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於姬姓
源於姬姓,出自周王朝時期周厲王之子姬靜,屬於以謚號為氏。據史籍《風俗通義》記載,上古周王朝時期,姬靜是西周君王周厲王姬胡之子,周厲王在位時被立為太子。周厲王執政時期(公元前878~前841年),橫征暴斂,加重了對勞動人民的剝削,同時還剝奪了壹些貴族的權力,任用榮夷為卿士,實行“專利”,將社會財富和資源壟斷起來。因此,招致了貴族和國內平民的極大不滿。周厲王還不斷南征荊楚,西北方面又出征遊牧部落,西北戎狄特別是獫狁不時入侵。周厲王與周邊的其他民族也有矛盾。曾臣服於周的東南淮夷不堪承受壓榨,奮起反抗。周厲王為壓制國人的不滿,任用衛巫監視口出怨言的人,發現就立即殺死,這些舉措引得國內各項矛盾愈來愈尖銳。
周厲王十八年(公元前841年),終於引發了國人暴動,人民包圍了王宮,周厲王倉皇逃出鎬京,越過黃河逃到周朝邊境之地彘邑(山西霍縣)不敢回朝,最後於周公***和十四年(公元前828年)死於彘邑。周厲王出逃後,周召公(召穆公虎)、周公(周定公)管理朝政,史稱“***和執政”。自周厲王十八年(周公***和元年)開始,中國有了明確的紀年歷史。在周厲王十八年國人發生暴動時,太子姬靜倉皇逃入周召公府宅避藏,結果被國人們發現,趕來包圍了府宅,要周召公把他交出來。周召公盡力勸說國人饒恕太子,國人在激憤之下擁入宅中搜捕。周召公趕入內室,將自己的兒子與太子對換了服裝,忍痛將兒子推出來交給了國人。國人們不辨真假,當即將假太子殺死後離去。姬靜就冒充周召公的兒子生存了下來。周厲王逝世後,周公、召公利用神靈迷信平服了眾怒,扶持姬靜繼位。姬靜在位四十六年,逝世後的廟號為宣王,史稱周宣王。其支庶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謚號為姓氏者,稱宣氏,史稱宣氏正宗。
姬姓宣氏族人大多尊奉周宣王姬靜為得姓始祖,且不與子姓宣氏合譜;
宣姓源於子姓
源於子姓,出自春秋時期宋國國君子力,屬於以帝王賜號為氏。據史籍《風俗通》記載,春秋時期,宋國有個國君叫子力,在位十九年,是為宋宣公。子力在執政期間以知人善用著稱。他臨死前,不傳君位給兒子與夷,而傳位給弟弟子和,並說:“父死子繼,兄死弟及,天下通義也。”在周平王姬宜臼四十二年(公元前729年)宋宣公去世後,周平王追加給他壹個非常好的封號“宣”,史稱宋宣公。在宋宣公的後裔子孫中,有取先祖謚號為姓氏者,稱宣氏,世代相傳至今,亦稱宣氏正宗。
子姓宣氏族人大多尊奉宋宣公子力為得姓始祖,且不與姬姓宣氏合譜。
宣姓源於謚號
源於姬姓,出自起源於春秋時期魯桓公的五世孫叔孫僑如,屬於以謚號為氏。據史籍《通誌·氏族略·以謚為氏》中記載,春秋時期,魯桓公姬允的第五世孫叫叔孫僑如,他是魯成公姬黑肱執政時期的著名上大夫。叔孫僑如在魯成公二年(公元前589年)率軍參與了著名的“鞍之戰”,在魯成公三年(公元前588年)率軍鎮壓了反叛不服的“棘”並奪取汶陽,在魯成公五年(公元前586年)會晤晉國大夫晉荀秀,在魯成公六年(公元前585年)秋季率軍攻伐宋國,在魯成公八年(公元前583年)冬季會晤晉國大夫士燮,在魯成公十壹年(公元前580年)秋季出使齊國,在魯成公十四年(公元前587年)娶齊國女姜氏,在魯成公十五年(公元前586年)冬季再次會晤晉國大夫士燮,等等,是壹位文武全才,並擅長在各諸侯大國之間進行外交活動的著名魯國政治家。魯成公十六年(公元前585年),叔孫僑如試圖除掉罷持朝政的權臣季孫氏、孟氏兩家族,但後來因組織不縝密而失敗,被驅逐出境,出奔齊國,後至衛國為卿,後逝世於異國他鄉。但由於叔孫僑如在生前對魯國、晉國、衛國、齊國等諸侯國皆有功勞,因此在他逝世後,依然被周簡王姬夷追謚為“宣”,史稱宣伯。
