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古籍中的瘧母丸簡介

古籍中的瘧母丸簡介

《脈因證治》卷壹方名瘧母丸組成鱉甲(醋炙)、三棱、莪術(醋炙)、香附子、阿魏(食積加醋化)。主治瘧母,食瘧。《準繩·幼科》卷九方名瘧母丸組成鱉甲(醋炙)2兩,三棱(醋浸透,煨)1兩,蓬莪術(醋浸透,煨)1兩。主治瘧母結癖,寒熱無已。用法用量每服20丸,白湯送下。癖消壹半即止。制備方法上為細末,神曲糊丸,如綠豆大。《廣筆記》卷壹方名瘧母丸組成鱉甲(醋炙)4兩,(庶蟲)蟲(煆存性,研極細)1兩半,廣橘紅1兩5錢,射幹(曬幹)1兩,青皮(醋炒)8錢,人參8錢,肉桂(去皮)6錢,幹漆(煆煙起,存性,研如飛塵)5錢。主治瘧母。用法用量每服4錢,空心淡姜湯送下。制備方法上為極細末,醋煮稀糯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方出《丹溪心法》卷二,名見《醫學綱目》卷六方名瘧母丸組成青皮、桃仁、紅花、神曲、麥芽、鱉甲(醋煮)、三棱、蓬術、海粉、香附(並用醋煮)。主治瘧母。用法用量每服5070丸,白湯送下。制備方法上為末,為丸如梧桐子大。各家論述《醫略六書》:瘧因痰食,久則氣衰,不能統運營氣,故癖結脅下為瘧母焉。鱉甲滋陰散結,海粉瀉熱軟堅,桃仁、紅花破血活血,三棱、蓬術削癖消堅,青皮、香附理氣破結,神曲、麥芽消積化滯;不用痰藥者,食化氣行,則津液流通,而痰無不化矣。丸以曲糊,下以參湯,總是鼓運諸藥之力以奏續也,此化積消堅之劑,為瘧久癖結之專方。附註《醫略六書》本方用法:人參湯送下三錢。

詳見百科詞條:瘧母丸 [ 最後修訂於2009/12/11 3:24:44 ***593字 ] 以下結果自動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現與主題不相關的內容,請自行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