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有關孔子的成語和古詩

有關孔子的成語和古詩

〖哀樂相生〗 成語典故: 樂之所至,哀亦至焉,哀樂相生。 西漢·戴聖《禮記·孔子閑居》

〖兵不逼好〗 成語典故: 俘不幹盟,兵不逼好。 《孔子家語·相魯》

〖拔萃出類〗 成語典故: 出於其類,拔乎其萃,自生民以來,未有盛於孔子也。 語出《孟子·公孫醜上》

〖拔萃出群〗 成語典故: 出於其類,拔乎其萃,自生民以來,未有盛於孔子也。 《孟子·公孫醜上》

〖百福具臻〗 成語典故: 伏望陛下每以漢文孔子之意為準,則百福具臻。 《舊唐書·李藩傳》

〖博古通今〗 成語典故: 吾聞老聃博古知今。 《孔子家語·觀周》

〖拔類超群〗 成語典故: 出於其類,拔乎其萃,自生民以來,未有盛於孔子也。 語出《孟子·公孫醜上》

〖不勞而獲〗 成語典故: 所求於邇,故不勞而得也。 《孔子家語·入官》

〖不能贊壹詞〗 成語典故: 至於為《春秋》,筆則筆,削則削,子夏之徒不能贊壹詞。 西漢·司馬遷《史記·孔子世家》

〖不能贊壹辭〗 成語典故: 至於為《春秋》,筆則筆,削則削,子夏之徒不能贊壹辭。 《史記·孔子世家》

〖不切實際〗 成語典故: 若是徒有虛名,不切實際,那就成事不足,敗事有余了! 丁寅生《孔子演義》第98回

〖不請自來〗 成語典故: 老聃迎著說道:‘剛正想來訪妳,妳已不請自來,省卻我們許多腳步。’ 丁寅生《孔子演義》第五回

〖辨日炎涼〗 成語典故: 孔子東遊,見兩小兒辯鬥。問其故,……壹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壹兒曰:‘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孔子不能決也。 《列子·湯問》

〖不識東家〗 成語典故: “不識東家丘”的略語。相傳孔子西家有愚夫,不識孔子為聖人,稱之為“東家丘”。

〖抱痛西河〗 成語典故: 孔子既沒,子夏居西河教授,為魏文侯師。其子死,哭之失明。 典出《史記·仲尼弟子傳·蔔商傳》

〖不通壹竅〗 成語典故: 殺比幹而視其心,不適也。孔子聞之曰:‘其竅通,則比幹不死矣。’ 《呂氏春秋·過理》高誘註:“紂性不仁,心不通,安於為惡,殺比幹,故孔子言其壹竅通則比幹不見殺也。”

〖抱甕灌園〗 成語典故: 傳說孔子的學生子貢,在遊楚返晉過漢陰時,見壹位老人壹次又壹次地抱著甕去澆菜,“搰搰然用力甚多而見功寡”,就建議他用機械汲水。老人不願意,並且說:這樣做,為人就會有機心,“吾非不知,羞而不為也。”見《莊子·天地》

〖筆削褒貶〗 成語典故: 《春秋》自孔子加筆削褒貶,為後世立法,而後《春秋》不僅為記事之書。 清·皮錫瑞《經學歷史·經學開辟時代》

〖不幸而言中〗 成語典故: 賜不幸而言中,是賜多言。 《孔子家語·辨物》

〖不壹而三〗 成語典故: 子貢既與衛將軍文子言。適魯,見孔子曰:‘衛將軍文子問二三子之於賜,不壹而三焉。賜也辭,不獲命;以所見者對矣。’ 《孔子家語·弟子行》

〖不知其子視其父〗 成語典故: 不知其子視其父,不知其人視其友,不知其君觀其所使,不知其地視其草木。 《孔子家語·六本》

〖不贊壹辭〗 成語典故: 至於為《春秋》,筆則筆,削則削,子夏之徒,不能贊壹辭。 西漢·司馬遷《史記·孔子世家》

〖不贊壹詞〗 成語典故: 至於為《春秋》,筆則筆,削則削,子夏之徒,不能贊壹辭。 《史記·孔子世家》

〖遲遲吾行〗 成語典故: 孔子去齊,接淅而行;去魯,曰:‘遲遲吾行也,去父母國之道也。 《孟子·萬章下》

〖楚弓楚得〗 成語典故: 楚***王出獵而遺其弓,左右請求之。***王曰:‘止!楚人遺弓,楚人得之,又何求焉?’ 漢·劉向《說苑·至公》楚人失弓,楚人得之,又何求焉? 《孔子世家·好生》

