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意為長江以南地區。狹義上即現在長江流域下遊南岸的浙江、蘇南及上海地區。廣義上還包括江西北部地區、安徽南部長江以南的地區。
又號吳越、江東、江左。江南是中華文明的發源地之壹,有杭州、南京等古都,以及歷史文化名城如蘇州、紹興、寧波、無錫、徽州等,歷史上長期是東亞乃至世界最龐大的城市群以及經濟中心,數次庇佑中華文明正朔。
江南作為地理概念與關中和河洛呼應,對中國和東亞的歷史發展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
在先秦時期,史書中已經存在江南的說法。《吳越春秋》:“周元王使人賜勾踐,已受命號去,還江南”。
《爾雅·釋地篇第九》寫道:“江南曰揚州。”“江南”在成書於秦、漢以前的古籍之中屬於揚州之地。
在不同歷史時期,江南的文學意象不盡相同。江南最早出現在先秦兩漢時期。在東周時期是以吳國、越國等諸侯國所在的長江中下遊,即今上海、浙江北部、江蘇南部、安徽東南部、江西東北部等長江中下遊以南部分地區。
昌);江南西路包括袁州(宜春)、吉州(吉安)、江州(九江)、虔州(贛州)。
元朝開始的官修地理誌中,“江南”壹詞還有被用於行政區劃。明代袁可立在蘇州為推官,史官在評價他的政績時稱呼道,明 董其昌《節寰袁公行狀》:“神君訖威訖富之譽,(袁可立)為江南冠矣!”
清朝初期,江南省即如今江蘇、安徽的統稱,兩江總督指的便是江南省與江西省,但文化意義上的“小江南”越來越明確地特指傳統的江浙地區。
代表城市
南京、蘇州、無錫、常州、鎮江、湖州、杭州、紹興、嘉興、上海、寧波、揚州、南通、蕪湖、宣城、黃山、馬鞍山、池州、銅陵、安慶、九江、上饒、景德鎮等。
擴展資料:
文化上的江南
文化上的江南是江南的重要概念。在地域文化上,江南文化常與吳越文化高度關聯。
泰伯所建之句吳古都梅裏被認為是江南吳文化的源地(無錫),最早的都城建立在今無錫市的梅村壹帶,於春秋時期遷都至姑蘇城(今蘇州),之後吳文化和越文化、楚文化存在頗多交融,漢末東吳都金陵(南京),囊括了吳、楚、越廣大地區,南朝時期,中華文化繁盛,江南文化名揚海外,佛教文化大放異彩。
東晉,南朝(宋,齊,梁,陳)首都建康(南京)語言(古代吳語)為基礎的“金陵雅言”作為中華正朔,成為中國漢語的源頭,更東傳日本變作吳音。江南文化也在變遷,如姑蘇(蘇州)又稱吳都,東吳首都建業(南京),金陵(南京)又稱吳京,後來的揚吳政權仍建都南京。
江南建築
江南園林是以開池築山為主的自然式風景山水園林,興盛於宋明清。以蘇州、揚州、南京、無錫、常州、湖州、上海、嘉興、杭州等地為主,其中又以蘇州、揚州最具有代表性,有“杭州以湖山勝,蘇州以市肆勝,揚州以園林勝”的贊譽,而當今留存的私家園林則以蘇州為最多。?徽派建築是徽州壹帶影響深遠的建築風格。
地形地貌
相對於北方而言,江南地區的地形地貌最明顯的特征就是多丘陵多平原和多水。江南地處長江中下遊平原、江南丘陵,地形上呈南高北低之勢,其北部地勢平坦,以平原、丘陵為主,南部則分布有壹些山地;另外除了降水豐富以外,江南地區還擁有長江和錢塘江兩大水系,兩者通過運河相互連通。
江南地區河道棋布、湖泊眾多,有中國著名的三大淡水湖,即江西的鄱陽湖和湖南的洞庭湖、江浙兩省的太湖。在長期的開發過程中,又興修了大量的水利工程使之相互勾連,如伍子胥開胥溪、夫差開鑿邗溝與江南運河等等,所以歷來就享有“水鄉澤國”的美譽。
在這樣的氣候和地形地貌下形成的江南自然地理有著和北方顯著的不同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