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侯論〔宋〕蘇軾 原文古之所謂豪傑之士者,必有過人之節,人情有所不能忍者。
匹夫見辱,拔劍而起,挺身而鬥,此不足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挾持者甚大,而其誌甚遠也。
譯文古代所謂的豪傑之士,必定有超過常人的節操,以及常人在情感上不能忍耐的氣度。普通人壹旦受到侮辱,就拔出寶劍跳起來,挺身去決鬥,這可談不上勇敢。
世界上有堪稱“大勇”的人,當突然面臨意外時不驚慌失措,當無故受到侮辱時,也不憤怒,這是因為他們的抱負很大,而他們的誌向又很遠。
2. 怎樣1看就知道文言文的意思第1,要有相幹的歷史知識。
常言說,文史不分家。每壹個人都是生活在1個時期裏的,這個時期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壹定會對他產生影響。
所以,我們只有了解了這個人所處的時期,才能了解他的作品的內涵。比如屈原,他力主改革,希望楚國強大,但楚王“內惑於鄭袖,外欺於張儀”,先冷淡屈原,後把他放逐汨羅江,使其改革之誌不能實現,投江而死。
了解了這段歷史,我們在理解《離騷》時就容易的多了。 第2,具有相幹的文化常識。
中國古代文化博大精深,內涵豐富,並且有許多內容隨著歷史的發展不斷地演化。如姓名和稱謂,官職和科舉,地理常識,宗法禮俗,衣飾和器物,歷法和刑法,古籍註釋體例等8個方面所觸及的內容,古今有很大的差別。
這些內容雖然不需要學生全部掌握,但平時學習中遇到的也應積累下來作為自己的知識儲備,以便在文言文學習和考試中隨時調用。 第3,學會以“今人之心,度古人之腹”。
我們生活在現今社會,面對災害,會團結1心,眾誌成城;面對醜陋,會抨擊、鞭撻;我們會同心抵抗外辱。其實這類思想感情是1脈相承的。
面對外辱,文天祥寫下:“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赤忱照汗青”,面對百姓的困苦,杜甫寫下了:“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所以我們在學習古文時,應善於把古人和今人的情感放在1起對照聯想,從而琢磨古人的思想,準確的理解文言文所反應的實質。 第4,掌控課本,紮實文言文基礎。
平時的文言文學習,1定要熟練掌握課本中所出現的知識點:①字音,包括多音字和異讀字。②詞義,包括古今異義、1詞多義、詞類活用。
③文言句式,包括特殊句式和文言復句。 第5,在學習1篇文言文中應做到以下幾點:首先,整體掌控文章,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其次,在整體掌控課文上落實對段的理解;再次,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聯系上下文進1步理解詞句;最後,在前3個條件的基礎上,進1步理解文章的深層含義。
總之,平時的學習能做到以上幾點就會打下堅實的基礎。
3. 經典的幾句文言文1.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論語》?譯:只學習卻不思考就不會感到迷茫,只空想卻不學習就會疲倦而沒有收獲。?2.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論語》?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應當說不知道,不弄虛作假,這才是明智的行為。?3.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
——韓愈?譯:事業或學業的成功在於奮發努力,勤勉進齲太貪玩,放松要求便會壹事無成;做人行事?,必須謹慎思考,考慮周詳才會有所成就。任性、馬虎、隨便只會導致失敗。
?4.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 ——明·朱熹?譯:用心思考,用眼仔細看,有口多讀,三方面都做得到位才是真正的讀書。
?5.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論語》?譯:努力學習卻不感到滿足,教導別人不感到厭倦。
?6.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裏,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荀子·勸學》?譯:不把半步、壹步積累起來,就不能走到千裏遠的地方,不把細流匯聚起來,就不能形成江?河大海。
?7.欲窮千裏目,更上壹層樓。 ——唐·王之渙《登顴雀樓》?譯:想看到更遠更廣闊的景物,妳就要再上壹層樓。