〖出何典記〗 成語典故: 寐與周公通夢,靜與孔子同意,師而可嘲,出何典記。 《後漢書·邊韶傳》

〖出乎其類,拔乎其萃〗 成語典故: 聖人之於民,亦類也。出於其類,拔乎其萃,自生民以來,未有盛於孔子也。 戰國·鄒·孟軻《孟子·公孫醜上》

〖出疆載質〗 成語典故: 孔子三月無君,則皇皇如也,出疆必載質。 《孟子·滕文公下》

〖聰明睿智〗 成語典故: 聰明睿智,守之以愚。 《孔子家語·三恕》

〖出類拔萃〗 成語典故: 出於其類,拔乎其萃,自生民以來,未有盛於孔子也。 《孟子·公孫醜上》

〖春秋筆法〗 成語典故: 孔子在位聽訟,文辭有可與人***者,弗獨有也。至於為《春秋》,筆則筆,削則削,子夏之徒不能贊壹詞。 《史記·孔子世家》

〖成人之善〗 成語典故: 夫君子成人之善,不成人之惡,微吾子言焉,吾弗之聞也。 《孔子家語·五儀解》

〖啜菽飲水〗 成語典故: 君子啜菽飲水,非愚也,是節然也。 《荀子·天論》孔子曰:啜菽飲水盡其歡,斯之謂孝。 《禮記·檀弓下》

〖存亡續絕〗 成語典故: 天生孔子不後周,不先周也,存亡續絕,俾樞紐也。 清·龔自珍《古史鉤沈論二》

〖道不同,不相為謀〗 成語典故: 道不同,不相為謀。 先秦·孔子《論語·衛靈公》

〖丹赤漆黑〗 成語典故: 丹之所藏者朱,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處者焉。 《孔子家語·六本》

〖道大莫容〗 成語典故: 夫子之道,至大也,故天下莫能容夫子。 《史記·孔子世家》

〖導德齊禮〗 成語典故: 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先秦·孔子《論語·為政》

〖登高必賦〗 成語典故: 孔子曰:‘君子登高必賦,小子願者何?’ 西漢·韓嬰《韓詩外傳》第七卷

〖東觀之殃〗 成語典故: 孔子為魯司寇,攝行相事……七日而誅政大夫正卯,戮之於兩觀之下。 《孔子家語·始誅》未睹功業所至,而見東觀之殃,身得重罪,不得以壽終。 漢·桓寬《鹽鐵論·頌賢》

〖董狐直筆〗 成語典故: 《左傳·宣公二年》載:趙穿殺晉靈公,身為正卿的趙盾沒有管,董狐認為趙盾應負責任,便在史策上記載說“趙盾弒其君”。為趙盾所殺。後孔子稱贊說:“董狐,古之良史也,書法不隱。”

〖董狐之筆〗 成語典故: 董狐,古之良史也,書法不隱。 《左傳·宣公二年》載:趙穿殺晉靈公,身為正卿的趙盾沒有管,董狐認為趙盾應負責任,便在史策上記載說趙盾弒其君。為趙盾所殺。後孔子稱贊說

〖東家孔子〗 成語典故: 東家孔子,至德生於上天。 唐·楊炯《唐右將軍魏哲神道碑》

〖多事多患〗 成語典故: 無多言,多言多敗;無多事,多事多患。 《孔子家語·觀周》

〖登山小魯〗 成語典故: 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 《孟子·盡心上》

〖鬥筲之人〗 成語典故: 鬥筲之人,何足算也。 先秦·孔子《論語·子路》

〖多文為富〗 成語典故: 不祈多積,多文以為富。 《禮記·儒行》儒有不寶金玉而忠信以為寶,不祈土地而仁義以為土地,不求多積而多文以為富。 《孔子家語·儒行》

〖東西南北〗 成語典故: 東西南北,誰敢安處。 《左傳·襄公二十九年》今丘(孔子)也,東西南北之人也。 《禮記·檀弓上》

〖東西南北人〗 成語典故: 孔子既得合葬於防,曰:‘吾聞之,古也墓而不墳。今丘也,東西南北之人也,不可以弗識也。’於是封之,崇四尺。 《禮記·檀弓上》鄭玄註:“東西南北,言居無常處也。”