在叔孫僑如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的謚號為姓氏者,稱宣氏,世代相傳至今。
宣姓源於職業技能
源於職業,出自春秋時期駕禦車輛之官,屬於以職業技能為氏。宣,全稱為“宣矩”,最早是距離單位,後成為周王朝時期的壹種職業技能考評標準,進而演變為官稱。“壹矩”,就是古代車輪的周長之距離,而“壹宣”就是半矩,也就是半個車輪周長的距離,是兩周時期的距離法度。能夠熟練地駕禦馬車、牛車,令其行止於壹宣之內,堪稱最優秀的馭手,因此,“宣”成為評價駕禦者技能的標準,最優秀的馭手即稱“宣”、或“宣人”。這在典籍《周禮·冬官考工記》中有記載:“車人之事,半矩謂之宣。”
在“宣”、或“宣人”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職業技能、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宣氏,世代相傳至今。
宣姓源於職業稱謂
源於職業,出自春秋時期專業制玉工匠,屬於以職業稱謂為氏。宣,實際上是“瑄”,古代指大型完整的玉璧。在上古時期,上好的玉璧都是圓型的,其中直徑大於六寸者,稱作“瑄”,為國寶,要由技藝精湛的玉工制作,其稱為“瑄工”、“瑄人”。在典籍《爾雅·釋器》中記載:“璧大六寸,謂之宣。”後世的郭璞在註釋《漢書》時更明確地指明:“瑄,瑄玉是也。瑄、宣同。”
在“瑄工”、“瑄人”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職業技能、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瑄氏。古代“瑄”、“宣”二字通義,因有簡筆為宣氏者,世代相傳至今;
宣姓源於地名
源於地名,出自秦、漢時期古宣州,屬於以居邑名稱為氏。宣州,是秦、漢時期的吳國地名,到了晉太康二年(公元281年)置為郡,治所在宛陵(今安徽宣城)。隋文帝楊堅滅南朝陳之後,改南豫州置宣州。到了唐朝時期,唐太宗李世民改宣州為宣城郡。在唐朝歷史上,廢州存郡則為宣城郡,廢郡存州則為宣州,但皆不離其地。南宋孝宗趙昚(趙慎)乾道二年(公元1166年),改升宣州為寧國府。民國元年(公元1912年)改為宣城縣。
在古宣州之地的住民中,有在戰亂紛疊的年代中以居邑名稱為姓氏者,以備親裏聯絡,遂稱宣氏,世代相傳至今。該支宣氏姓源繁復,不可壹論。[1]
宣姓遷徙分布
編輯
宣氏或是典型的漢族姓氏,但屬於多源流姓氏群體,人口總數在中國的大陸和臺灣省均未進入百家姓前三百位,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為第壹百七十八位門閥;
宣氏主要出自古代君王、貴族的謚號;
“宣”在古代世帝王和諸侯較常見的謚號,是古代謚法之壹,凡是君主、貴族、大夫者壹生“善聞周達”,逝世後便謚稱作“宣”。如周宣王、宋宣公等,都是“善聞周達”之君,所以他們的後代都以先祖謚號為姓氏。其中比較著名的是周宣王的後代,取宣字為姓氏,是宣氏最早的起源。春秋時期,魯桓公的五世孫,魯國大夫孫僑如死後謚號也為“宣”,他的後代用謚號為姓氏,也稱宣氏。
宣氏族人早期主要在河南、陜西、山東等地居住,漢朝以後在東郡(治今河南濮陽)、始平郡(今陜西興平)形成望族。
