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東漢末年的女人頭發常梳成什麼樣的?服裝呢?

東漢末年的女人頭發常梳成什麼樣的?服裝呢?

據古籍記載,秦代有淩雲髻、望仙九鬟髻、參鸞髻、仙髻等;五代馬縞《中華古今註·花子》雲:“秦始皇好神仙,常令宮人梳仙髻貼五色花子,畫為雲鳳虎飛升。漢有墮馬髻、瑤臺髻、迎春髻、垂雲髻、盤桓髻、百合髻、同心髻等。在諸種髻式中,“墮馬髻”是很有特色的壹種發式。《後漢書·五行誌》載:“桓帝元嘉中,京都婦女作愁眉啼妝,墮馬髻……墮馬髻側壹邊。”又有《後漢書·梁冀傳》雲:“(梁冀妻孫)壽色美而善為妖態,作愁眉、啼妝、墮馬髻、折腰步、齲齒笑。”所謂“愁眉”,就是把眼眉毛描得細而又彎,看起來似有憂愁之態,“啼妝”,是指在下眼瞼薄施胭脂,看上去像剛啼哭過壹樣,“折腰步”,是腳根和身軀不在壹條線上,走起路來好象腰肢折斷了的樣子,“齲齒笑”,笑時好象牙疼的樣子,手撫著腮在笑。以上這些能增加婦女的嫵媚嬌柔之態。唐人李賢《後漢書註》引《風俗通》說:“墮馬髻者,側在壹邊,始自〔梁〕冀家所為,京師翕然效之。”由上所述資料可知,墮馬髻為壹種偏在壹邊的發髻,是東漢時善為妖態的梁冀妻孫壽所創造,因看上去很妖媚,所以京城(指今洛陽)中的女子壹哄而起,學梳墮馬髻。又因其形狀好似從馬上墮下來而弄歪了的發髻。此髻的作法是在髻中分出壹綹頭發,朝壹側垂下,給人以發髻散落之感,這也就是墮馬髻的基本特征所在,故得此名。墮馬髻屬於垂髻的壹種。關於它出現於何時,除上述東漢桓帝時說法外,還有西漢武帝時之說,這種發髻主要特點是發髻下垂至肩背,側在壹邊。參看西安任家坡西漢墓出土陶俑梳墮馬髻的漢代婦女,還有湖北江陵鳳凰山壹六八號墓出土彩繪木俑的梳墮馬髻的漢代婦女,還有山東嘉祥漢墓出土陶俑的梳墮馬髻的漢代婦女。 墮馬髻雖然風靡壹時,但流行的時間很短,東漢以後梳這種發髻的婦女很少了。漢代女子服裝有長深衣、上衣下裙、上衣下褲等形式,西漢早期多為長拖地或長至足上的深衣,衣服整體較緊,即深衣或裙在下體膝部內收。其中長束裹深衣繞體數周的形式,是將衣襟接得很長,纏繞身體數周,這種深衣延續了戰國楚服深衣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