〖多言多敗〗 成語典故: 無多言,多言多敗;無多事,多事多患。 《孔子家語·觀周》

〖丹之所藏者赤〗 成語典故: 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與處者焉。 《孔子家語·六本》

〖耳目導心〗 成語典故: 君子以心導耳目,立義以為勇,小人以耳目導心,不遜以為勇。 《孔子家語·好生》

〖耳順之年〗 成語典故: 吾十有五而誌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 先秦·孔子《論語·為政》

〖惡言不入於耳〗 成語典故: 孔子曰:‘自吾得由而惡言不入於耳。’ 《孔家子語》

〖蜂出泉流〗 成語典故: 孔子歿,七十子不見用,衰世著書之徒,蜂出泉流。 清·龔自珍《古史勾沈論二》

〖腐索捍馬〗 成語典故: 君子之居民上,若以腐索禦奔馬。 《淮南子·說林訓》子曰:‘懍懍焉若腐索之捍馬。’ 《孔子家語·致思》

〖憤世疾邪〗 成語典故: 怪神之事,孔子之徒不言,余將特取其憤世疾邪而作之,故題之雲爾。 唐·韓愈《雜說》之三

〖負手之歌〗 成語典故: 孔子蚤作,負手曳杖,消搖於門,歌曰:‘泰山其頹乎?梁木其壞乎?哲人其萎乎?’既歌而入,當戶而坐。子貢聞之曰:‘泰山其頹,則吾將安仰;梁木其壞,哲人其萎,則吾將安放。夫子殆將病也。’遂趨而入。[下續示例] 《禮記·檀弓上》

〖放言高論〗 成語典故: 嘗讀《孔子世家》,觀其言語文章,循循莫不有規矩,不敢放言高論。 宋·蘇軾《荀卿論》

〖孚尹旁達〗 成語典故: 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孚尹旁達,信也。 三國·魏·王肅《孔子家語·問玉》

〖各不為禮〗 成語典故: 帝師釋迦之徒,天下僧人師也;余孔子之徒,天下儒人師也,謂各不為禮。 《元史·孛術魯翀傳》

〖革凡成聖〗 成語典故: 老子、周公、孔子等雖是如來弟子,而為化既邪,止是世間之善,不能革凡成聖。 南朝·梁武帝《敕舍道事佛》

〖過市招搖〗 成語典故: 居衛月余,靈公與夫人同車,宦者雍渠參乘,出,使孔子為次乘,招搖市過之。 《史記·孔子世家》

〖觀於海者難為水〗 成語典故: 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觀於海者難為水,遊於聖人之門者難為言。 《孟子·盡心上》

〖觀者如堵〗 成語典故: 孔子射於矍相之圃,蓋觀者如堵墻。 《禮記·射義》

〖觀者如堵墻〗 成語典故: 孔子射於矍相之圃,蓋觀者如堵墻。 西漢·戴聖《禮記·射義》

〖寒耕熱耘〗 成語典故: 彼善為國者,使農夫寒耕暑耘,力歸於上。 《管子·臣乘馬》民寒耕熱耘,曾不得食。 《孔子家語·屈節解》

〖畫虎不成反類犬〗 成語典故: 如君懋《隋書》,雖欲祖述商周,憲章虞夏,觀其所述乃似《孔子家語》、臨川《世說》,可謂畫虎不成反類犬也。 唐·劉知幾《史通·六家》

〖虎口逃生〗 成語典故: 孔子曰:‘然,丘所謂無病而自灸也,疾走料虎頭,編虎須,幾不免虎口哉。 《莊子·盜跖》

〖黃口小兒〗 成語典故: 孔子見羅崔者,所得皆黃口小雀。夫子問之曰:‘大雀獨不得,何也?’羅曰:‘大雀善驚而難得,黃口貪食而易得。’ 《孔子家語·六本》

〖虎口余生〗 成語典故: 孔子曰:‘然,丘所謂無病而自灸也,疾走料虎頭,編虎須,幾不免虎口哉。 《莊子·盜跖》

〖毫末不劄,將尋斧柯〗 成語典故: 勿謂何傷,其禍將長;勿謂何害,其禍將大……焰焰不滅,炎炎若何?涓涓不壅,終為江河;綿綿不絕,或成網羅;毫末不劄,將尋斧柯。 《孔子家語·觀周》王肅註:“劄,拔也;尋,用者也。”

〖河目海口〗 成語典故: 孔子適鄭,與弟子相失,獨立於東郭門外。或人謂子貢日:‘東門外有壹人焉,其長九尺有六寸,河目隆顙。’ 《孔子家語·困誓》孔子海口含澤。 《孝經援神契》