隨著戰亂和遷徙等原因,宣氏族人逐步在東南沿海地區播遷,在浙江寧波、嘉興、諸暨,安徽無為、合肥、天長、蕪湖、宣州,江蘇江陰等地均有分布。[2]
宣姓家譜文獻
編輯
宣姓郡望始平郡
江蘇江陰暨陽大部鄉宣田宣氏宗譜四卷,(民國)宣鉅誥纂修,民國十七年(公元1928年)積慶堂木刻活字印本三冊。到2009年1月為止,仍然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
江蘇江陰開化魯村水口宣氏宗譜三卷,(清)宣漢雲、宣元愷等修,清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永恩堂木刻活字印本壹冊。到2009年1月為止,仍然被收藏在浙江省圖書館。
江蘇江陰暨陽開化宣氏宗譜六卷,(民國)宣祥夫修,鄭佳燾纂,民國三十八年(公元1949年)永思堂木刻活字印本六冊。到2009年1月為止,仍然被收藏在哈爾濱師範大學圖書館、浙江省圖書館。
浙江鄞縣馬湖宣氏宗譜四卷,首壹卷,(民國)蔣國權纂修,民國十八年(公元1929年)積善堂木刻活字印本壹冊。浙江省寧波市天壹閣文物管理所。
浙江德清武康宣氏宗譜二卷,(清)宣學文、宣永標等纂修,清光緒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木刻活字印本。到2009年1月為止,仍然被收藏在浙江省德清縣清退辦公室。
江蘇江陰暨陽宣氏宗譜,(民國)宣桂鶴等修,民國十五年(公元1926年)光裕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冊。
浦江雲陽宣氏宗譜,(清)宣思林等纂,清同治八年(公元1869年)木刻活字印本五冊。
浦江雲陽宣氏宗譜十二卷,(民國)宣正喜等纂,民國四年(公元1915年)木刻活字印本十壹冊,到2009年1月為止僅存第二~十二卷。
浦江雲陽宣氏宗譜十二卷,(民國)宣藎臣等纂,民國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冊,到2009年1月為止僅存第壹~二卷、第五卷、第十二卷。
浙江上虞古虞宣氏宗譜,著者待考,民國八年(公元1919年)崇德堂木刻活字印本壹冊,到2009年1月為止僅存第三~四卷。
浦江雲陽宣氏宗譜,(清)宣正銘等纂,清光緒十年(公元1885年)木刻活字印本七冊,到2009年1月為止僅存第二~三卷、第五卷、第九卷。
浦江雲陽宣氏宗譜,(清)宣凰山等纂,清道光九年(公元1829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冊。
江蘇暨陽大部鄉宣田宣氏宗譜四卷,(清)宣天瑞等修,清道光二十四年(公元1844年)積慶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冊。
江蘇暨陽宣氏宗譜,著者待考,民國十七年(公元1928年)積慶堂木刻活字印本壹冊,到2009年1月為止僅存第二卷。
江蘇暨陽宣氏宗譜兩卷,(清)宣中禮纂修,清道光二十六年(公元1846年)余慶堂木刻活字印本壹冊,到2009年1月為止僅存第二卷。
江蘇暨陽宣氏宗譜,清朝年間永思堂木刻活字印本兩冊,今僅存第二卷、第四卷。
江蘇暨陽善溪宣氏宗譜,(清)宣鶴千等纂,清鹹豐二年(公元1852年)木刻活字印本七冊,到2009年1月為止僅存第壹卷、第三卷、第五~六卷、第八卷、第十~十壹卷。
