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鶡冠子》簡介

《鶡冠子》簡介

 《鹖冠子》的著者,相傳為戰國時楚國隱士。據《隋誌》註雲:“楚之隱人。”《漢誌》註雲:“楚人,居深山,以鹖為冠。”其姓名不詳,號稱鹖冠子。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鶡冠子》簡介,歡迎閱讀與收藏。

 《鹖冠子》傳為戰國時楚國隱士鹖冠子所作。其人居深山,以鹖為冠。風俗通義雲:「古賢者鹖冠子之後有冠氏。」《漢書藝文誌》著錄壹篇,列之於道家。並雲﹕「楚人,居深山,以鹖為冠。」《隋書經籍誌子道家類》及《舊唐書經籍誌子錄道家類》、《新唐書》及《宋史藝文誌》皆著錄三卷,篇數較前增多,疑為漢後附益所致。

 本書內容以老子道德之說為主,雜以刑名之學。劉勰、韓愈稱頌其文,柳宗元則稱言盡鄙淺,為好事者所偽托。今存宋陸佃《鹖冠子解》三卷十九篇。清王人俊輯《鹖冠子佚文》壹卷,見《經籍佚文》。有近人吳世拱《鹖冠子吳註》、張金誠《鹖冠子評註》。

 自唐以來歷代學者對《鹖冠子》這部書持種種質疑態度,馬王堆帛書《老子》乙本出現後,有的學者指出其內容不少與《鹖冠子》有密切聯系,被引用的地方很多,這表明此書並非偽書;可知《鹖冠子》成書的年代為戰國晚期,這也為《老子》成書的年代作了壹個互證。

 底下略略說明鹖冠子之觀點:

 宇宙觀

 《鹖冠子。泰錄》曰:「故天地成於元氣,萬物乘於天地。」「元氣」可視為天地未分以前的混沌統壹體。

 《鹖冠子。天權第十七》:「連萬物領天地,合搏同根,命曰宇宙」。闔天之謂宇,辟宇之謂宙,二者相須而立,故曰合搏同根。

 《鹖冠子》曰:「物極則反,命曰環流。」言盛極則必衰,否極則泰來,大地事物永遠循環不息。總要知道物極必反,器滿則傾的道理。

 《鹖冠子度萬第八》曰:「鳳凰者,鶉火之禽,陽之精也。」意即將凰的自然屬性言之為火。

 在沒有歷法的時代,《鹖冠子》已經能以天文去觀測天氣,曰:「鬥柄東指,天下皆春;鬥柄南指,天下皆夏;鬥柄西指,天下皆秋;鬥柄北指,天下皆冬。」可見中國古代懂得用北鬥七星鬥柄的指向作為定季節的標準。

 除此之外,《鹖冠子》的這段文字亦有利用春季星座大熊座北鬥七星來辨認方位和推算時間,這是星象觀測最基本的常識。

 倫理觀

 鹖冠子曰:「德千人者謂之豪。」,豪人是猶豪傑壹類的傑出人物。

 鹖冠子曰:「賤生於無所用。」

 鹖冠子度萬篇雲:「「膏露降,白丹發。」是其事也。」

 政治觀

 《鹖冠子兵政》:「賢生聖,聖生道,道生法。」這意味著存在的最高實體就是「法」,指的是法律制度。「道生法」意思是說法令制度是由這個最高的存在「道」產生的,使法令制度具有無上的神聖性。

 鹖冠子曰:「夫命者自然者也。賢者未必得之。不肖者亦未必失之。」

 鹖冠子曰:「壹葉蔽目而不見泰山,二豆堵耳而不聞雷音。」

 鹖冠子曰:「伊尹保酒。」

 鹖冠子曰:「誇者死權。」

 拓展:

 《鹖冠子》主要內容簡介及賞析

 據《史記·趙世家》和《廉頗列傳》可知龐煖攻燕殺劇辛是在秦王政五年(前242年),由此推斷鹖冠子約生活在周赧王十五年(前300年)至秦始皇二十七年(前220年)左右。

 今本《鹖冠子》三卷十九篇,後人竄亂附益者甚多,內容多黃老刑名之言。其中《環流》、《道端》等篇闡述了哲學思想。《王鈇》、《天則》等編中闡述了其政治主張。

 《環流》描繪了作者理論體系中的宇宙生成論,這便是“元氣”論的雛形。其中的“壹”就是指“道”,是“氣”和“萬物”的本原。鹖冠子學派認為,“氣”是溝通“道”與宇宙萬物的橋梁、空虛無形的東西就是“壹”,包含萬物的東西就稱為“道”,形成有形萬物的東西就是“氣”,“氣”與“道”相結合構成了萬物的不同種類。這裏的“壹”與“道”名稱不同但實質相同,既是最高的抽象原則,又是“氣”與“類”的本原。而“氣”又是“類”的本原,“類”是“氣”運動變化的結果。

 在《王鈇》、《天則》、《度萬》等篇中闡述了“四海壹家”的思想。這是道、法、儒、墨各家理論相結合而歸於黃老之學的政治學說。主張令出壹原,“尊君卑臣”;實行“文武交用”、“刑德兼施”的兩手政策;還主張“任賢使能”,指出聖與賢的.關系是君臣關系;重註兵道,強調兵強君賢對天下富強的決定作用。

 “無為”理論亦是《鹖冠子》闡述的壹大主題。這種“無為”不是消極無為,它是在道家“無為”理論指導下的積極無為,提出了“帝制神化”的政治觀點。

 《鹖冠子》對古代哲學的貢獻,在於它改造了老子哲學的“道”論,在中國哲學史上第壹次明確提出了“元氣”理論。“元氣”理論對漢代唯物主義哲學的形成和發展有著直接的影響,開王充唯物主義“元氣自然論”之先河,為當時出現的全國統壹的歷史趨勢提供了理論依據。

 《鹖冠子》今本十九篇,《漢誌》著錄壹篇,列為道家。《隋誌》載三卷。唐韓愈稱十六篇。南宋晁公武《郡齋讀書誌》言其書有八卷。今本《鹖冠子》以商務印書館《四部叢刊》所收宋陸佃註本為通行本。此外,上海掃葉山房石印《百子全書》以及上海世界書局排印的《諸子集成》本也有收錄。壹九九○年上海古籍出版社《諸子百家叢書》、《鹖冠子》單行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