〖黑牛生白犢〗 成語典故: 宋人有好行仁義者,三世不懈。家無故黑牛生白犢,以問孔子。孔子曰:‘此吉祥也,以薦上帝。’ 《列子·說符》

〖虎兕出柙〗 成語典故: 孔子曰:‘……虎兕出於柙,龜玉毀於櫝中,是誰之過與?’ 《論語·季氏》

〖閎意妙指〗 成語典故: 《孝經》者,曾子以後,支流苗裔之書,平易泛濫,無大疵,無閎意妙指,如置之二戴所錄中,與《坊記》、《緇衣》、《孔子閑居》、《曾子天圓》比,非《中庸》、《祭義》、《禮運》之倫也。 清·龔自珍《六經正名》

〖集大成〗 成語典故: 孔子,聖之時者也,孔子之謂集大成。 《孟子·萬章下》

〖久而不聞其香〗 成語典故: 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即與之化矣。 《孔子家語·六本》

〖鞠躬屏氣〗 成語典故: 攝齊升堂,鞠躬如也,屏氣似不息者。 先秦·孔子《論語·鄉黨》

〖舉國若狂〗 成語典故: 子貢觀於蠟。孔子曰:‘賜也樂乎?’對曰:‘壹國之人皆若狂,賜未知其樂也。’ 《禮記·雜記下》

〖積毀消骨〗 成語典故: 昔魯聽季孫之說逐孔子,宋信子冉之計逐墨翟,以孔墨之辯而不能自免,何則?眾口鑠金,積毀消骨。 漢·劉向《新序·雜事三》

〖涓涓不壅,終為江河〗 成語典故: 涓涓不壅,終為江河,綿綿不絕,或成網羅。 三國·魏·王肅《孔子家語·觀周》

〖季孟之間〗 成語典故: 齊景公待孔子曰:‘若季氏,則吾不能;以季孟之間待之。’ 《論語·微子》

〖金人緘口〗 成語典故: 孔子觀周,遂入太祖後稷之廟,廟堂右階之前,有金人焉,三緘其口,而銘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 《孔子家語·觀周》

〖金人三緘〗 成語典故: 孔子觀周,遂入太祖後稷之廟。廟堂右階之前有金人焉。三緘其口,而銘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 《孔子家語·觀周》

〖金人之緘〗 成語典故: 孔子觀周,遂入太祖後稷之廟,廟堂右階之前有金人焉,三緘其口,而銘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 《孔子家語·觀周》

〖金人之箴〗 成語典故: 孔子觀周,遂入太祖後稷之廟。廟堂右階之前有金人焉。三緘其口,而銘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 三國·魏·王肅《孔子家語·觀周》

〖見小暗大〗 成語典故: 而不知所務,從物如流不知其所執,此則庸人也。 《孔子家語·五儀解》

〖見小暗大〗 成語典故: 見小暗大而不知所務,從物如流不知其所執,此則庸人也。 《孔子家語·五儀解》

〖舉直錯枉〗 成語典故: 哀公問曰:‘何為則民服?’孔子對曰:‘舉枉錯諸枉,則民服。’ 《論語·為政》何晏集解引包鹹曰:“錯,置也。舉正直之人用之,廢置邪枉之人,則民服其上。”

〖極致高深〗 成語典故: 昔者孔子有雲:‘吾誌在《春秋》,行在《孝經》。’此二學者,聖人之極致,治世之要務也。 漢·何休《公羊解詁序》若章草古逸,極致高深,則伯度第壹。 唐·張懷瓘《書斷·能品》

〖孔壁古文〗 成語典故: 武帝末,魯***王壞孔子宅,欲以廣其宮,而得古文《尚書》及《禮記》、《論語》、《孝經》,凡幾十篇,皆古字也。 《漢書·藝文誌》

〖苦口良藥〗 成語典故: 良藥苦於口而利於病,忠言逆於耳而利於行。 《孔子家語·六本》

〖可殺不可辱〗 成語典故: 儒有可親而不可卻,可近而不可迫,可殺而不可辱。 《孔子家語·儒行解》

〖刳胎殺夭〗 成語典故: 刳胎殺夭則麒麟不至郊,竭澤涸漁則蛟龍不合陰陽,覆巢毀卵則鳳凰不翔。 西漢·司馬遷《史記·孔子世家》

〖逆臣賊子〗 成語典故: 孔子成《春秋》,而亂臣賊子懼。 《孟子·藤文公下》

〖年富力強〗 成語典故: 後生可畏 《論語·子罕》宋·朱熹註:“孔子言後生年富力強,足以積學而有待,其勢可畏。”