江蘇暨陽善溪宣氏宗譜,(民國)宣繼善等纂修,民國八年(公元1919年)繼述堂木刻活字印本六冊,到2009年1月為止僅存第六卷、第十三卷、第十六~十八卷。
江蘇暨陽厚溪宣氏宗譜,(民國)宣炳森等纂,民國十壹年(公元1922年)孝思堂木刻活字印本五冊。
江蘇暨陽善溪宣氏宗譜二十二卷,(民國)宣必壽纂,民國三十四年(公元1945年)繼述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二冊。
江蘇暨陽厚溪宣氏宗譜,(清)宣大備等纂修,清道光十七年(公元1837年)孝思堂木刻活字印本。
安徽無為縣濡湏宣氏宗譜,(清)宣祝三等纂修,清光緒六年(公元1880年)鰲桂堂署字號木刻活字印本,到2015年3月止僅存八冊,卷二與卷三各壹冊,卷四、五、七各二冊。
宣姓郡望堂號
編輯
宣姓郡望
東郡:東郡始建於秦始皇五年(庚申,公元前242年),取原魏國之地置東郡,包括河北大名府、山東東昌府、及長清縣以西壹帶地區。西漢時期因之,治所在濮陽縣(今河南濮陽),其時轄地在今河南省南部仆陽縣及山東省東西部壹帶地區。東漢初其平中嘗治武陽,臧洪為太守,又治東武陽。西晉朝時期廢黜,東晉朝復置,在今河南滑縣東部。北魏王朝徙治至滑臺(今河南滑縣),隋朝初期廢黜,後曾以兗州為東郡,此兗州是由滑州(今河南滑縣)改名而成,並非今山東省之兗州。南朝宋國再置東郡,在河南陳州府境。
濮陽郡:濮陽古為帝丘;春秋時期衛國軒都,因地在濮水之北,故名,地在今河南省濮陽西南,古黃河南岸。秦、漢之際為濮陽縣,屬東郡,其時轄地在今河南省濮陽縣。漢、魏時期為東郡治所。晉朝時期改東郡置國,西晉末期改郡,並分濟陰郡之壹部分給濮陽郡,治所均在古濮陽。北魏時期移濮陽郡治所於鄄城(今山東省鄄城北)。隋朝時期改為濮州,其時轄地在今河南省渭縣、濮陽市、範縣、山東省濮州縣、郭城縣壹帶地區。唐朝時期濮州濮陽郡治所均在鄄城。五代後梁、後晉夾河苦戰,晉王李存助建德勝二城。其後德勝北城為濮陽,就在黃河邊上。濮陽壹帶是黃河河道變動頻繁之處,宋、金之際,黃河主流南趨,濮陽便遠離黃河。
始平郡:西晉時期置郡,治所在槐裏(今陜西興平),其時轄地在今陜西省興平市壹帶地區。
宣城郡:即古宣州,是秦、漢時期的吳國地名。宣城郡始建於晉朝,西晉朝太康二年(辛醜,公元281年)從原丹陽郡中分出來置為郡,治所在宛陵(今安徽宣城),轄十壹縣。轄境包括今繁昌、南陵、青陽、池州、石臺、太平、涇縣、寧國、廣德等地。南宋孝宗趙昚(趙慎)乾道二年(丙戌,公元1166年),改升宣州為寧國府。民國元年(壬子,公元1912年)改為宣城縣。1952年1月,宣城專區撤銷,轄縣並入新成立的蕪湖專區。1980年2月,蕪湖地區改名宣城地區。1982年4月,行署機關移駐宣城。1987年8月15日,經國務院批準,撤銷宣城縣,設立宣州市。2000年6月25日國務院批準:撤銷宣城地區和縣級宣州市,設立地級宣城市;宣城市設立宣州區,以原縣級宣州市的行政區域為宣州區的行政區域,區人民政府駐疊嶂中路。2000年12月,正式撤市設區。2001年2月正式掛牌成立。
宣姓堂號
始平堂:以望立堂。
東郡堂:以望立堂。
濮陽堂:以望立堂。
宣城堂:以望立堂。
宣姓字輩排行
編輯
安徽宣城宣氏字輩:“錫之恒善以守幫國五世其昌耐維有慶”。
安徽肥東宣氏字輩:洪武移民後宣壩7~14世“承士大正誌光宗式”,15~44世“錫之恒善以守幫國永保其昌乃為有慶繼世滋榮孝友同敦百川歸壹克蕃”;“仁義禮智信傳家正典長孝賢登世德紹記永芬芳”。
安徽舒城宣氏字輩:“自立開大道秉德振家聲”。
