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ǎn mào jiě rè chōng jì
2 中藥部頒標準 2.1 拼音名Ganmao Jiere Chongji
2.2 標準編號WS3B044990
2.3 處方麻黃 45g 菊花 45g 白術 45g 羌活 45g 防風 45g 生姜 30g 石膏 150g 葛根 90g 鉤藤 60g
2.4 制法以上九味,取菊花加水溫浸 1小時;麻黃、白術、羌活、防風生姜、鉤 藤加水煎煮二次,每次 1小時;石膏、葛根加水煎煮二次,每次 2小時,合並上述煎液 與浸液,濾過,濾液濃縮、放冷,加乙醇壹倍量,攪拌,靜置12小時,濾過,濾液濃縮 至相對密度為1.38~1.40( 50~60℃ )的清膏,取清膏 1份,加蔗糖 4份與糊精 1份混 勻,制成顆粒,幹燥,即得。
2.5 性狀
本品為黃棕色的顆粒;味甜。
2.6 檢查應符合沖劑項下有關的各項規定(附錄 5頁)。
2.7 功能與主治疏風清熱。用於傷風感冒所致的發熱,頭痛,項強,惡風無汗, 周身酸緊等癥。
2.8 用法與用量開水沖服,壹次 1~ 2袋,壹日 3次或遵醫囑。
2.9 規格每袋得 15g(相當於總藥材 37g?
2.10 貯藏密閉,防潮。
古籍中的感冒解熱沖劑 《本草征要》:[第壹卷·通治部分發散藥、退熱藥](二)清散風熱味微苦,性寒。入肺,脾、肝諸經。散風去濕,解熱止痛,感冒鼻塞,用之可通。此即壹般楊柳之芽,須尚未飛花...
《本草征要》:[第壹卷·通治部分發散藥、退熱藥](二)清散風熱味苦、甘,性寒。入肺、肝二經。散風解熱,治感冒與幹咳。清上平肝,療眩暈與頭疼。耳鳴重聽,視弱目昏。桑...
《本草求真》:[上編卷二收澀]寒澀(卵生)內服斂肺瀉火除熱止嗽固脫外祛風濕殺蟲五倍子(專入肺脾)。按書既載味酸而澀。氣寒能斂肺經浮熱。...
《醫學入門》:[外集·卷七通用古方詩括]傷寒麻黃湯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兒,發熱惡寒身體痛,須知壹服汗淋漓。(見三卷)桂枝湯內藥三般,芍藥甘草壹...
《幼科折衷》:[上卷]痧癥