〖年高德邵〗 成語典故: 吾聞諸傳,老則戒之在得。年彌高而德彌邵者,是孔子之徒歟! 漢·揚雄《法言·孝至》

〖年高望重〗 成語典故: 年彌高而德彌劭者,是孔子之徒與。 漢·揚雄《法言·孝至》後來本鄉裏因他年高望重,就推他做了壹位鄉董。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三十四回

〖龍化虎變〗 成語典故: 大人虎變,其文炳也。 《易·革》《史記·老子韓非列傳》“(孔子)謂弟子曰:‘鳥,吾知其能飛;魚,吾知其能遊;獸,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為罔,遊者可以為綸,飛者可以為矰。至於龍,吾不能知其乘風雲而上天。’”

〖難乎為繼〗 成語典故: 孔子曰:‘哀則哀矣,而難為繼也。’ 《禮記·檀弓上》

〖劣倦罷極〗 成語典故: 顏氏之子,已曾馳過孔子於塗矣,劣倦罷極,發白齒落。 漢·王充《論衡·效力》

〖梁木其壞〗 成語典故: 孔子蚤作,負手曳杖,逍遙於門,歌曰:‘泰山其頹乎,梁木其壞乎,哲人其萎乎。 《禮記·檀弓下》

〖傫如喪狗〗 成語典故: 孔子適鄭,與弟子相失,孔子獨立郭東門……累累若喪家之狗。 語本《史記·孔子世家》裴骃集解引王肅曰:“喪家之狗,主人哀荒,不見飲食,故累然而不得意。孔子生於亂世,道不得行,故累累然不得誌之貌也。”

〖了若指掌〗 成語典故: 或問禘之說。子曰:‘不知也;知其說者之於天下也,其如示諸斯乎!’指其掌。 《論語·八佾》何晏集解引包鹹曰:“孔子謂或人言知禘禮之說者,於天下之事,如指示掌中之物,言其易了。”

〖了如指掌〗 成語典故: 或問禘之說。子曰:‘不知也;知其說者之於天下也,其如示諸斯乎!’指其掌。 《論語·八佾》何晏集解引包鹹曰:“孔子謂或人言知禘禮之說者,於天下之事,如指示掌中之物,言其易了。”

〖累世通好〗 成語典故: 先君孔子與君先人李老君,同德比義而相師友,則融與君累世通家也。 《後漢書·孔融傳》

〖累世通家〗 成語典故: 先君孔子與君先人李老君,同德比義而相師友,則融與君累世通家也。 《續漢書》

〖犁生骍角〗 成語典故: 子謂仲弓,曰:‘犁牛之子骍且角,雖欲勿用,山川其舍諸?’ 語出《論語·雍也》邢昺疏:“雜文曰犁。骍,純赤色也。角者,角周正也。舍,棄也。諸,之也。仲弓父賤人而行不善,故孔子稱謂仲弓,……言仲弓父雖不善,不害於子之美也。”

〖禮失則昏〗 成語典故: 夫子之言曰:‘禮失則昏,名失則愆。矢誌為昏,失所為愆。’ 《史記·孔子世家》

〖路叟之憂〗 成語典故: 孔子行遊,中路聞哭者聲,其音甚悲……見之,丘吾子也,擁鐮帶索而哭。孔子辟車而下問曰:‘夫子非有喪也,何哭之悲也?’丘吾子對曰:‘吾有三失。’孔子曰:‘原聞三失。’ 漢·劉向《說苑·敬慎》

〖路無拾遺〗 成語典故: 孔子初仕為中都宰,中都魯邑制為養生送死之節,長幼異食、如禮年五十異食也強弱異任、任謂力作之事各從所任不用弱也男女別塗、路無拾遺、器不雕偽,…… 《孔子家語·相魯》

〖良藥苦口〗 成語典故: 夫良藥苦於口,而智者勸而飲之,知其入而已己疾也。 《韓非子·外儲說左上》良藥苦於口而利於病,忠言逆於耳而利於行。 《孔子家語·六本》

〖難以為繼〗 成語典故: 孔子曰:‘哀則哀矣,而難為繼也。’ 西漢·戴聖《禮記·檀弓上》

欲速則不達

三人行,必有我師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還有《兩小兒辯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