想學到更多更深的知識,妳就要比原來更?努力。?8.強中自有強中手,莫向人前滿自誇。
——《警世通言》?譯:盡管妳是壹個強者,可是壹定還有比妳更強的人,所以不要在別人面前驕傲自滿,自誇?耀自己。?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
——《禮記·學記》?譯:玉石不經過雕琢,不能成為有用的玉器;人不經過學習,就不懂得事理。?10.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勸學》?譯:年輕的時候不知道抓緊時間勤奮學習,到老了想讀書卻為時已晚。?11.知不足者好學,恥下問者自滿。
——林逋《省心錄》?譯:知道自己的不足並努力學習就是聰明的人,不好問又驕傲自滿的人是可恥的。?12.學不可以已。
——《荀子》?譯:學習是不可以停止的。?13.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 ——《論語》?譯:學過的知識,在適當的時候去復習它,使自己對知識又有了新的認識,這不是令人感到快?樂的事嗎??14.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論語》?譯:學了新的知識又常常溫習已學過的知識,不斷地學習,溫習,學問和修養壹定會很快得到?提高,這樣的人就可以成為老師了。?15.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唐·杜甫?譯:讀書讀得多,寫起文章來就會筆下生花,像有神助壹樣。?16.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漢樂府·長歌行》?譯:年輕時不努力學習,年老了只能後悔、嘆息。?17.讀書百遍,其義自見。
——《三國誌》?譯:讀書必須反復多次地讀,這樣才能明白書中所講的意思。?18.學而不化,非學也。
——宋·楊萬裏?譯:學習知識但不能靈活運用,不能稱為學習。?19.好學而不罰 ——《左傳》?譯:愛好學習但不三心二意。
?20.學如不及,猶恐失之。——.《論語·秦伯》?譯:學習知識時生怕追不上,追上了又害怕再失去。
?。
4. 文言文大全《韓非子》 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獻之厲王。
厲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和為誑,而刖其左足。
及厲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獻之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
王又以和為誑,而刖其右足。武王薨,文王即位,和乃抱其璞而哭於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盡而繼之以血。
王聞之,使人問其故。曰:“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和曰:“吾非悲刖也,悲夫寶玉而題之以石,貞士而名之以誑,此吾所以悲也。”
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寶焉,遂命曰:“和氏之璧。” 梁國楊氏子九歲,甚聰惠。
孔君平詣其父,父不在,乃呼兒出。為設果,果有楊梅。
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兒應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伯牙善鼓琴,鐘子期善聽。伯牙鼓琴,誌在高山,鐘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誌在流水,鐘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鐘子期必得之。
子期死,伯牙謂世再無知音,乃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
使/弈秋/誨/二人弈,其壹人/專心致誌,惟/弈秋之為聽;壹人/雖/聽之,壹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
為是/其智/弗若與?吾曰:非/然也。孔子東遊,見兩小兒辯鬥,問其故。
壹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 壹兒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
