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金石學家利用金石學來糾正歷史的謬誤,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僅限於石刻,現在可以利用各種文物中的信息來修訂文獻記載。這使得文物的作用在更大的範圍內得以發揮。
地方誌中對壹些歷史遺跡的記載,由於時代的局限、資料的匱乏和沒有實地考察,往往是以壹些傳說為基礎的。隨著考古工作的深入開展,河北磁縣的許多古遺址得到了澄清。比如很多古遺址在地方誌等古籍中被稱為“曹操七十二疑變”。但通過文物調查和考古發掘獲得的文物(包括墓誌銘),證明不是曹操七十二疑冢,而是北朝墓葬,是東魏北齊皇室貴族的墓葬。
在古代文獻中,經常會記載壹些生產生活用具,而這些記載往往被認為是它們產生的時間,從而導致錯誤。在《韓非子》和《李周》中有關於漆器的記載,也有人認為薄版漆器出現在戰國中期。事實上,中國漆器出現在新石器時代。浙江省余姚縣河姆渡遺址出土漆器,在許多商代遺址和墓葬中均有發現。這些出土文物都糾正了韓非子和李周的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