安徽無為宣氏字輩:“文學著榮光 可以定家邦 裕後承前業 永遠錫禎祥”。
山東鄆城宣氏字輩:“寶士輝昌運茂苓兆景福探本樂陵遠衍流巨野長”。
宣氏壹支字輩:“仕永龍國文弘思於朝嘉基開光大世繼昌明”。
宣氏壹支字輩:“光世夕之恒守”。
宣姓家族用聯
編輯
宣姓四言通聯
宣王衍派;濮陽望族:全聯典指宣氏的得姓源流和郡望。
才推人表;德重主知:上聯典指南宋朝時期的慶元府人宣繒,年輕時在太學讀書,因成績優異而做官,歷任太學博士、秘書省校書郎、參知政事(宰相),後官觀文殿大學士。下聯典指東漢朝時期的雲陽人宣秉,字巨公,王莽曾征他做官,他不去。劉秀建東漢,任他為禦史中丞。生活極為儉樸,劉秀曾到他家,為之嘆息,賜給他布帛帷帳等物。後官大司徒。
巨公高節;南仲巖棲:上聯典指東漢朝時期的宣秉,字巨公,少有高節,王莽征而不至。下聯典指宋朝時期的宣明,字南仲,隱於長汀城南五裏的巖洞間。
宣姓五言通聯
詩壇留雅韻;畫苑耀長輝:上聯典指明朝時期的惠州府同知宣昶,字汝昭,嘉定人。授經裏中,邑之治詩者多出其門。以鄉貢謁選,得惠州府同知,以廉惠稱。下聯典指宋朝時期的畫家宣亨,汴人。精花鳥。宣和中,久在畫院。入蜀時,徽宋留之。
學士謚忠靖;司徙稱巨公:上聯典指宋朝時期的大學士宣繒,慶元府人。嘉定中,拜參知政事,以觀文殿大學士致仕卒。謚忠靖。下聯典指東漢朝時期的大司徙審理秉,雲陽人。字巨公。少修高節。光武初征拜禦史中丞。性儉約,帝幸其舍,見而嘆曰:“楚國二龔,不如雲陽宣巨公。”即賜以而帛帷帳什物。後拜大司徒。
政績號廉惠;武功封南安:上聯典指明朝時期的惠州府同知宣昶。下聯典指漢朝時期的將領宣虎,因功勛卓著,封南安侯,卒謚嚴。
宣姓七言通聯
帝有仁後成元佑;民無冤辭夥俊才--上聯典指宋朝時期的宋英宗之後宣仁皇後,毫州人。下聯典指明朝時期的息縣知宣仲庸,優於政事,民無冤辭,尤留心學校,勉勵生徒,成材頗多。
宣姓十言通聯
預定策功,高爵追封上國;會同獨坐,芳名丕顯京師--上聯典指宋朝時期的文殿大學士宣繒的事典。下聯典指東漢朝時期的大司徙審理宣秉事典。[1]
宣姓歷史名人
編輯
宣珍之
唐朝狀元,浙江義烏暨陽善溪宣氏宗譜之第壹代祖,唐宋八大家之首韓愈為唐貞元年間狀元學生宣珍之寫過文章,稱贊他之為人。宣氏家族於唐宋兩朝多人中進士為官,曾與柳宗元、曾鞏、歐陽修、王安石、蘇軾、文天祥等同朝為僚,他們都為吾族祖先寫過傳。
宣贊
男,原是宋代蔡京手下的壹名武官。梁中書在大名府向蔡京告急,宣贊推舉關勝領兵前往圍剿梁山,宣贊和郝思文為副將。關勝被捉住,宣贊、郝思文也被捉住,三人壹同歸順梁山。宣贊排梁山好漢第四十位,居馬軍小彪將兼遠探出哨頭領第三。隨宋江征討方臘時陣亡。
宣嗣宗
明代中書舍人。
宣溫
字彥學。明朝會稽人。勤奮好學,精通經史,洪武中被詔,上詢以治國之道,被授之為四川參政。
宣俠父
原名堯火,號劍魂,浙江諸暨人。民國九年( 1920 年)在臺州浙江省立甲種水產學校畢業後,赴日本留學,入北海道帝國大學習水產專業,著有《西北遠征記》、《入伍前後》。
宣中華
(1898 ~ 1927) ,字廣文,浙江省諸暨牌頭人,曾受到列寧的接見。 中***烈士 。 1924 年 1 月 10 日,加入中國***產黨,先後當選為浙江省黨部執行委員會常務委員兼中國國民黨浙江省黨部黨團書記,負責省黨部的全面工作。 1927 年 4 月 17 日深夜,在上海龍華英勇就義。
宣永光
