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非彼無我,非我無所取。是亦近矣,而不知其所為使。是什麽意思啊?有什麽含義嗎謝謝了,大神幫忙啊

非彼無我,非我無所取。是亦近矣,而不知其所為使。是什麽意思啊?有什麽含義嗎謝謝了,大神幫忙啊

意思是:如果沒有了我之內外的任何對立面的觀念也就沒有我的觀念了,如果沒有了我的觀念也就沒有了博取之心了,如此也就基本上接近於那個道心的行徑了,然而卻不知道是什麽東西在支配著這個道心的行徑。

原文:

如果沒有了我之內外的任何對立面的觀念也就沒有我的觀念了,如果沒有了我的觀念也就沒有了博取之心了,如此也就基本上接近於那個道心的行徑了,然而卻不知道是什麽東西在支配著這個道心的行徑。

好像其中有壹個迫使萬物循勢而動的主宰在,然而偏偏找不到那個主宰的跡象在什麽地方,當妳恢復了道心之後就會徹底明了那個迫使萬物循勢而動的主宰了,但它卻又沒有壹個具體的形狀可見,它僅僅是道心的廣大無緣之悲性而沒有具體形狀而已。

譯文:

非彼無我,非我無所取。是亦近矣,而不知其所為使。若有真宰,而特不得其眹。可行己信,而不見其形,有情而無形。

出處:《齊物論》——戰國·莊周

擴展資料

《齊物論》末節中的“昔者”二字,為推斷其著作年代提供了壹項鐵證。莊子卒於公元前286年,已處於戰國後期。“昔者”說明在莊子死後又隔了很長壹段時期,推斷為秦漢之間,是有可能的。從文字上看,也確為後人追述的口吻。

《齊物論》不同於先秦時代的壹般著作,當時著作很少特立題目,皆先成篇章,然後或取首句中的數字,或隨取二字以安題,其題亦無甚意義。《齊物論》以論名篇,亦為古籍中所罕見。

《論語》雖以論名書,至漢初方普遍使用,如《過秦論》、《鹽鐵論》等,即以《莊子》三十三篇的命題,除《齊物論》外,有以三個字為義,有用兩個字作為篇名,都沒有以論來命題。由此可證,應成書於開始以論名篇的秦漢之間。

百度百科——莊子·內篇·齊物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