壹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yú),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 壹兒曰:“日初出滄(cāng)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 孔子不能決也。 兩小兒笑曰:“孰(shú)為汝(rǔ)多知(zhī)乎?”。
5. 知的文言文壹詞多義動詞1. (會意.小篆字形,從口,從矢.矢為箭表示可以傳遞得很快、可以傳遞到很遠 .”意思是:用口相傳的認識.本義:通過語言所獲得的認識)2. 同本義 [know][1]知,識也.——《玉篇》知汝遠來應有意.——唐· 韓愈《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心徹為知.——《莊子·外物》留侯曰:“陛下不知乎?此謀反耳.——《史記·留侯世家》不知何氏女.——《後漢書·列女傳》沈帥百口保其無他.公(袁可立)曰:“吾固知其無他.”──明 黃道周《節寰袁公傳》3. 又日知基所亡.汝亦知射.——宋· 歐陽修《歸田錄》不知幾千裏.——清· 彭端淑《為學壹首示子侄》知其不可而為之.——清· 梁啟超《譚嗣同傳》4. 又如:知不到(不知道);知風(知道情況);知不道(不知道);知兵(通曉軍事);知古今(識古通今);知足不辱(自知滿足就不會招致羞辱);知命不憂(識天命者無憂慮)5. 懂得,了解,理會 [understand]百姓聞之,知與不知,無老壯皆為垂涕.——《史記·李將軍列傳》食馬者不知.——唐· 韓愈《馬說》6. 又真不知馬.人非生而知之者.——唐· 韓愈《師說》不知禦.——明· 劉基《賣柑者言》知幸與不幸.——清· 袁枚《黃生借書說》7. 又如:知道眉高眼低(比喻懂事);知竅(能見機行事;知趣);知局(知趣);知臣莫若君;知子莫若父;知心著意(彼此了解,心意投合);知我(深切了解我);知好歹(明白道理,懂事);知情識趣(懂情意,善體貼);知高識底(說話、做事懂得掌握分寸)皎如白日,知公(袁可立)者宜莫如昌.——明 董其昌《節寰袁公行狀》8. 主持;管理 [administer]有能助寡人謀而退吳者,吾與之***知 越國之政.——《國語·越語上》夜開金殿看星河,宮女知更月明裏.——王建《溫泉宮行》9. 又如:知更(主管更漏);知內外事(主持內政和外交事務);知客寮(寺院中的接待客);知印(主持用印);知貢舉(唐宋時特派主持進士考試的大臣)10. 識別;區別 [distinguish]孿子之相似者,唯其母能知之.——《淮南子》11. 又如:知時達變(識時務,善變通);知人則哲(能識別人的賢愚善惡就聰明)12. 賞識 [appreciate]含愁更奏綠綺琴,調高弦絕無知音.——盧仝《有所思》13. 又如:知愛(賞識喜愛);知器(賞識,器重);知遇(賞識;優待);知憐(賞識愛護);知重(賞識;看重)14. 要好 [be close friends]悲莫悲兮生別離,樂莫樂兮新相知.——《楚辭·九歌》張勝相知.——《漢書·李廣蘇建傳》15. 又如:知慰(關心;撫慰);知契(知心投合)16. 感到,感覺,察覺 [perceive][君主]又損其生以資天下之人,而終不自知.——《呂氏春秋·情欲》識者固知.——明· 高啟《書博雞者事》17. 參與 [participate in;have a hand in]高、鮑將不納君,而立公子 角,國子知之.——《左傳·成公十七年》18.古通“折”.《大戴禮記·勸學》: “鍥而舍之,朽木不知.”《周禮·地官司徒下》:“三曰孝德以知逆惡.”孔穎達疏:“以孝德之孝以事父母,則知逆惡不行也.”俞樾雲:“‘逆惡’之事無取乎‘知’之,‘知’當讀為‘折’.名詞1. 知識 [knowledge][3]子曰:“吾有知乎哉?無知也.”——《論語·子罕》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莊子·養生主》2. 又如:求知欲;真知灼見;無知;通過努力學習,可以由無知轉化為有知3. 知覺 [consciousness]草木有生而無知.——《荀子·王制》死而有知,有幾何離;其無知,悲不幾時,而不悲者無窮期矣.——唐· 韓愈《祭十二郎文》4. 知己 [bosom friend]絕賓客之知.——漢· 司馬遷《報任安書》天涯占夢數,疑誤有新知.——李商隱《涼思》5. 又如:知心腹(親信)6. “智”的古字.智慧;才智 [wisdom;ability]故夫知效壹官.——《莊子·逍遙遊》擇不處仁,焉得知?——《論語·裏仁》汝多知乎?——《列子·湯問》則知明而行無過矣.(知,通“智”).——《荀子·勸學》大知而察.——清· 劉開《問說》7. 又如:知力(才智能力);知士(才智之士)《說文解字》:知,詞也.從口從矢.陟離切.[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