五年,看廣博學業,敬師愛友;第七年,看講論學說大義,明白擇友取人:這叫做“小成”。第九年,要求達到義理事類,通達無疑,特立獨行,不違師教:這叫做“大成”。那樣,才足以教化民眾,改變風俗;親近者心悅誠服,疏遠者懷念感恩:這叫“大學之道”。《記》中曾說:“螞蟻的幼子,從小學習銜泥築巢,終於累成小土堆。”就是這個意思。

 大學入學之始,教以朝進天子及祭祀先聖先師的基本禮儀,從而培養謙虛恭敬之心;誦習《詩經·小雅》頭三篇,使學生體味君臣相互慰勉的心情;先生講學以擊鼓為號,發篋出書,培養學生恭敬劃壹的良好習慣;設立鞭撲等具,為了樹立教育的威嚴,使學生嚴肅認真;未經夏季禘祭,天子、諸侯不視學考察,便於學生有充裕的時間優遊其情誌;教師時時觀察學生而少丁寧告誠,是讓學生用心思考;先生設席講學,如有疑,應由年長者發問,而年幼者只聽而不問,這是為了體現學必循序漸進而不跳躍躐等。這七項,就是大學之教的基本步驟。《記》中有雲:“凡是教學,學為官者,必先教以居官之事:學為士者,必先教以為士之誌。”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最理想的教育是,在校按正當的典籍進行,離校後始終遵循不疑。這猶如不練習弦上操作手法就不能演奏琴瑟,不學習比興之法就不能作詩明誌;不學習雜事就不能理解和實踐各種禮儀;同樣,不喜歡自己的學業,就不可能以學為榮。所以,君子對於學業,總是致力於情誌的修養,技藝的修習,居處的嚴謹,交遊的端莊。做到了這些,就能專心於學而敬愛師長,親愛朋友而信守道義,因而即使離開他的老師和朋友也不會背離老師的教導。《兌命》說:“專心、漸進而又及時領悟,那他的學業就會有成就。”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如今有些教師,只看著簡冊高誦長吟,又反復設問,解釋繁密重復。這樣進修學業不顧學生是否理解領悟,教師要求學生不是真心誠意,教育學生不能盡其材質之長。那樣的教育已經違背情理,其要求必然產生違抗。如確是那樣,就必然使學術隱微而學生怨恨其師,苦於學業之難而沒有體會到學習的益處。這樣,即使學完畢業,其遺忘拋棄壹定很快。教育的不顯彰不發展,其原因就在於此吧?

 最好的教育方法是,禁止於發生之前,這叫預防;當需要教學時教育,這叫及時;教學不超越等級次序,這叫循序;相互觀察,取人之長,這叫觀摩。這四個方面,就是教育所以興旺的原因。

 事情已經發生,然後予以禁止,勢必心懷抵觸而不能承受;時機已過然後學習,必然艱苦加倍而難以收效;施教雜亂而不講次序,勢必學業壞而不能成功;獨學無友,不能切磋,勢必孤陋寡聞,學業難進;結成朋黨,相互隱私護短,必然違背師教;行為邪僻,品行不端,必然是荒廢學業,玷辱學說。這六個方面,就是教育衰敗的原因。

 君子既懂得了教育所以興旺的原因,又明白了教育所以衰敗的原因,然後就可以做老師了。君子的教育,是引導而不強拉,勉勵而不挫傷,啟發而不說盡。引導而不強拉,師生之間就融洽;鼓勵而不挫傷,學生就會感到容易接受;啟發而不說完,就能促進學生思考。師生和諧,學有信心而又促進思考,可以說是很完善的教育了。

 學生往往有四種失誤,老師必須明了。人們求學明道,有的人失於貪多求全,有些人失於孤陋寡聞,有些人失於輕忽隨便,有的人失於固步自封。這四種情況,各人的心情是不同的。教師只有明白學生的心意,然後才能補救他的不足。教育,也就是培養、發揚學生的長處,而補救、避免學生的短處。

