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弼(226-249),字輔嗣,魏國山陽(今河南焦作)。三國時期儒家學者,經學家,魏晉玄學的主要代表人物之壹。
生平
[編輯本段]
王弼"幼而察慧,年十余,好《老氏》,通辯能言。"何晏曾嘆稱:"仲尼稱後生可畏,若斯人者,可與言天人之際乎!"(《三國誌·魏誌·鐘會傳》裴註引何劭《王弼傳》)據何劭《王弼傳》載,王弼十多歲時,即“好老氏,通辯能言”。他曾與當時許多清談名士辯論各種問題,以“當其所得,莫能奪也”,深得當時名士的賞識。王弼為人高傲,“頗以所長笑人,故時為士君子所疾”。正始中,大將軍曹爽擅權,王弼補臺郎。正始十年(249),曹爽被殺,王弼受案件牽連丟職。同年秋天,遭癘疾亡,年僅二十四歲。
上弼好儒道之學,年未弱冠,就註解《周易》和《老子》。他雖兼重儒、道,同崇孔、老,但更重視的則是儒學和孔子,曾與吏部郎裴徽談論:"聖人體無,無又不可以訓,故不說也。老子是有者也,故恒言無所不足。"在哲學上,他將老子"有生於無"的宇宙生成論,發展為其"以無為本"的本體論。主張"名教出於自然",反對何晏"聖人無情"之說,認為"聖人茂於人者神明也,同乎人者五情也。神明茂,故能體沖和以通無;五情同,故不能無哀樂以應物"(《三國誌·魏誌·鐘會傳》裴註引何劭《王弼傳》)。
學術貢獻
[編輯本段]
在儒學方面,王弼註《易》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響。和鄭玄壹樣,王弼註《易》也以費氏《易》為底本,因此是古文《易》學的支流和東漢古文經學演變的新形態。西漢費直以"傳"解"經",即用"傳"的某些內容來解釋經義,其經說仍是象數之學,帶有神學色彩。王弼註《易》,雖沿襲費氏以"傳"解"經"的方法,但盡掃象數之學,從思辨的哲學高度註釋《易經》。他對"經"上下篇都作了註,計六卷;而對《文言》、《彖傳》、《象傳》加註,只突出"傳"之義理以闡發"經"義。至於《系辭》、《說卦》、《序卦》、《雜卦》,均不下註,後來由東晉韓康伯繼續註完。
王弼《易》註的貢獻,首先在於拋棄了費氏的經說,把象數之學變成為思辨哲學。這是《易》學研究史上的壹次飛躍。漢人解《易》重象數,如把八卦視為天、地、雷、風、水、火、山、澤等象,用"馬"來代表《乾卦》"健"的意義,用"牛"來代表《坤卦》"順"的意義,等等。王弼在《周易略例·明象》中指出:"義茍在健,何必馬乎?類茍在順,何必牛乎?爻茍合頃,何必坤乃為牛?義茍應健,何必乾乃為馬?"對象數之學機械性的解釋提出批評。他強調說:"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名象者也。盡意莫若象,盡象莫若言。"就是說,達意要通過象,明象要通過言,寄言出意,探求玄理。這樣,從言與意的思辨理性上解釋《易》,比機械比附的方法前進了壹大步。
其次,王弼站在玄學家的立場上,把《易》學玄學化。玄學家的根本思想是"以無為本".王弼說:"道者,無之稱也,無不通也,無不由也,況之曰道。寂然無體,不可為象。"(《論語釋疑》)王弼就是用道家的本體論來釋《易》的。如《彖辭》曰:"大哉乾元,萬象資始,乃統天。"王弼註雲:"天也者,形之名也:健也者,用形者也。夫形也者,物之累也。有天之形,而能永保無虧,為物之首,統之者豈非至健哉!"他認為,"乾"之義是"健",有形之"天"無非是"健"的表象。萬物始於天,歸根到底,"統之"於"至健"。"健"是無形的,是形而上的。
總之,王弼以言簡意賅的論證代替前人的繁瑣註釋,以抽象思維和義理分析擯棄象數之學與讖緯迷信,在經學上開創了壹代新風。清代"四庫館"學者評論道:"《易》本蔔筮之書,故末派浸流於讖緯。王弼乘其極敝而攻之,遂能排擊漢儒,自標新學。"(《四庫全書總目·周易正義》提要)
王弼著作有:《老子道德經註》2卷,《周易註》1卷,《論語釋疑》3卷,《王弼集》5卷,《周易大衍論》1卷,《老子指略例》2卷等。現多佚。中華書局1980年出版《王弼集校釋》。
後世影響
[編輯本段]
王弼《易》註,標新立異,有人出來責難,如荀融駁斥王弼"大衍義"。對此,他答曰:"夫明足以尋極幽微,而不能去自然之性。"由於玄學家大多站在司馬氏集團的對立面,勢必遭到打擊,王弼《易》註開始沒有列入學官,只能流傳於民間,為後來玄學者所好。兩晉,南朝宋、齊,北朝,《易》學博士多是鄭玄之學。及至南朝梁、陳時,王弼《易》註才與鄭註並列於國學。梁武帝大力倡導儒、道、佛,以玄學講《易》的風氣頗盛。王弼《易》註開始盛行,鄭學則漸微而殆絕。
王弼的哲學思想核心是“以無為本”,與老子的“道生壹,壹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宇宙生成論不同,帶有思辨玄學的色彩。他把老子的宇宙生成論發展為有無何以為本的本體論玄學。他認為“萬物萬形,其歸壹也。何由致壹?由於無也”。這樣,中國式的形而上之學在王弼手中已具雛形。王弼的貴無論對後世宋明理學影響很大,他的玄學對佛教中國化、本土化也起了重要作用,其“得意忘象”的思考方法對中國古代詩歌、繪畫、書法等藝術理論也有壹定影響。
caokao: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