筆名“瘋話老宣” ,三十年代,四川的李宗吾與北京的老宣,可謂中國文壇的兩位奇人怪傑,是中國現代文壇的春秋魔筆,現代史上的瘋妄鬼才。當年壹部《妄談》,曾令讀者嘩然,掀起軒然大波;緊接《瘋話》又出,半月內壹連四版,售出萬冊,壹時洛陽紙貴。民國時期有三部奇書引起軒然大波,即《妄談瘋話》、《百弊放言》、《宗吾臆談》,部部行銷數十萬冊,國人爭相傳閱,以讀此三部奇書為時尚。 宣永光 是 繼魯迅之後中國最著名的雜文作家之壹, 1960 年去世。
宣鐵吾
(1896 ~ 1964),本縣小東鄉高等小學畢業,陸軍大學甲級將官班第二期畢業。其父為蔣介石青年時代拜把兄弟,故蔣視其為子侄。曾任紹興國恥圖雪會幹事,杭州印刷工人俱樂部執行委員長,杭州青年協作會委員
宣鐵吾將軍
等。1923年到廣州,入陸海軍大元帥府衛士隊任衛士,曾加入中***。1924年1月由沈定壹(國民黨浙江省黨部主任)、倪憂天(杭州文化印書局經理)介紹加入國民黨。同年春由胡公冕、徐樹桐保薦報考黃埔軍校。同年5月入黃埔軍校第壹期第四隊學習,畢業後任黃埔軍校教導壹團排長,國民革命軍第壹軍第壹師連長,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部憲兵營長,參加兩次東征和北伐戰爭。大革命失敗後,脫離中***組織關系,但因對清黨和大屠殺不滿,脫離部隊,往青島任青島市航務局科長,市政府土地局第四科科長,青島憲兵司令部團長。1928年春任杭州軍官訓練班第三大隊大隊長,同年冬並入中央軍校第七期,仍任大隊長。兼任中央軍校國民黨特別黨部籌備委員。不久轉任南京國民政府警衛團團長,中央警衛軍第二師參謀長。1932年1月任第五軍第八十八師參謀長,參加“壹二八”淞滬抗戰。同年底任復興社中央幹事會幹事。1933年起任軍事委員會委員長侍從室侍衛長,國民政府警備司令部參謀長,復興社特務處骨幹成員,浙江省政府保安處處長兼杭州警備司令。1936年10月授陸軍少將。抗日戰爭爆發後,任浙江省保安司令部副司令、司令.浙江抗敵自衛團副總司令。浙江戒嚴司令,浙江防空司令.並兼任金蘭、紹興戒嚴司令和浙江省保安縱隊司令,三青團浙江省分團主任、幹事長。1938年春,其基本部隊改編為陸軍預備第十師,任師長。1939年2月任第三戰區第十集團軍第九十壹軍軍長。兼錢塘江北岸守備司令。1943年2月當選三青團第壹屆中央監察會監察。同年8月赴重慶任軍委會侍從室侍衛長,國民政府財政部緝私署署長。1945年8月,陸大將官班畢業,任中央訓練團上海分團主任,後任上海市警察局長兼淞滬警備司令部中將司令。1948年9月授陸軍中將,任綏靖公署副主任,浙江省政府委員,京滬杭警備總司令部副總司令。1949年夏往香港定居,後轉赴臺北,曾任南山工商職業學校常務董事。1964年2月6日病逝。臺灣出版有《黃埔壹期宣鐵吾將軍紀念集》等。
宣秉
字巨公;馮翊雲陽人,著名東漢大臣。
宣虎
著名漢朝將領。因功勛卓著,封南安侯,逝世後謚號為“嚴”,史稱嚴侯。
宣明
字南仲;汀洲人,著名宋朝隱士。
宣繒
慶元府人,著名南宋大臣。
宣亨
汴涼人,著名宋朝畫家。
宣昶
字汝昭;嘉定人,著名明朝大臣。
宣仲庸
著名明朝清吏。
宣鼎
字子九、又字素梅,號瘦梅、又號邋遢書生、金石書畫丐;安徽天長人。著名晚清小說家、戲劇家、詩人、畫家。
宣澍甘
(1858-1910),譜名懋甫,號時生,字雨人,惜陰堂主人,浙江諸曁人。清末著名學者、文學家、文字學家、書法家、教育家。文學著作《二度梅》、《金蘭筏》。學術著作《說文聲母歌括》,該書於2007年在《說文解字研究文獻集成》(作家出版社)中再版。傳世書法見《梅領課子圖》(西泠出版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