 善於唱歌的人,能讓人情不自禁地學著唱;善於教育的人,也能使人自願主動地學著他的誌趣。教師的言語,簡約而意義顯達,含蓄而情意深長,設譬不多而意義明白,這樣,就能讓人繼承其誌趣。

 君子只有懂得最高境界的難與易、美與醜,然後才能廣喻博曉;能廣喻博曉,然後才能做老師;能做老師,然後才能做官長;能做官長,然後才能做君王。所以,學為人師就是學為人君。為此,選擇老師不可不慎重。古《記》說:“虞夏商周三王四代所以至治就在於重視師道。”說的不就是這個意思嗎?

 教育最根本的道理,難在尊敬老師。因為,只有敬重老師,才能確信老師所傳之道;只有確信老師所傳之道,才能使庶民百姓都重視教育。為表示對老師的尊敬,君王不把臣下看作臣下的有兩種人:壹是當此臣擔任祭祀之代受祭者的時候,就不把他看作臣下;二是此臣是老師,就不把他看作臣下。大學的禮法是:即使對天子講學,老師不居北面臣位,而居面西之主位,而天子居賓位,這就是為了表示對老師的敬重。

 善於學習的人,老師輕松而效果加倍,而又歸功於老師;不善學習的人,老師辛苦而效果減半,而又怨恨於老師。善於提問的人,總是像攻治竹木,先治容易的地方,然後攻治關節處。經過長久努力,就能相互愉悅地解決疑難。不善提問的人與此相反。善於回答別人提問的,好像撞鐘,撞得重則聲音大些,撞得輕則聲音小些,就在不慌不忙中解決了疑難。不善於回答的則相反。這些都是進德修業的基本原則。

 僅能記誦雜說而未能創新發揮的人,不能擔任教師。這種人,必待學生發問而依問為說,就是說了仍不能讓學生明白和領悟。對這種教師,辭退是應該的。

 陶瓷工的孩子,常做用獸皮拼合的遊戲;制弓工的孩子,常做用柳枝曲成弓形的玩具。訓練小馬拉車,與大馬拉車順序相反,讓小馬在車後跟著跑。君子觀察這些生活現象就可有誌於教學了。

 自古以來,教與學都必須運用歸類比較、綜合分析的方法。譬如,鼓聲並不屬於宮商五音之壹,但沒有鼓聲五音就不能和諧協調;水色並不分紅黃藍黑,但沒有水則五色無法彰顯;學問本身並不確指視聽言貌思,但不學則五官難以得正;老師對人倫而言,並不屬於哪壹服,但如沒有老師教導,則人倫親疏難以用喪服顯示。

 君子說:“最基本的德行不分職位高低,最高的理論不受形器限制,最大的信用不必文字約束,天地時令萬物生死消長不可能整齊劃壹。深刻體察這些道理,就能使人努力務本,有誌於學了。”從前三王五帝祭祀名山大川,總是先祭河後祭海,因為河是海的本源,海是河的歸宿。這就叫做務本。

《學記》註釋

 1、發:發布。慮:謀劃。憲:法令。

 2、謏(xiǎo):小,有聲音。

 3、動:觸動,感動。

 4、就賢體遠:親近賢能之士,體察疏遠之臣。

 5、化:教化。

 6、道:指儒家之道。

 7、建國君民:建立邦國,治理民眾。

 8、兌(yuè)命:《尚書·商書》中的壹篇,今作悅命。兌,同“說”,指的是殷商時期的賢相傅說。命, 《尚書》中的壹種文章體裁,內容主要是君王任命官員或賞賜諸侯時發布的政令。

 9、念終始典於學:要自始至終學習先王法典。

 10、其此之謂乎:大概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吧。其,表示推測。

 11、雖:即使,雖然。嘉肴(yáo):美味的菜。嘉,好、美。肴,用魚、肉做的菜。

 12、弗:不。食:吃。旨:甘美。

 13、至道:最好的道理。至,達到極點。

 14、是故:所以。

 15、困:不通,理解不了。

 16、自反:反省自己。

 17、自強(qiǎng):自我勉勵。強,勉勵。

 18、教(jiào)學相長(zhǎng):意思是教和學互相促進。教別人,也能增長自己的學問。

 19、斅(xiào)學半:教人是學習的壹半。斅,壹作“學”。

 20、塾:私塾。

 21、黨:五百家為黨。庠(xiáng):設在黨中的學校。

 22、術(suì):通“遂”,壹萬兩千五百家為遂。序:設在遂中的學校。

 23、學:設在國中的太學。

 24、比年:每年。

 25、中年:隔壹年。

 26、壹年:初入學壹年之後。離經:明句讀。辨誌:析經義。

 27、敬業:專心學業,敬重師長。樂群:友善朋友,切磋***學。

 28、博習:廣博學習。親師:親善師友。

 29、論學:講論學說大義。取友:明白擇取友人。

 30、知類:知義理事類。通達:通達無疑。

 31、強立而不反:特立獨行,不違師教。強立,堅強的意誌。

 32、大學:聖賢之學或成人之學。大,贊美詞。

 33、記:書名。前人之記,具體無可考。

 34、蛾(yǐ):通“蟻”。術:學習,效法。

 35、皮弁(biàn):天子或士的禮服。祭菜:以蘋藻之類祭先聖賢師。

 36、宵雅:即小雅。肄(yì):誦習。

 37、篋(qiè):竹箱。

 38、孫:通“遜”,順,按次序。壹說恭敬。

 39、夏(jiǎ)楚:體罰學生用的木條。夏,山榎。楚,荊條。收:約束。威:儀容舉止。

 40、蔔:占蔔。禘(dì):大祭。

 41、觀而弗語:此言教師對學生應時時觀察而少丁寧告語。

 42、幼者聽而弗問:此謂先生設席講學時,有疑而問,則由長者,幼者只聽勿問。

 43、躐(liè):超越。

 44、倫:綱要。

 45、官先事:學為官者,先教以居官之事。

 46、士先誌:學為士者,先教以為士之誌。

 47、時教:適合於當時實際需要的教學。正業:正式的典籍。

 48、退息:離開學校時。居學:始終遵循不渝的學說和思想。

 49、操縵(màn):弦上的基本操作方法。

 50、安弦:演奏樂章。

 51、長(zhǎng)善:培養、發揚學生的長處。

 52、繼其誌:繼承發揚其誌趣。

 53、約而達:簡約而顯達。

《學記》賞析

 《學記》專門對教育與政治的關系、學制、學校管理和教育教學原則方法等有關教育理論與實踐的問題,做了比較系統而精辟的概括和理論上的闡述,含有豐富的教育思想。

 文章闡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學的制度、原則和方法,教師的地位和作用,教育過程中的師生關系以及同學之間的關系,比較系統而全面地總結和概括了中國先秦時期的教育經驗。其文言簡意賅,喻辭生動,文勢流暢,具有壹定的藝術性。

《學記》創作背景

 《學記》是《禮記》中的壹篇,其成書年代大約為公元前四世紀至公元前三世紀。據郭沫若考證,其作者可能是孟子的學生樂正克。顧樹森支持郭沫若的說法,認為“《學記》是寫作於戰國後期而為樂正子壹派儒者的作品,它是繼承思孟壹派的觀點而從性善出發的,可能是孟軻弟子樂正克所作”。高時良也同意這種看法,認為《學記》是“戰國時期的作品,具體時間在戰國後期。

《學記》作者介紹

 樂正克(約公元前300—前200年),姓樂正,名克,戰國時魯國人,思孟學派的重要人物,孟軻的學生。他是以職業為姓,他的祖先是學官。樂正克是深得孟軻信任的高才生。戰國時代儒分為八,其中壹派就是“樂正氏之儒”。由此可知,樂正克在戰國時代是壹位很有影響的人物。

參考文獻:

1、潛描金 譯註.學記[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

2、溫儒敏總主編.語文(八年級下冊)[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3、高時良.學記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